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动力学课件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253028595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说动力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概说动力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概说动力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概 论,1.1,课程的性质、基本要求、意义和目标,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熟悉先修的课程,学习后应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1,、掌握常用电机、电器、晶闸管等及其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了解其应用和选用的方法;,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1,第一章 概 论,2,、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PLC,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它们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掌握常用的开环、闭环驱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其性能及其应用场所;,4,、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5,、掌握机电传动的基本规律,学会分析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2,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的内容,包含拖动生产机械的电动机,和控制电机的一整套控制系统。,教材要求:,机电传动控制,邓星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3,版,学习辅导与习题,邓星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学习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电复合型,”人才。,第一章 概 论,3,第一章 概 论,本课程的特点和学好课程的方法:,学习时首先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的,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相互联系,了解其应用。做有关的,习题、思考题及自测练习,。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根据学科的发展与其内在规律,以伺服驱动系统为主导,以控制为线索,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所需的强电控制知识。,4,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三,七章 电机特性,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第九章,PLC,第十章 晶闸管电路(简介),第十一、十二章,直、交流传动控制,第十三章,步进电机 传动控制系统,简介,实验,4,学时,1.2,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安排,5,1.3,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电动机,+,生产机械,+,控制系统,机电传动系统,目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调速,完成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任务:,指控制电动机驱动生产机械,实现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能量的合理利用。,6,1.4,机电传动及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1.,机电传动的发展概况,(,3,个阶段),成组拖动单电机拖动多电机拖动,2.,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4,个阶段),20C,初的继电控制;,30-40,年代出现的电机放大控制,磁放大控制;,50,年代末出现晶闸管、功率管控制、采样控制;,70,年代,CNC,和,80,年代以来,FMS,(柔性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7,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本章基本要求:,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方程式,用它来分析和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为列出多轴拖动系统的运行方程式,必须将转矩等进行折算,掌握其折算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几种典型的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8,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运用其来分析和判断系统的稳定平衡点;,重点:,运用运动方程式分别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运用稳定运行的条件来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点,,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9,2.1,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单轴),T,M,电机产生的,转矩,T,L,负载转矩,n 转速,角速度,J 单轴传动系统中转动惯量,t 时间,单轴机电传动运动方程,当d,/dt= 0 ,n或,为常数称静态(相对静止)或稳态(稳定运动),10,2.1,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单轴),用转速n代替,,用飞轮惯量(飞轮转矩),GD,2,代替转动惯量J(J=m,2,,,、D为惯性半径和惯性直径,重力G=mg,则有,运动方程实用形式,转矩平衡方程形式,转动惯量,刚体绕轴转动惯性的度量。又称,惯性距,、,惯性矩,(俗称,惯性力距,、,惯性力矩),其数值为,J= mi,ri,2,,,式中mi表示刚体的某个质点的质量,ri表示该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惯性半径,任一截面对某轴的惯性矩除以该截面面积所得商的平方根值。,Td,动态转矩,11,系统运动状态:,设电动机某一转动方向,n,为正,,T,M,与,n,一致方向为正;,T,L,与,n,相反的方向为正。,当,T,d,0,时,系统加速;当,T,d,0,时,系统减速;当,T,d,=0,时,系统恒速。,转矩正方向,约定,:,12,根据上述约定,可以从转矩与转速的符号上来判定,T,M,、,T,L,的性质(拖动转矩或制动转矩)。,若,T,M,与,n,符号相同,(,同为正或同为负,),,则表示,T,M,的作用方向与,n,相同、,T,M,为,拖动转矩,;若,T,M,与,n,符号相反,则表示,T,M,的作用方向与,n,相反,,T,M,为,制动转矩,。,系统运动状态:,13,例子,1,、启动:电机拖动重物,上升,,T,M,与,n,同向为正,,T,L,与,n,反向为正,,上升,T,M, T,L,,则,dn/dt,为正,系统加速运行;,2,、制动:仍为提升,制动电磁转矩,T,M,与,n,反向为负,,T,L,为反向为正,则,dn/dt,为负,重物减速上升,直至停止。,14,系统运动状态:,而,T,L,若与,n,符号相同,则表示的作用方向与,n,相反,为,制动转矩,;若,T,L,与,n,符号相反,则表示的作用方向与,n,相同,,T,L,为,拖动转矩,。,这点很重要,是今后,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系统处于加速、减速还是匀速)的一个主要依据。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本章的另一个难点在机械特性上判别系统稳定工作点时,如何找出它们。,15,例,图中为实际方向,1,)列出运动方程式(,要点:,T,M,与,n,同向为正,,T,L,与,n,反向为正,),A,图:,T,M,- T,L,=(GD,2,/376) dn/dt,B,图:,-T,M,- T,L,=(GD,2,/376) dn/dt,C,图:,-T,M,+ T,L,=(GD,2,/376) dn/dt,2,),T,M,、,T,L,为(,要点:,T,与,n,同向为拖动转矩,,T,与,n,反向为制动转矩,),A,图:,T,M,为拖动转矩,,T,L,为制动转矩,B,图:,T,M,为制动转矩,,T,L,为制动转矩,C,图:,T,M,为制动转矩,,T,L,为拖动转矩,3,)判断(,要点:,Td=T,M,-T,L,, ,0,,加速;,0,为减速;,=0,为恒速,),A,图:加速,因,T,M,T,L,,,dn/dt,0,B,图:匀速,,T,M,=T,L,dn/dt =,0,C,图:减速,,-T,M,+ T,L, dn/dt,0,T,M,T,M,T,M,T,L,T,L,T,L,n,n,n,T,M,T,L,T,M,=,T,L,T,M,T,L,16,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实际运动系统一般常是多轴系统,为了列出这个系统的运动方程,必须把上述各量,折算,到某一轴上(电机轴),即折算成为单轴系统。,折算时的基本原则是折算前的多轴系统同折算后的单轴系统,在,能量,关系或,功率,关系上保持,不变,。,17,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1,、负载转矩的折算,基本原则:,功率守恒,原则。即折算前的多轴系统同折算后的单轴系统,在功率关系上保持不变。,对于旋转运动,如下图所示,当系统匀速运动时,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是:,T,L,、,L,生产机械负载 转矩和角速度,18,则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是:,设,折算到电动机轴的负载转矩是,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M,电动机角速度,T,N.m,=9550 P,kw,/n,r/min,19,考虑到传动机构在传递功率的过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以用传动效率 来表示,即:,于是得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T,L,:,传动机构,速比,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c电机拖动负载传动效率,20,对于,直线运动,,如下图卷扬机构所示,,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是:,21,反映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是:,如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旋转或运动,,传动机构中的损耗由电动机承担,根据功率平衡关系,有:,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22,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如果是生产机械拖动电动机旋转,传动机构中的损耗由负载承担,根据功率平衡关系,有:,c负载拖动电机传动效率,23,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1,、负载转矩的折算,基本原则:功率守恒原则。即折算前的多轴系统同折算后的单轴系统,在功率关系上保持不变。,对于旋转运动,如下图所示,当系统匀速运动时,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是:,24,则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是:,设 折算到电动机轴的负载转矩是,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T,n.m,=9550 P,kw,/n,r/min,25,考虑到传动机构在传递功率的过程中有损耗,这个损耗可以用传动效率 来表示,即:,于是得到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传动机构速比,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26,对于直线运动,如下图卷扬机构所示,,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是:,27,反映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是:,如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旋转或运动,,传动机构中的损耗由电动机承担,根据功率平衡关系,有:,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28,2,、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基本原则:,动能守恒,原则。,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J,M,、,J,1,、,J,L,电机轴、中间轴、生产机械轴上的转动惯量,J,1,电机轴与中间轴间长度比,j,L,电机轴与生产机械间传动比,GD,M,2,、,GD,1,2,、,GD,L,2,电机轴、中间轴、生产机械轴上诶论转矩,GD,Z,2,、折算到电机轴上总诶论转矩,29,对于直线运动时电机轴上总转动惯量:,总飞轮转矩,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M 直线运动部件质量,M,电机角速度,30,最后将折算后的负载转矩、飞轮转矩代入单轴系统的方程式,可得到,多轴系统方程式,。,2.2,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31,例题,有一机电传动系统如图所示,已知:重物G=10000N,,,上升速度v=0.6m/s,,,卷筒直径d=0.9m,,,每对齿轮转速比j1=j2=6,,,每对齿轮效率,1=,2=0.94,,,卷筒效率,=0.95,,,滑轮效率,=0.96,。试求:,(1) 电动机轴上的转速;,(2)负载重物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矩,M,G,j1,j2,F,V,D,解,(1)卷筒转速,n,L,=60(2V)/,D =6020.6/(3.140.9)=25.5r/min,电机轴转速n,M=,n,L,j1j2=25.566=918r/min,(2)卷筒上转矩,T,L,=Fr/,3,4,=(G/2)(D/2)/(0.950.96)=2470.1Nm,转算到电机周上转矩,T,LM,= T,L,/j,1,j,2,1,2,=2470.1/660.940.94 =77.56Nm,32,2.3,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同一轴上的负载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恒转矩型机械特性,常见机械:,提升机构、提升机行走机构、皮带输送机、技术切削机床,反抗转矩:,摩擦,.,非弹性压缩,.,拉伸扭转等负载转矩,.,切削力矩等,阻碍运动方向,与,n,同向,一四象限;,位能转矩:,重力和弹性压缩、拉伸、扭转产生,作用方向恒定,与,n,方向无关,因此有,+,有,-,,一二象限;。,33,2.3,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离心式通风机、水泵型机械特性,直线型机械特性,34,2.3,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恒功率型机械特性:,负载转矩,T,L,与转速成反比,如车床,:粗加工切削量大,负载大,选择低速;精加工切削力小,选择高速。如此:,切削功率基本不变,。,曲柄连杆机构负载转矩,TL,随转角变化,破碎机、球磨机负载变化无规律。,35,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系统应能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转。,曲线,1,代表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2,代表负载机械特性。,36,二是,系统受到某种外部干扰而使运行速度稍有变化,应保证在干扰消除后系统能恢复到原来的运行速度。,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37,充分而必要条件是:,1,、,电动机机械特性曲线 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曲线 有,交点,(平衡点,A B,)。,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38,2,、,当转速大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必须有,当转速小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必须有,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39,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点,才是具有恢复到原平衡状态能力而进入稳定运行。,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40,所以:,a,点是稳定的平衡点,干扰,(,TL,),排除后可回复到,a,点。,b,点不是稳定的平衡点,干扰排除后不能回复到,b,点。,转速小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转速大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41,另一种方法是:引进一个,机械特性硬度,的概念,即机械特性在平衡点的切线,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条件是:,机械特性硬度是可正可负,注意判别。,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硬度应小于负载的,42,由上分析,对于恒转矩负载,电动机的转速增加时,必须具有向下倾斜的机械特性,系统才能稳定。(因为负载的机械特性硬度是,0,,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硬度应为负值),对于右图情况,,b,点是稳定的平衡点。负载的机械特性硬度大于电动机机械特性硬度。,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43,练习右图:,1,电机,,2,负载,图,a,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硬度为负,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硬度为正。,图,b,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硬度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硬度均为正。但后者大一些(硬)。,图,c,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硬度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硬度均为负。但后者的绝对值小一些。,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