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朱小平 徐泓,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会计的目标,会计的总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的具体目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对象的特点: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企业),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时间),货币计量,需要计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会计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确认,初次确认:对原始凭证的确认,再次确认:对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进行确认。如对材料费用在不同的产品间进行配比,形成产品的成本。,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物资购买时的成本,重置成本:现在购买相似物资时的成本,可变现净值:物资出售时可能出售的金额,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如未来可使用,7,年,每年可带来收益,100,元,则现值,700,元。,公允价值:物资出售时,双方自愿交易的价格。,会计计量模式:会计单位(货币),+,计量基础,会计记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号,复式记账: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填制与审核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对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量表,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账户的格式:丁字帐。一方记录减少额,一方记录增加额。余额与增加额记录在同一方向。,账户的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一般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借某科目”;右方为贷方,“贷某科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类:增加记借方,负债类:增加记贷方,所有者权益类:增加记贷方,费用类:增加记借方,收入类:增加记贷方,会计分录: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其中借在上方,贷在下方,借贷两字错开。,如: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筹资业务:,所有者投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债权人投资:负债,短期借款,购进业务:,反应材料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材料采购,原材料,反映结算材料款及采购费用的账户:库存,现金,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二:生产业务,制造成本:为制造产品发生的材料、人工、劳动资料等的耗费。,管理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发生的材料、人工、劳动资料等的消耗,生产业务涉及的账户:,生产成本账户: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制造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管理费用账户: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管理费用。如行政人员的工资、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应付职工工资账户:尚未支付的职工工资,待摊费用账户,预提费用账户,累计折旧账户,库存商品账户:为核算和监督完工产品的收发存情况,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三,销售业务的核算,反应销售情况的账户: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反应款项结算的账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利润,形成及其分配业务的核算,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账户: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应付利润,账户:企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盈余公积,账户:,营业外收入,账户:,营业外支出账户:,所得税费用账户,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购货发票、付款收据,自制原始凭证:入库单、提货单,记账凭证,账簿的种类:序时账簿(日记账)、总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备查账簿,日记账通常是逐笔逐序登记。,总分类账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式的订本账。,明细分类账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三种订本账方式,。,错账的查找方法:差数法、尾数法、除,2,法、除,9,法。,更正错账的方法:划线更正、红字更正、蓝字补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需平行登记。,成本计算,资产取得成本计算,资产耗费成本计算,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成本计算,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外购材料取得成本,=,买价,+,附带成本,自制材料取得成本,=,领用材料成本,+,工资,+,制造费用,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存货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适用于绝大多数存货,实地盘存制: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得到期末实存数量。对一些价值低、品种多、收发频繁的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后进先出法: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加权平均法:存货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增加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增加存货数量),移动平均法:存货平均单价,=,(以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批增加存货实际成本),/(,以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批增加存货数量),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价值,=,发出存货数量*该批存货实际单位成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负债成本的计算:非流动负债账面价值,=,本金,+,利息,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应付利润是使用所有者投资的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编制财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期末账项调整,全面清查资产、核实账务,结账,对账,编制工作底稿,期末账项调整,应计收入的账项调整,应计收入是指本期实现、因款项未收而登记入账的收入。如年底结算的利息。,应计费用的账项调整,应计费用是指已在本期发生,因款项未付而未登记入账的费用。如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收入分摊的账项调整,如出租房子全面租金,1200,元,本月实现收入,100,元,费用分摊的账项调整,如固定资产本年折旧费用,1200,元,本月费用,100,元,对账和结账,对账,账证核对: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核对,账账核对:各账簿间的核对,账实核对: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进行核对,结账:在会计期末计算并结转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的一般方法,清查财产物资实存数的方法: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清查财产物资金额的方法:账面价值法、评估确认法(由专门的评估机构确认)、协商议价法、查询核实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放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处理”,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自然灾害或责任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清查盘亏,应做营业外支出处理。,货币资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由于存在未达账项,所以企业与开户银行的账簿会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可采用补记式余额调节法。,应收应付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同对方单位核对账目。,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类项目、负债类项目、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垂直分列的形式排列于表格的上下两段。,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将资产类项目排列在表的左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排列在表的右边。,我国主要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利润表的结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营业毛利,-,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核算的一般内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定期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定期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核算组织程序。,分类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将所有的经纪业务按所涉及的科目,以分录的形式计入日记账,再根据日记账的记录过入总分类账户的核算组织程序。,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会计员:中专毕业,工作,1,年,通过会计员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研究生,本科工作,1,年,专科工作,2,年,中专工作,4,年,通过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会计师:硕士,2,年,本科或大专,4,年,掌握一门外语,通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博士,2,年,硕士,5,年,掌握一门外语。,会计主管人员或会计机构负责人: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总会计师: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主管本单位的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小型企业要指定一名副厂长行使总会计师的职权。,内部控制的内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合理的分工,职责分离:如业务与会计相分离。,凭证和账簿设置相关的控制栏目:如发票的连续编号、定期对账等。,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的监督,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财政部门的国家监督,会计法规的种类,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具体准则),单位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档案,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定期整理归档,造册归档,制定使用及借阅手续,严格遵守保管期限和销毁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