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优选)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尽量选择有双重疗效的药。,记忆力由于老年人近期记忆减退,易导致漏服药或重复服药现象。,第一节 老年人用药特点,2004年我国“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老年人口服某些药物(如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出现血清药物浓度增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开始应用的剂量应当减少约30%,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应了解为正常的药物的颜色,不必疑虑,应正常坚持服药,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大便前吞服,可预防发作;,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其他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如米帕明,阿米替林,吗啡,哌替啶)首过代谢并不降低。,指导老年人在最佳时间服药,如,为什么要学习安全用药,?,2004,年我国,“,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为什么要学习老年人用药,?,老人用药复杂!多种药物并用。,老人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率高!,65岁老人有10%20%出现药物不良反应,80岁老人有2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什么要学习老年人用药,?,3.,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4.,有效药物浓度的起效时间、峰值、维持时间变化影响了选择的药物、剂量、用药的频率和疗效,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临床老年病学的最大挑战之一。,内容安排,第一节 老年人用药特点,第二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第三节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第一节 老年人的用药特点,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效学特点,1,、老年人药物代谢的动力学,1,)药物的吸收,2,)药物的分布,3,)药物代谢,4,)药物的排泄,老年人生理改变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血浆总蛋白减少,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1,)、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药物吸收的速度:,静脉,呼吸道吸入,肌肉,皮下,肠粘膜,皮肤。,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胃液pH升高酸性药物吸收良好,碱性药物吸收减少,胃排空速度减慢有效血药浓度到达的时间推迟,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2,)、药物的分布,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水量减少,故水溶性药物如乙醇、吗啡等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脂溶性药物如安定、硝基安定、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持续较久,半衰期延长。,老年人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使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的游离型成分增加,分布容积加大,药效增强,易引起不良反应,应减少剂量。,3,)、药物代谢,肝脏重量减轻,肝细胞功能减弱,对药物代谢减慢,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尤其要调整剂量和间隔时间,老年人口服某些药物,(,如拉贝洛尔,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出现血清药物浓度增高,生物利用度提高,开始应用的剂量应当减少约,30%,其他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如米帕明,阿米替林,吗啡,哌替啶,),首过代谢并不降低。,多步进行代谢的药物如地西泮,阿米替林和氯氮,它们的肝脏清除率在老年人延长得更多。用药间隔时间应延长。,利福平服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呈桔红色,复方炉甘石洗剂属于混悬剂,用时必须摇匀,胃排空速度减慢有效血药浓度到达的时间推迟,药物排泄途径肾、呼吸道、皮肤汗腺、乳汁排泄。,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磺胺类药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服用时需大量喝水,或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30岁,每10年肌酐清除率平均减少3。,其他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如米帕明,阿米替林,吗啡,哌替啶)首过代谢并不降低。,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尤其要调整剂量和间隔时间,内服药片或胶囊时,约用250ml温开水送服,水量过少药易粘在食管壁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者不可吞服;,尽量选择有双重疗效的药。,4,)、药物的排泄,药物排泄途径肾、呼吸道、皮肤汗腺、乳汁排泄。,老人肾体积减小,功能减退,肾血流减少至50%,药物排泄速度慢,易产生药物蓄积性中毒。30岁,每10年肌酐清除率平均减少3。,总之,老年人用药,剂量应减少,,给药,间隔应适当延长,,特别是地高辛、氨基苷类抗生素尤需引起注意。老年人如有失水、低血压、心力衰竭或其他病变时,可进一步损害肾功能,故用药更应小心,最好能,监测血药浓度,。,第二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一、,受益原则,二、,5,种药物原则,三、小剂量原则,四、择时原则,五、暂停用药原则,回章目录,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准确合理用药,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遵循“半量法规”、个体化用药,选择最熟悉的药物品种,忌长期用一种药。,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忌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重视非药物治疗,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仔细评估老年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2004年我国“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第三节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尤其要调整剂量和间隔时间,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2004年我国“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第一节 老年人用药特点,磺胺类药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服用时需大量喝水,或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最多不超过5种,尽量选择有双重疗效的药。例如应用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等。,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第三节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一、护理评估,二、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回章目录,磺胺类药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服用时需大量喝水,或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2避免擅自调节输液速度。,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30岁,每10年肌酐清除率平均减少3。,仔细评估老年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脂溶性药物如安定、硝基安定、利多卡因等在老年人组织中分布容积增大,药物作用持续较久,半衰期延长。,选择最熟悉的药物品种,忌长期用一种药。,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不宜掰碎后服;,尽量减少药物的种类,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30岁,每10年肌酐清除率平均减少3。,1.用药史评估,2.各系统老化程度评估,3.服药能力评估,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一、护理评估,1,2,3,4,用药史评估,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用药史,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药物的过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药物,以及老年人对药物的了解情况。,各系统老化程度评估,仔细评估老年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老人患病情况,服药能力评估,视力。药品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和药瓶标签与内容不符合以及服用过期药物等。,听力与理解能力多服药或少服药,或者将服药时间混淆。,记忆力由于老年人近期记忆减退,易导致漏服药或重复服药现象。,阅读能力。,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评估,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和满意度,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恐惧等心理。,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与服用药物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性出现,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肝脏重量减轻,肝细胞功能减弱,对药物代谢减慢,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忌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在用药时,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分解减少,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药品形状相似、颜色相似和药瓶标签与内容不符合以及服用过期药物等。,其他,如获取药物的能力、打开药瓶的能力、吞咽能力、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利福平服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呈桔红色,维生素B12不宜与制酸剂如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服,若需要可间隔45h,二、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留心观察疗效、全身变化,常见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有无皮肤搔痒、红斑;神经系统头晕、耳鸣等;心血管反应血压下降、心律不齐;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黄疸;肾毒性少尿、无尿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医。,老年病五联症精神异常、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动、生活能力丧失。,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一)口服用药指导,(二)注射药物指导,(三)家庭用药指导,服药时间指导,指导老年人在最佳时间服药,如,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等需饭前服;,消化药盐酸、胃蛋白酶等需饭时服用;阿卡波糖饭时服,能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大便前吞服,可预防发作;,对胃有刺激性药物需饭后服;,催眠药如巴比妥类需睡前服。,尽量选择有双重疗效的药。,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大便前吞服,可预防发作;,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利福平服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呈桔红色,听力与理解能力多服药或少服药,或者将服药时间混淆。,2004年我国“百姓安全用药”调查显示,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而引起死亡的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总之,老年人用药剂量应减少,给药间隔应适当延长,特别是地高辛、氨基苷类抗生素尤需引起注意。,指导老年人在最佳时间服药,如,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三、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1避免在瘫痪肢体注射,避免在血液透析造瘘血管静脉注射。,服药的用水,内服药片或胶囊时,约用,250ml,温开水送服,水量过少药易粘在食管壁上,补铁剂不要用茶送,胶体次枸橼酸铋不能用牛奶来送,磺胺类药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服用时需大量喝水,或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服药的体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