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化学学科培训,培训内容,一、子课题,“,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学习,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一)整合的内涵,(二)整合的目标,树立信息意识;,增强知识的综合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功能,1,丰富学科知识,激发探索热情,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3,优化学生认知,掌握思维规律,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从学科变革看,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整合,”,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2,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整合,使教,师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3,有利于建立师生间、生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1,知识点切入策略,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4,情感驱动策略,5,情境激励策略,6,因势利导策略,7,虚拟感知策略,8,实践策略,9,合作探究策略,10,自主探究学习策略,11,寓教于乐策略,12,习作强化策略,6.,因势利导策略,在各学科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各种事物现象和发展过程,在学生对展现的内容深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铺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虚拟感知策略,有些学科的实践内容,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经典案例: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青蛙与鱼的故事),概念图。,知识中心的启示,学习者中心,评价中心的启示,群体(小组)合作学习,社会建构;分布式认知;合作学习;异质分组;分层次教学,以评价改进教学以评价促进学习,将教学内容纳入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体系中分析,明确知识,准确,;,隐性知识,合作讨论,学习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查了解,资源提供,辅助、引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注重整合的思想、整合的方法研究,不要将整合与某一种机器、某一种软件捆在一起。只有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具有活力,才能够产生实际效果。,1,注重整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2,注重整合过程的设计,3,综合学习的方法,4,重视体验学习,5,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6,协同学习,(五)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层面,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课程资源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教学应用平台的开发,统一的新的整合,在寻求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提高效率,拓展,拓展了课,堂的广度,拓展了课堂的深度,拓展了课,堂的参与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六)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1.,有关学习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原则,相关学习理论简介:,(,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优化不是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而是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1,)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2,)严重污染、较危险的,在一般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3,)微观概念及微观结构,(,4,)错误的实验操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5,)化工生产中生产流程,(,6,)反应速率较慢或较快的实验,(,7,)研究性学习,(,8,)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2.,最优化原则,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整合的结果使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七)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基于单机课件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1,.,课堂演示型课件:主要用于教师教学演示,2,.,交互型课件:主要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3,.,电子图书,1.,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2.,网络研究模式,3.,专题网站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软件,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基础,常用简易软件:,课堂演示型教学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个别化交互系统学习软件,Authorware,、,Director,;,模拟仿真探究学习型教学软件,VRMI,、,3DSMAX,、,Java,;,一个场景,出示学习目标,出示练习题,或是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还或者为了公开课,被动的使用,GIF,动画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错误的:你的课件在动,但学生并没有动,正确的:通过信息技术,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八)整合的误区,屏幕充当小黑板;,画面取代板书;,画面固化想象;,被动使用多媒体,;,畏难技术而止步。,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整合应该有两层含义,(,1,)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意,(,2,)立足于优化课堂教学整合外延,=,简单的组合,=,融合与重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