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253035111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357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7页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7页
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环 境,一、环境的概念,二、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2)环境的区域性,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1)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环境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3、资源性与价值性,(1)资源性,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价值性,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节 环境影响,一、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的分类:,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按影响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按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类别: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相关关系,。,环境质量评价分类: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在空间域上,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条件:,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依据各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定。,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可以是学术研究机构、工程、规划和环境咨询机构等等,但必须获得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机构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概念解释 :,1、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它提供了评价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和评价结论。评价工作每一步骤的,方法、过程和结论都清楚、详细地包括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报告书所包括的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关环境初评估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初评估报告是指对拟议的开发活动及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后,所做的书面总结。内容比较简略,属概述性质。,环境初评估报告是筛选过程的结果,由初评估报告提出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2、筛选与划定范围:,筛选: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其工作结果体,现为环境初评估报告。,筛选的基本方法:(1)根据拟议活动的类型及大小;(2)对拟议活动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影响的重要性,进而决定是否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划定范围:是指在确定了一项拟议活动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后,进一步确定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划,定范围在描述环境状况是用来选择相关的环境,要素。,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1、判断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通过这一判断,可以,了解,客体的当前状态,并揭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满,足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2、预测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即在思维中构建未来的客体,并对这一客体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作出判断,从而预测未来客体的价值。人类通,过这种预测而确定自己的实践目标,哪些是应当争取的,哪些是应当避免的,。,3、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课题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是更具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价值程度)的,判断。,4、导向功能:人类活动的理想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其中目的的确立要以评价所判定,的价值为基础和前提,而对价值的判断是通过,对价值的认识、预测和选择这些评价形式才得,以实现的。所以说人类活动的目的的确立应基,于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立合理的合乎,规律的目的,才能对实践活动进行导向和调控。,四、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工程、项目计划和政策等活动的拟定和实施中,除了技术和经济等传统因素外,还要考虑环境影响,并把这种考虑体现在决策中去。对于可能显著影响人类环境的重要的开发建设行为,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和基础。,2、环境基本法中规定,是各单项法和行政法规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基础。,3、单项法和条例中的规定,适用于各具体领域。,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执行制度是的具体工作准则。,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基本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二、环境标准体系,三、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自美国于1969年首先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世界上先后有 100 多个国家陆续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则是从1973年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并尝试开展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以“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协作,组成立为标志)。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进行,的江西永平铜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至 1979 年9月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才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年),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二、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这期间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等工作。,三、提高阶段(1999),这期间通过明确评价单位的资质规定、整,顿评价队伍等行动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与分类,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主导性原则;5.等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7.随机性原则;8.社会经济性原则;9.公众参,与原则,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一、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筛选,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项目确定其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的种类。,(1),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未有过的。,(2),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3),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 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1. 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评价单位要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评价人员要持有上岗证。,2. 评价大纲的审查: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在开展评价之前编制。由建设,单位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抄送,行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评,审方式,提出审查意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措施。,质量保证工作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各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审批环境报告,书时应贯彻以下原则:, 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审查该项目是否贯彻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审查该项目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在污染,控制上从单一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在污染治理上,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过渡,到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在城市污染治理上,,要把单一污染源治理与集中治理或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审查该项目的技术政策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以技术审查为主,审查,方式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共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工作等级: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各单项环评划分为三级,一级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详细规定见相应导则)。,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情况等)。, 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环境影响大纲的编写,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建设项目概况。,拟建项目地区环境简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环境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测的需要,尽量详,细地说明调查阐述、调查范围及调查的方法、,时期、地点、次数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预测方法、内容、范围、时段及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对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应说,明拟采用的评价方法。,评价工作成果清单:包括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评价工作组织、计划安排。,经费概算。,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或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1、环境调查的一般原则,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区域,特别是对评价区域边界以外的附近地区,若遇有重要的污染源时,调查范围应适当放大。,资料收集,:应首先立足于现有资料,若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或测试。,调查深度:与评价项目密切相关的的部分全面而详细,尽可能定量化;对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的的内容,应做出详细的说明。,2、环境调查的方法,3、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地理位置;,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功能情况(特别注意环境敏感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社会经济情况;,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四、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的原则,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境要求而定。同时应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2、预测阶段和时段,预测建设项目的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和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两个时段(对各种不利条件如事故排放下的影响也应预测)。,3、预测的范围和内容,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预测点的位置和数量除应覆盖现状监测点外,,还应根据工程和环境功能要求而定 。,预测的内容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当地环保要求而定,既要考虑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既要考虑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污染途径,也要考虑对人体、生物及资源的危害程度。,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1) 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重点评价项目,可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技术问题可另编专题报,告书。,(2) 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大项目可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 (或附件 )。,2、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 环境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2)基础数据可靠:,(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1)总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由来:说明建设项目立项始末,批准单位及文件,评价项目的委托,完成评价工作概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报告书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a. 评价委托合同或委托书;b. 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地方环保部门为贯彻此办法而颁布的实施细,则或规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文件;评价大纲及批准文件。,评价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并要说明执行标准的哪一类或哪一级。,评价范围;列出评价范围并简述评价范围确,定的理由,给出评价范围的评价地图。,控制及保护目标:应指出建设项目中有否需,特别加以控制的污染源,有否需要重点保护的,目标。,(2)建设项目概况:,建设规模: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性质、厂址的地理位置、产品、产量总投资、利税、资金回收年限、占地面积、土地利用情况、建设项目平面布置(附图)、职工人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扩建、改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生产工艺简介:按产品生产方案分别介绍,从原料的投入,经多少次加工,加工的性质,排放出什么污染物及数量,最终产品。应给出生产工艺流程图和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说明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对扩建、改建项目,还应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原料、燃料及用水量:应给出原料、燃料的组成成分及百分含量,列出原料、燃料及用水量的年、月、日、时的消耗量表,最好给出物料平衡图和水量平衡图。,污染物排放量清单:列出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对扩建、技改项目,还应列出技改、扩建前后的污染物排放量清单。,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说明建设项目拟采用的治污方案、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处理效果、排放是否达标,投资及运转费等。,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背景状况,分析污染物可能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将其主要影响作为预测的重要内容。,(3)环境现状(背景)调查,自然环境调查,a.评价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概况。,b. 评价区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c. 气象与气候。,d. 土壤及农作物。,e. 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矿藏资源等情况。,社会环境调查,a. 评价区内的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职业构成与文化构成。,b. 现有工矿企业的分布情况,社会环境调查,c. 文化教育概况。,d. 人群健康及地方病情况。,e.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应给出大气监测点的位置(附监测点布置图)及布点理由,监测项目及选择理由,监测天数、每天监测次数、时段,采样仪器、方法及分析方法等。,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给出监测断面的地理位置,每个监测断面的采样点数目及位置,监测项目及选择理由监测天数、每天采样次数。同时测量河流水文参数(水文、流速、流量、河宽、河深)。,地下水现状调查:给出地下水监测点的位置、监,测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及次数,指出地下水,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给出评价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状况及土地利用情况。给出监测点的位置,、采样方法、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给出环境噪声监测点的位置,、监测时间、监测仪器、监测方法、气象条件、监,测点处的主要噪声源。,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给出人体健康,调查的区域,调查人数,性别、年龄、职业构成、,体检项目、检查方法、调查结果的数理统计,污染,区与对照区的比较分析等。,其它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现状调查。,(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预估,评价区内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土壤及农作物环境影响分析,对人群健康影响分析,振动及电磁波的环境影响分析,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温、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废水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对废渣处理与处置的可行性分析,对噪声、振动等其他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对绿化措施的评价及建议,环境监测制度建议,(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利税、资金回收年限、贷款偿还期,b. 建设项目的产品为社会其它部门带来的经济效益,c. 环保投资及运转费,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建设项目建成后使环境恶化,对农、林、牧、,渔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污染治理费用。环保副产,品收益,环境改善效益,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建设项目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进步,,增加就业机会等,(8)结论及建议,评价区的环境质量,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从三个效益统一的角度,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布局等是否可行。建议应包括各节中的主要建议,(9)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附件: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评价大纲及其批复,附图:只在图表特别多的报告书中另行编附图分册,参考文献: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版次、出版日期等,相关资料1,相关资料2,增加说明部分: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一、污染源调查,1、工业污染源调查,2、生活污染源调查,3、农业污染源调查,4、其他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噪声污染源等),调查,二、调查程序及方法,1、详查与普查,2、污染源排放量的取定,物料衡算法,b.,经验(系数)计算法,c.,实,测法,二、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是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工程分析”专题的作用,: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工程分析从环保角度对项目建设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技术、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方案、占地面积等做出分析意见。若发现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规定时,亦可直接作出结论。,2、,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3、,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通过工程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论证,并提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生产工艺建议;指出工艺设计上应该重点考虑的防污减污问题;对环保措施方案中拟选工艺、设备及其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提出剖析意见,为优化环保设计作指导。,4、,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1、体现政策性;,2、具有针对性;,3、应为各评价专题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4、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的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工程分析的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所谓一般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来源与成分、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以及区域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相似性。因为在生产建设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某污染物在甲地是主要污染因素,在乙地则可能是次要因素,甚至是可被忽略的因素。,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采用此法必须注意,一定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计算污染排物放量的常规方法。此法,的基本原则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其计算通式如下:,G,投入,G,产品,G,流失,式中,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或定额法公式进行衡算。,总量法公式,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式中,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产品,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污染物总量;,定额法公式,AADM,ADBD(aDbDcDdD),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的总量;,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排放,某污染物的排放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含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含量;,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时,必须对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额。但是由于此法的计算工作量较大,所得结果偏小,所以在引用时应注意修正。,3、,资料复用法,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下列六部分。,1、工程概况,(1),工程一般特征简介,工程一般特征简介主要是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项目组成、建设规模、车间组成、产品方案、辅助设施、配套工程、储运方式、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工程总投资及发展规划等,附总平面布置图,。,(2),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包括主要原料、辅料、材料、助剂、能源(煤、焦、油、气、电和蒸汽)以及用水等的来源、成分、和消耗量。,(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产率、效率、转化率、回收率和放散率等。,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用形象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力求,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编号,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因子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废液: 应说明种类(按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分类)、成分、浓度、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问题。,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统计方法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对于新建项目要求算清两本账:,一本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则是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两本账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量终排放量,。,(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对于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4),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投入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总量等于产出的产品和副产物以及污染物的总量。通过物料平衡,可以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算出污染物的源强。,说明,:,物料平衡的种类很多,,有以全厂物料的总进出为基准的物料衡算,,,也可针对具体的装置或工艺进行的物料平衡,,比如在合成氨厂中,针对氨进行的物料平衡,称为氨平衡。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进行物料平衡。,(5)水平衡 水平衡是建设项目所用的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废水量之和。可以用下式表达:,Q,f,十Q,r,Q,p,Q,l,Q,w,式中,Q,f,新鲜水总量;,Q,r,原料带来的水量;,Q,p,产品带走的水量;,Q,l,生产过程损失水量;,Q,w,排放废水量。,(6),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无组织排放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管)的无规则排放,表现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滴漏,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7),风险排污的源强统计及分析,风险排污包括,事故排污,和,非正常工况排污,两部分,。,事故排污的源强统计应计算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作为风险预测的源强。事故,排污分析应说明在管理范围内可能产生的事故,种类和频率,并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的超额排污,,因为这种代表,长期运行的排污水平,所以在风险评价中,应,以此作为源强。,非正常工况排污还包括设备检,修、开车停车、试验性生产等,。此类异常排污,分析都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处置方法。,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重点比较建设项目与国内外同类型项目按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排放水平,并论述其差距。,例如:,一些项目要做专题分析 (参见清洁生产评价),对废气排放,:应按能源政策评述其合理性,对其中的可燃气体应说明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对于废水排放,:应通过水量平衡,并按资源利用和环保技术政策评述一水多用或循环利用有关参数的合理程度。,对于废渣,:要求根据其性质、组成,综述其综合利用的前景。,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根据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物特点,充分调查同类企业的现有环保处理方案,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阶段所采用的环保设施的先进水平和运行可靠程度,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2),分析污染物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根据现有的同类环保设施的运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基本特点,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汇总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各项投资,分析其投资结构,并计算环保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参考国家的有关安全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充分利用场地。,(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尽可能有良好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不利因素,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3),分析村镇居民拆迁的必要性,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村镇的影响,分析村镇居民拆迁的必要性。,7 、补充措施与建议,(1)关于合理的产品结构与生产规模的建议,合理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可以有效地降低单位污染物的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2)优化总图布置的建议,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建设项目中的各构筑物,可以有效地减轻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环境保护投资。,(3)节约用地的建议,根据各个构筑物的工艺特点和结构要求,做到合理布置,有效利用土地。,(4)可燃气体平衡和回收利用措施建议,可燃气体排人环境中,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大气环境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考虑对这些气体进行回收利用。根据可燃气体的物料衡算,可以计算出这些可燃气体的排放量,为回收利用措施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5)用水平衡及节水措施建议,根据用水平衡图,充分考虑废水回用,减少废水排放。,(6)废渣综合利用建议,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7)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建议,污染物的排放方式直接关系到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排放方式的改进往往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环保设备选型和实用参数建议,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规律,以及排放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对现有资料的全面分析,提出污染物的处理工艺和基本工艺参数。,(9)其他建议,针对具体工程的特征,提出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有较大影响的其他建议。,8、工程分析小结,通过工程分析归纳写出小结,其要点包括:,建设项目在拟选厂址的合理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最佳总图布置方案;,筛选确定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因子;,主要污染因子的削减与治理措施;,可能产生的事故特征与防范措施建议;,必须确保的环保措施项目和投资;,其他重要建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内容和深度,应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评价工作等级等条件而定。,对于评价等级较高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要求详细;,规模较小的工程或单独一、两个车间的改,扩建项目以及污染影响较为简单的建设项目,,其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深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简化,。,1、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1 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1.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2.1 改扩建工程的原有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1.2.2 新建工程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1.2.3 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分别列出原有项目组成和改、扩建项目组成),1.2.4 发展规划,1.3 工艺路线和生产方法(一定包括污染物产生、排放内容,并附污染物排放点的形象工艺流程图),1.3.1 原有工艺流程(侧重表达污染物产生、排放过程),1.3.2 新、改、扩建工程流程(包括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流程),1.4 工厂占地面积及厂区总平面布置(附总平面布置图),1.5 劳动组织及定员,1.6 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1.7 原料、辅助原料、助剂、燃料的来源、化学成分消耗,定额及总用量及储运方式,1.8 能源消耗及用水量,1.8.1 供电来源及总负荷,1.8.2 供热方式及总用量,1.8.3 供水方式及用量(按供水、循环水分别列出),1.9 环保设计方案概述,污染源及统计分析,2.1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统计,2.1.1 污染源分布(噪声和放射性附源点分布图),2.1.2 改扩建前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2.1.3 新、改、扩建后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2.1.4 环保和评价建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量统计,2.1.5 新、改、扩建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增减,变化分析,2.2 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分析,2.3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2.4 事故分析,3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4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5 补充措施及建议,6 工程分析小结,2、环境破坏型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1 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及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1.2 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1.3 工程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附总平面布置,图),1.4 蓄水位高度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5 水库淹没范围、面积和拆迁、移民数量,以,及安置方式,1.6 水库运用方式及灌溉面积,1.7 主要工程量,1.8 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2 主要技术指标,2.1 正常高水位(同校核洪水位),2.2 天然河道常年水位,2.3 设计年限一遇洪水位,2.4 设计死水位,2.5 设计回水长度,2.6 水库面积和总库容,2.7 拦沙库容,2.8 长期有效库容,2.9 校核洪水最大泄量,2.10 死水位泄洪能力,2.11 防洪限制泄量,2.12 主坝坝型、坝顶高程、坝顶长度、坝顶宽,度和坝高,2.13 截渗墙型式、截渗深度,2.14 导流洞数量、洞径、长度、衬砌材料、进,口高程及泄流能力,2.15 泄洪洞数量、长度、消能方式、衬砌材料、进口高程、进流能力,2.16 排沙洞数量、洞径、长度、衬砌、进口高,程及泄流输沙能力,2.17 电站装机台数、单机容量及年发电量,2.18 发电引水洞条数、洞径、进口高程、衬砌,材料及水引能力,2.19 调压塔型式、塔径和塔高,2.20 溢洪道型式、进口堰高、堰孔数量及孔宽、泄槽宽、泄槽长、最大泄流能力,2.21 垭口坝型式、坝高、坝长、体积及材料,2.22 土石方总量及取采土地点,2.23 灌溉引水量,2.24 灌溉面积,2.25 灌溉回水量,3 流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统计,3.1 流域污染源分布(附分布图),3.2 工业污染物统计,3.3 农业污染物统计(包括灌溉回水带入量),3.4 生活污染物统计,3.5 发电尾水水质和水温,4 流域水利水电发展规划(附图),5 坝下保证流量、水库淹没面积、蓄水高度与,控制流域面积、水库运用方式等工程特征参数,,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问题分析(采用类比法),6 气候、地震、山体滑坡,7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8 补充措施与建议,9 工程分析小结,3、交通运输类(铁路与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1 工程名称及线、站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2 工程地理环境(自线路中心至两侧各200m区域),2.1 沿线地貌,2.2 地质构造及路基土质,2.3 气候,2.4 水文,2.5 地震,3 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3.1 线路长度,3.2 桥梁座数及结构,3.3 洞道数及结构,3.4 隧道座数及结构,3.5 车站个数及配套工程(铁路建设项目中若配,套工程较多时,此项应按工业类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提要进行编写),4 主要技术指标,4.1 计算行车速度,kmh,4.2 路基宽度,m,4.3 行车道宽度或轨距,m,4.4 路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4.5 纵曲线最小半径,m,4.6 平曲线最小半径,m,4.7 最大纵坡度,,4.8 最小停车视距,m,4.9 路面标准,5 主要工程量,5.1 路基土石方量,m,3,5.2 桥、涵、隧道土石方量,m,3,5.3 建筑工程,m,3,5.4 混凝土浇灌量,m,3,5.5 防护工程,m,3,5.6 概算总投资额和环保投资比例,6 工程用地,6.1 用地种类(耕地和非耕地)及面积,6.2 取、弃土地点及破坏土地面积、水土保持措施,6.3 居民及建筑物拆迁数量及安置方式,6.4 植被破坏面积及砍伐林木种类与数量,7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统计,7.1 预测交通量(按规划年度列表标明交通量(辆,日)及平均增长率),7.2 噪声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按车型和交通量计算,铁路工程的站、场、段排放的污染物应按工业类建设项目的要求进行核算),8 评价区段及典型站点的选择,8.1 沿途影响对象(列表标出名称、规模、敏感,程度和距路边的距离),8.2 评价区段及典型站点的确定 (根据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的原则从上述影响对象中选出需要评价的区段和站点,并列表说明名称、位置及被选理由),9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10 补充措施与建议,11 工作分析小结,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一、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环境影响因子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组成、,特性及其功能,结合工程影响地区的特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选择需要进行,影响评价的环境因子。,自然环境影响,包括对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草原森林、陆生,生物与水生生物等方面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对城镇、耕地、房屋、交通、,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人群健康,以及重要的军事、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尽可能地精练,并能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充分表达环境质量状态,以及便于监测和度量;,选出的因子应能组成群,并构成与环境总体,结构相一致的层次,在各个层次上将环境影响,全部识别出来。,项目的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对环境的影响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有不同的环境影响识别表。,入选环境因子的原则:,2环境影响程度识别,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可用,等级划分来反映,按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类,分别划级。,(1)不利影响:常用负号表示,按环境敏感度划,分。例如可划分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等5个等级。,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复与重建的损失,此种损失是永远的,不可逆的。如使某濒危的生物种群或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遭受绝灭威胁,对人群健康有致命的危害以及对独一无二的历史古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等。,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损害或损失,其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的时间。如造成稀少的生物种群或有限的、不易得到的可再生资源严重损失,对大多数人健康严重危害或者造成相当多的人群经济贫困。,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或破坏,其替代或恢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如对正在减少或有限供应的资源造成相当损失,对当地优势生物种群的生存条件产生重大变化。,轻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轻微损失或暂时性破坏,其再生、恢复与重建可以实现,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微弱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此级敏感度中的各项是人类能够忍受的,环境的破坏或干扰能较快地自动地恢复或再生,或者其替代与重建比较容易实现。,(2)有利影响:一般用正号表示,按对环境与生态产生的良性循环,提高的环境质量,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程度而定等级。例如亦可分5级,即微弱有利、轻度有利、中等有利、大有利、特有利。,二、核查表法,核查表法,: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识别方法,故亦称“列表清单法”,,或“一览表法”。,核查表法虽是较早发展起来的方法,但现在还在普遍使用,并有多种形式:,(1)简单型清单:仅是一个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表,不作其他说明,可作定性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2)描述型清单:比简单型清单多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3)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清单基础上又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环境因子识别 例表,第二节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以专家经验为主的主观预测方法;,以数学模式为主的客观预测方法:分为黑箱、灰箱(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在时间域上通过外推作出预测,称为统计模式)、白箱(用某领域内的系统理论进行逻辑推理,通过数学物理方程求解,得出其解析解或数值解来作预测,故又可分为解析模式和数值模式两小类);,以实验手段为主的实验模拟方法,在实验室,或现场通过直接对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测试,来预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物理,模拟模式。,一、数学模式方法,灰箱模型(半经验、半理论):客观世界中的许多事物,人们对其已有相当了解,但对其变化机制的某些方面还未了解清楚。可首先根据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过程,建立起各种守恒或变化关系(白箱),而在某些了解还不清楚的方面设法参数化(黑箱),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统计关系确定参数数值。,环境预测的解析模式的质量:,1、,模式推导过程中所用的假设条件以及尺度分析,。原型与模式在以上因素存在差异,是模式质量(误差)的主要决定因素(来源)。,2、,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