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如何实现稳定和有效率的增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10月),1,今日话题,一、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形势,二、什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三、什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四、有争议的问题:经济是否过热,五、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中长期风险,六、问题的症结和应对的方法,2,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当前增长走势良好,虽然受到SARS的冲击,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多年存在的深层矛盾仍在积累,给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忧。,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在保持当前增长势头的同时,注意解决深层矛盾,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3,一、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形势,1.1 从2001年开始的我国的新一轮增长周期,从今年年初起大大加快了步伐。据国家统计局报告,第1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9.9%;第2季度虽然受到SARS的冲击,上半年GDP增长速度仍然达到8.2%,前3个季度进一步提高到8.5%,估计全年为8.5%。,4,图1 经济增长 年对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5,1.2 当前增长速度有多高?,据国家统计局报告,前3个季度GDP增长8.5%。但是根据工业增加值增加16.5%,税收、发电量分别增加22.5%和15.6%的情况看,实际增长率也许在10%左右。,6,图2 GDP增长与电力、税收增长 年对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7,二、什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1 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996,2000,2002,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人民币 万亿元),国有,集体,私营,1.20,0.37,0.73,1.65,0.48,1.16,1.89,0.60,1.86,城镇就业人数(单位:百万),国有,集体,私营,112,30,57,81,15,136,72,11,16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8,2.2 民营企业有着更高的效率,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资产周转率,全部企业,3.5,6.5,0.69,国有企业,2.7,6.7,0.51,-国有企业(剔除石油行业),1.7,4.3,0.5,外资企业,5.1,11.3,0.92,集体企业,4.9,13.5,1.13,国内民营企业,5.6,12.8,1.28,2001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CICC,9,2.3 随着民营部门在总出口中所占份额的上升,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资料来源:CEIC,CICC,10,三、什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3.1 消费增长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3个季度比去年增长8.6%,但与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长相比较,仍然明显不足。,11,3.2 这一轮增长加速主要是由投资增长引起,今年前3季度,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长速度高于去年同期近8.7个百分点,是1993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12,名义投资增长,实际投资增长,图3 投资增长,资料来源:CEIC,名义投资增长,实际投资增长,13,3.3 投资增长又是由贷款增长支撑,前3个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长得尤快。,14,图4 贷款的迅速增长,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15,四、有争议的问题:经济是否过热,4.1 与投资和贷款同步增长的,是货币供应量,2003年8月末,M,1,和M,2,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8%和21.6%。这样,就引发了货币供应是否过量,并由此造成投资过热和泡沫生成的争论。,16,4.2 对于目前的经济是否过热,有三种不同的估计和对策。,大多数经济学家:出现了过热的苗头,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热。,胡鞍钢、许小年等: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宋国青认为,经过一段时滞以后,货币超发很快就会表现为物价上涨。,夏斌、张立群:“慎言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货币供应从去年以来的加速,适合于增长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不应踩动刹车。,17,4.3 虽然目前投资和GDP都增长迅速,但物价只有少量上升,而并无明显的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迹象。,图5 投资与物价走势,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固定资产投资,资料来源:CEIC,18,4.4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过量货币供应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增长最快,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去年为24.4%)。其余如钢铁业投资增长150%、机械74%、煤炭52%、纺织626%,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争论集中在房地产业是否有泡沫上。,认为没有泡沫的主要论据是:(1)我国居民住房消费水平仍然很低,房地产的潜在需求旺盛;(2)空房率并没有明显提高,房地产价格上涨有现实的购买力支撑。,认为存在泡沫的主要论据是:(1)目前有些地区的房地产热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支持、而非最终消费支持的;(2)不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户都靠大量信贷资金支持;(3)目前房价走高而房租走低,这一差距表明泡沫的存在。,19,4.5 在发生资产型膨胀时,政府如何应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讲话中也把“信贷增长过快”列为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之一。,近来,央行、银监会和其他部门都已采取措施,抑制经济过热。希望能够稳定地逐渐着陆。,20,5.1 是什么维持了高速增长?,最近期间不少经济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的回答大致是:这是因为中国的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把储蓄的大部分(约为GDP的40%)作为存款存入银行;银行则以此为自己的信贷资源贷放给工商企业,用以支持它们的高速度增长。,然而,这种由大量贷款支撑的增长只是一种寅吃卯粮的“借来的增长”。在周转的过程中,增长的高成本、低效率导致了资金的大量浪费,使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积累起来把储户心目中的财富仓库变成“空仓”。,五、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中长期风险,21,5.2 必须汲取,东亚的教训,“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反映为维持一定产出增长率所需要的投资率增长的指标: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简称ICOR),都是不断上升的。投资效率低下,正是东亚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P,克鲁格曼,22,5.3 我国ICOR的情况在1995年以后一直趋于恶化,由90年代初期的2倍左右提高到最近5年的4-8倍,图6 投资效率低下,投资占GDP的百分比,ICOR,资料来源:CICE,CICC,23,5.4 银行系统不良资产大量积累,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一直保持高增长,但是不论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还是宏观经济效率都不高,集中表现在控制着中国金融资产绝大部分的银行系统中存在大量不良资产。,24,5.5 使低效率高增长得以维持的条件,高储蓄率,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对资本项下外汇的管制,25,5.6 这些条件在,未来5-10年必然发生变化,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我国将在2007年以后准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而不受限制。如果我国本土银行的经营状况没有明显的改进,则许多优质客户可能转向外资银行,使目前负有支持增长重任的国有商业银行失去维持运转和“稀释”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全面开放的中国不可能长期保持对资本项下外汇的严格管制,如果本土企业继续保持低效率和低盈利的状态,只要管制稍有松动,本国居民手中的资本就难免流去境外去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比一般国家要快,到2010年前后,中国就会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转折点。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储蓄存款的下降和提款的增多,在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资金积累严重不足和“空帐户”的大量存在,银行资产质量就会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26,六、问题症结和应对的方法,6.1,问题的症结,投资热潮造成了七长八短的结构扭曲(远离帕累托最佳状态),不计成本、不问回报的投资活动,具备行政行为的两大特征:扩张,冲动+软预算约束,27,6.2 对策选择:加强审批,还是消除优化结构的体制障碍,用审批消除“重复建设”的历史教训,从三个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3)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28,6.3 三中全会后改革的主要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和消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障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法的范围内行使所有者权能,银行体系的改革需要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职能转向提供社会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转化,29,6.4 重中之重: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干部考核标准和任免制度,地方财政收支体制,尽快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党政领导机关的微观经济干预权力,30,演讲完毕,谢谢观看!,内容总结,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如何实现稳定和有效率的增长。六、问题的症结和应对的方法。当前增长走势良好,虽然受到SARS的冲击,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多年存在的深层矛盾仍在积累,给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忧。但是根据工业增加值增加16.5%,税收、发电量分别增加22.5%和15.6%的情况看,实际增长率也许在10%左右。2.1 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3.2 这一轮增长加速主要是由投资增长引起。3.3 投资增长又是由贷款增长支撑。前3个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在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长得尤快。2003年8月末,M1和M2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8%和21.6%。这样,就引发了货币供应是否过量,并由此造成投资过热和泡沫生成的争论。大多数经济学家:出现了过热的苗头,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热。胡鞍钢、许小年等:肯定出现了过热。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