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身疾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1,应激,应激,引起生理反应的刺激物,对不良刺激或环境的反应,一种察觉到的威胁、一种主观的判断与认知,2,应激过程模式:,输入部分应激源,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应激反应,结果,3,应激过程模式:,输入部分应激源,1、躯体性:直接作用于个体产生刺激,2、心理性:人际冲突、个人愿望受挫等,3、社会性:客观社会学指标、社会变迁,4、文化性:语言、风俗、信仰的改变,4,应激过程模式:,中介因素对应激源的察觉与评价,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决定了事件对个人的影响。,如果个体相信刺激是可控的,就可以减轻应激。,中性事件错误评价应激反应,消极事件积极评价不应激,5,应激过程模式:,应激反应心理生理的整体反应,1、心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自我防御反应,2、生理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免疫系统,6,应激过程模式:,应激结果,1、适度应激促进个体健康与功能活动,适度应激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2、应激过度损害个体健康,Joe Brady和同事的“执行猴”研究,其他研究,7,应激作用模式,(自姜乾金,1993),生活事件,应激反应,健康、疾病,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8,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应激可以对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影响应激反应的强度和耐受力,1、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引起精神痛苦,2、应激加重或使疾病复发,3、应激与其他因素共同致病,9,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1、急性心理应激,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过度换气综合征,2、慢性心理应激,神经血管性虚弱,10,应激的应对策略,应对被认为是“任何一种健康或,不健康的,、,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努力来,预防,、消除或,减弱,应激源或用最小的痛苦来耐受应激带来的效应”。,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态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心理环境,防御机制,放松技术,11,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关系的研究历史,心身疾病概念的发展,心身疾病的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主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的范围,12,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1.心理动力学途径,亚历山大:心理冲突的重要性,邓巴:疾病的人格特异论,2.心理生理途径:心理因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3.行为模式: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学说,疾病的多病因论医学实践的综合处理方式,13,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心身疾病当前研究特点,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大量应用心理测量工具,3、应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引发生理生化变化,4、个性对心身疾病的重大影响,14,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情绪因素,人格特点,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生活事件,身体器官的脆弱性,15,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心身疾病的预防: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并重,1、作好传统的预防措施,确立健康生活模式,2、加强心理性预防措施,3、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能力,心身疾病的诊断:躯体诊断与心理诊断并重,心身疾病的治疗:生物治疗与心理咨询与治疗,16,心身疾病的诊断,1、详细的躯体检查,2、心理诊断:访谈和心理测查,(1)病人的人格特点和行为类型特点,(2)病人当前心理、情绪状态,(3)心理社会致病因素,17,心身疾病的治疗,生理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心理社会水平的干预与治疗的目标:,(1)从客观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2)提高个体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3)减轻应激生理反应对机体器官的冲击,18,心身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1、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水平,2、降低生理反应的强度,3、提高患者改善认知的能力,心理治疗,1、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和情绪,2、减轻应激反应对器官的冲击: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法等,19,冠心病,冠心病的传统影响因素:遗传素质、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运动过少,心理应激:不能用传统危险因素解释的现象,1、不同社会生活环境对冠心病的影响,2、不同社会分工对冠心病的影响,3、不同生活遭遇对冠心病的影响,20,冠心病,心理生理反应特点,1、冠心病人的唤醒水平明显高于常人,2、冠心病人的习惯性倾向明显比常人差,3、冠心病人对于持续刺激和紧张作业停止后的生理反应恢复过程明显比常人缓慢。,4、冠心病人对时间的估计偏长。,5、冠心病人对挑逗性词的反应明显大于常人,21,冠心病,A型行为特征,1、争强好胜,喜爱竞争,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总想多出成绩,在任何职业或非职业的活动中,都力求超过别人。,2、常有时间紧迫感和匆忙感,性情急噪,缺乏耐心,珍惜时间,做事求快,行动迅速。,3、情绪易波动,爱发脾气,常有敌意情绪倾向。,22,冠心病,(1)在未患心血管疾病的西方白种人中,A型行为的确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中,A型行为不能预测随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在心肌梗塞患者中,A型行为不能预测复发;,(4)A型行为不能预测心律不齐或突发的心因性死亡;,(5)A型行为不能预示心血管的狭窄程度;,(6)A型行为的组成部分之一敌意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3,恶性肿瘤,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具有某些情绪和个性行为特征的人,癌症的发病率较高;,对癌症的发展和转归患者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的患者生存期长;,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延长。,24,恶性肿瘤,心理社会因素间接作用:人类行为使个体增加了暴露于致癌物质中;,直接作用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应激通过心身中介过程引起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改变导致癌症发生。,25,恶性肿瘤的心理社会因素,情绪与癌症的发生不正常的情绪可能是癌症发生的“活化剂”,A.莱森:忧郁、失望、难以解脱的悲哀似乎是癌症的先兆。,B.格林:由于死亡和离别的悲伤、忧郁和焦虑反应似乎是病前的先兆,这些情景大多发生在发病前一年左右。,C.青少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差与以后的癌症发生有很大关系,26,恶性肿瘤的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与癌症的关系:,癌症病人无论是在儿童早期还是在当前的成人期的生活中,都有情绪表达(即对外释放)减少和压制情绪(特别是愤怒、怨恨、攻击、敌意等负性情绪)反应的人格倾向。,27,恶性肿瘤的心理社会因素,C型人格特征:,不善应表达和宣泄焦虑、抑郁情绪,竭力压制本该发泄的愤怒情绪,过于屈从、过于自我控制、回避矛盾、姑息迁就、忍耐、依顺、合作性强,因怕得罪人而放弃自己的需求,因无力应付生活的压力而感到绝望。,28,恶性肿瘤的心理社会因素,社会生活事件与 癌症,大多数癌症患者在癌症发生前都有过生活或工作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或不幸遭遇等历史。,生活事件遭遇作为社会紧张刺激可以引起个体的内心心理状态失衡,尤其是情绪波动,扰乱个体内部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免疫系统功能,削弱个体的抗病能力,导致癌症的发生。,29,恶性肿瘤,心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增强信心和抗病能力,有助于缓解和应付各种对症治疗措施副作用,1、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功能(包括语言、社会和家庭),2、与病人一起对付否认作用,使病人安宁和接受必要的照顾,3、说服病人不要放弃一般的快乐,4、帮助病人不要产生超过病情以外的痛苦和紧张,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