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的认识与思考,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子华,一、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意义,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意义,数学课标:双基, 四基、两能 四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识为本,:单纯的双基(,99年大纲,)、专门人才,育人为本,:学生成长、认知规律,如何教如何学(,启发思考、过程、经验,),教材目标,: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兴趣 + 有效减负,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意义,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创新的基础:知识 + 思维 + 经验。,思维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科直观,结果是看出来的,思维方法的教育:数学思想 + 思维经验,通常认为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替换、数形结合、分类、递归、转换,配方法、换元法、加强不等式法,抽象、推理、模型的思想是推动数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二、 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内容的界定,具体的教学要求,用过程性目标描述,如:,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内容的界定,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如: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最终目标:,学习“四基”,提高“四能”,“四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1. 暴露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探究知识的经验,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有:画图 折叠 拼接 测量 计算,调查统计 等等,教师:因势利导,启动思维,学生:操作与观察,比较与猜想,否定与肯定,,分析与类比,抽象与概括,得到结论,得到:知识与技能,抽象的思想,推理的思想,建模的思想,理解知识,感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一般程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案例1: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得出。,案例1:,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得出。,教科书设计两个“操作”和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一个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条件。,教学:1.先行组织者,提出研究的入口,2.引导猜想,操作活动,否定 (两次),3. 猜想,需要三个条件,(至少有一边)。,4.尺规作图验证。,5.“ASA”,案例1:,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得出,。,课堂教学小结:,1. 寻找研究问题的入口-从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入手;,2.选取几个元素?(只给一个元素;两个元素),3.验证及方法-画图比较后否定(反例说明);,4.逐步增加元素-选择元素后加入;,5.利用尺规作图后叠合得到“ASA”,建构式的课堂小结,将知识得到的过程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的印记。,案例1:,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的得出,什么是探究? 探究行动+思考,这一阶段探究的特征:自主性的成分弱,关键处需要老师指导。如何操作、操作后得到什么,需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学生的思考进入),并将观察到的图形情况用语言表示出来,即揭示由操作引发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学生的叙述对于形成和巩固“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很重要。,这个活动有利于形成:几何直观,探究方法,论证方法。,2、 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得操作活动与思维同步进行。,案例2:15.3 等腰三角形,教学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动手实验、探索新知初步运用、感悟新知巩固练习、应用新知反思回顾、梳理新知探究应用、拓展新知”,案例2:15.3等腰三角形,1,、,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问题的模型 ;解决问题方法 (掌握策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价值分析)。,(几何,轴对称图形,推理),研究图形及其性质,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之前,研究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其性质,第一次研究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性质。,实验几何-论证几何(合情推理,直觉思维逻辑推理,理性思维),案例2:15.3等腰三角形,2,、,从教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在标准的地位与要求,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和重点等;能从教材整体设计的高度理解教学内容。,(1)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2)了解概念(已完成),探索并证明,如何落实“探索”这一过程性目标?,案例2:15.3等腰三角形,3、,从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 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经验 ; 学生解决所给问题的可能方法 ; 解决所给问题的困难。,应该如何处理教学内容?,案例2:15.3等腰三角形,(1)从形入手,设计操作活动(追问为什么能叠合?),(2)观察图形,启动直觉思维(叠合后发现了什么?),(3)解决主要问题,选择证明命题,(4),应用新知,巩固练习,(5)回顾活动过程,巩固探究经验,学生经历:主动探究,合情推理,增强兴趣,获取知识,推理的思想(化归),发现并思考问题,提出并论证的能力。,案例2:15.3等腰三角形,获得:(1)操作与思维同步,把操作活动符号化,发展符号化意识。,(2)由具体到一般,进入几何符号形式化推演。,(3)由于唤起学生的“活动思考”的经验,学生探究的自主性成分增强。,(4)体会逻辑推理的价值。,“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阶段性。,3、提高思维层次,积累推理活动经验,案例3: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得出,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是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层次提高的教学活动,积累推理活动经验。,案例3:平行四边形判定条件的得出,原命题逆命题(逆向思考),或 弱化条件还能得到结论吗?,或改变或加强条件能得到什么?,这一阶段的学生形式化推演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学生探究的自主性逐步得到加强。,获得思维的经验,运用符号进行推演,谢谢聆听!,敬请指导!,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理科一室 徐子华,0551-6263554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