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齿轮传动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253026563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齿轮传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齿轮传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齿轮传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机械设计,(8),概 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的结构设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第八章 齿轮传动,齿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圆锥齿轮传动,一、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传动效率高,可达99。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的效率最高;,结构紧凑,与带传动、链传动相比,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一般较小;,与各类传动相比,齿轮传动,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无论是平均值还是瞬时值。,与带传动、链传动相比,齿轮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8.1 概 述,二、齿轮传动的分类,平行轴,齿轮传动,直齿,斜齿,人字齿,按两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相交轴,相错轴,按齿向分,按工作条件分,闭式,开式,按齿面硬度分,软齿面(HB350),硬齿面(HB350),8.1 概 述,8.1 概 述,传动准确和平稳(任意瞬时传动比恒定),由齿轮轮廓和制造精度决定。,传动比,承载能力强(足够强度、刚度、耐磨),由齿轮尺寸、材料和工艺决定。,三、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8.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一、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1、轮齿折断,3、齿面疲劳点蚀,2、齿面磨损,4、齿面胶合,5、齿面塑性变形,齿面塑性变形,齿面疲劳点蚀,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胶合,8.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二、齿轮的设计准则,目前对磨损、胶合等是失效形式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目前对一般工况下的齿轮传动,其设计准则是:,保证足够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根折断。,保证足够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面点蚀。,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只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模数,m,,再根据情况将算出的,m,加大10%20%的办法来,考虑磨损的影响。,软齿面(硬度350HBS),时,主要的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通常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闭式齿轮传动,硬齿面(硬度350HBS),时,主要失效形式为齿根折断,通常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一、轮齿的受力分析,以节点,P,处的啮合力为分析对象,不考虑摩擦力时,轮齿所受总作用力,F,n,将沿着啮合线方向,,F,n,称为法向力。,F,n,在分度圆上可分解为切于分度圆的切向力,F,t,和沿半径方向并指向轮心的径向力,F,r,。,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d,1,小齿轮节圆直径,圆周力:,法向力:,径向力方向:指向各自轮心,径向力:,主动轮:与转速方向相反,从动轮:与转速方向相同,圆周力方向,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F,n,-法向力(,名义载荷,),受力变形,制造误差,安装误差,附加动载荷,载荷集中,计算齿轮强度时,采用,计算载荷,F,nc,=,KF,n,代替名义载荷,F,n,以考虑载荷集中和附加动载荷的影响。,K,为载荷系数,其值为:,K,K,A,K,v,K,式中:,K,A,使用系数,(表8-2),K,v,动载系数,(,K,V,=1.11.2),K,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图8-4),二、轮齿的计算载荷,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基本公式赫兹应力计算公式,即:,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实验表明:齿根部分靠近节点处最容易发生疲劳点蚀,故取,节点处,的应力作为计算依据。,节圆处齿廓曲率半径:,齿数比:,+:外啮合;-:内啮合,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式:,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式:,计算法向力:,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令:,节点,区域系数,(,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H,=2.5,),弹性影响系数,(,查表8-1,),齿宽系数,危险截面,:齿根圆角30 切线两切点连线处。,齿顶受力,:,F,n,,可分解成两个分力:,危险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F,1,=,F,n,cos,F,F,2,=,F,n,sin,F,-产生弯曲应力,;,-压应力,小而忽略,。,假定载荷仅由一对轮齿承担,按悬臂梁计算。齿顶啮合时,弯矩达最大值。,弯曲力矩,:,四、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弯曲应力,:,F,齿顶法向载荷作用角,计入,应力修正系数,Y,sa,(查图8-7),后,,弯曲强度校核公式,为:,因为,S,F,和,h,F,均与模数成正比,所以齿形系数,Y,Fa,仅与齿形有关而与模数,m,无关,其值可根据齿数,查图8-6,获得。,8.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弯曲应力:,Y,Fa,齿,形系数,引入,齿宽系数,,且因为 ,可得,弯曲强度设计公式,:,8.4 齿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一、对齿轮材料性能的要求,齿轮的齿体应有较高的抗折断能力,齿面应有较强的抗点蚀、抗磨损和较高的抗胶合能力,即要求:,齿面硬、芯部韧,。,二、常用的齿轮材料,钢,:许多钢材经适当的热处理或表面处理,可以成为常用的齿轮材料;,铸铁,:常作为低速、轻载、不太重要的场合的齿轮材料;,非金属材料,:适用于高速、轻载、且要求降低噪声的场合。,三、齿轮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齿轮材料必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如强度、寿命、可靠性、经济性等;,应考虑齿轮尺寸大小,毛坯成型方法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钢制软齿面齿轮,其配对两轮齿面的硬度差应保持在,3050HBS,或更多。,8.4 齿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四、齿轮的许用应力,1.,许用接触应力:,Hlim,-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由实验确定。(,图8-8,),S,Hmin,-安全系数,,查表8-4,确定。,Z,N,-接触疲劳寿命系数,简化可取,Z,N,=1,。,2.,许用弯曲应力:,Flim,弯曲疲劳极限应力,由实验确定。(,图8-9,),S,Fmin,安全系数,,查表8-4,确定。,Y,ST,-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Y,ST,=2。,Y,NT,-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简化可取,Y,NT,=1,。,一、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1压力角,a,的选择,2齿数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z,1,=2040,闭式硬齿面或开式齿轮传动:,z,1,=1720,z,2,=,u,z,1,当,d,1,已按接触疲劳强度确定时,,z,1,m,重合度,e,传动平稳,抗弯曲疲劳强度降低,齿高,h,减小切削量、减小滑动率,因此,在保证弯曲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得多一些好!,一般情况下取,a,=20,d,齿宽,b,有利于提高强度,但,d,过大将,会使载荷沿齿向分布不均程度严重,从而,导致,K,(可按表选取),3齿宽系数,d,的选择,*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按承载能力要求算出后,尽可能,圆整,成整数,,最好个位数为“0”或“5”,。,4中心距,a,的选择,5齿宽,b,1,、,b,2,取大齿轮的齿宽,b,2,=,b,=,d,d,1,;,为补偿装配和调整时大、小齿轮的轴向位置偏移,并保证轮齿接触宽度,,取小齿轮的齿宽,b,1,=,b,2,+(510)mm,。,二、齿轮精度的选择,齿轮精度共分12级,1级精度最高,第12级精度最低,常用69级。,精度选择是以传动的用途,使用条件,传递功率,圆周速度等为依据的。,*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三、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说明,接触强度计算中,,因两对齿轮的,H1,=,H2,,故按此强度准则设计齿轮,传动时,公式中,应代,H1, 和,H2, 中较小者,。,*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弯曲强度设计中,,因大、小齿轮的,F, 、,Y,Fa,、,Y,Sa,值不同,故按此强度,准则设计齿轮传动时,公式中,应代 和 中较大者,。,四、直齿圆柱齿轮设计的大致过程,选择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选择,齿数,z,1,,,z,2,=,uz,1,;,选择,齿宽系数,d,根据材料硬度确定,设计准则,(按?设计;按?校核),确定主要参数:,中心距,a,圆整,模数,m,取标准值,反求齿数,z,1,、,z,2,计算小、大齿轮的各,许用应力,H1,、 ,H2,、,F1,、,F2,计算主要尺寸:,d,1,=,m,z,1,(,满足设计条件,),d,2,=,m,z,2,计 算 齿 宽:,b,=,d,d,1,b,2,=,b,b,1,=,b,2,+(510)mm,强度校核,(两种情况),齿轮,主要参数计算,结构设计,*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按设计公式,设计,d,1,(或,m,),*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例题:,设计一电动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的两级减速器高速级的齿轮传动。已知传递的功率,P,1,=5.5kW,小轮转速,n,1,=960r/min,齿数比,u,=4.45。,解:,1.选定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式、齿数、齿宽系数,由表8-3选择常用的调制钢为材料。,小轮:45调质,HB,1,=210230,大轮:45正火,HB,2,=170210,取小轮齿数,z,1,=22,则大轮齿数,z,2,=,uz,1,=4.452298,,对该两级减速器,取齿宽系数,d,=1。,2.确定许用应力,许用弯曲应力:,查图8-8(c),取,Hlim1,=560MPa,,Hlim2,=520MPa,;,查图8-9(c),取,Flim1,=210MPa,,Flim2,=200MPa,;,Z,N,=1,,Y,ST,=2,,Y,NT,=1。查表8-4,取,S,Hlim,=,S,Flim,=1,;,许用接触应力:,设计原则,:软齿面。按接触强度设计;按弯曲强度校核,*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软齿面),小轮直径:,(1)取齿宽系数,d,1.0,查表8-2,取,K,A,=1.0;查图8-4(b),取,K,=1.09,;,取,K,v,=1.15;,(2)载荷系数,K,K,A,K,v,K,(3)弹性系数,Z,E,189.8(表8-1),节点区域系数,Z,H,2.5,(4)小轮传递的转矩,T,1,(5)取,H,=,H2,=520MPa,4.确定主要参数,*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1)求中心距,a,圆整后,取,a,=145mm;反求,d,1,=2,a,/(1+,i,)=53.2mm,(2)计算模数,m,取标准模数,m,=2.5mm,(3)计算总齿数,z,c,、小轮齿数,z,1,、大轮齿数,z,2,Z,c,不等于整数时,可改变模数,*齿轮传动设计注意事项与实例,5. 校核弯曲强度,(4)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d,1,、,d,2,(5) 齿轮工作宽度,b,m,=2.5mm,,z,1,=22,,z,2,=94,,分度圆:,d,1,=55mm,,d,2,=235mm,,齿顶圆:,d,a1,=,m,(,z,1,+2)=2.5,(22+2)=60mm;,d,a2,=,m,(,z,2,+2)=2.5(94+2)=240mm,齿根圆:,d,f1,=,m,(,z,1,-2.5)=2.5(22-2.5)=48.75mm,;,d,f2,=,m,(,z,2,-2.5)=2.5(94-2.5)=228.75mm,齿宽:,b,1,=60mm,,,b,2,=55mm,,,中心距:,a,=(,d,1,+,d,2,)/2=(55+235)/2=145mm,6. 主要几何尺寸,齿宽:取,b,2,=,b,=55mm,,,b,1,=,b,2,+5=60mm,8.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一、轮齿的受力分析,由于,F,a,tan,,为了不使轴承承受的轴向力过大,,分度圆螺旋角,不宜选得过大,常取,=820。,圆周力,F,t,:,径向力,F,r,:,轴向力,F,a,:,法向力,F,n,:,法向力,F,n,可以分解为周向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8.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各力的方向判断:,1. 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方向的确定与直齿轮传动相同。,2. 轴向力,F,a,的方向可以用,主动轮左、右手定则,判定:左旋主动轮用左手,右旋主动轮用右手,判定时四指方向与主动轮的转向相同,拇指的指向即为主动轮所受轴向力的方向。而从动轮轴向力的方向与主动轮的相反。,1,主动,2,1,主动,2,1,t,F,2,t,F,F,a,2,2,r,F,2,r,F,1,r,F,1,r,F,F,a,1,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斜齿轮齿面接触强度仍以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代表,将节点处的,法面曲率半径,r,n,代入计,算。法面曲率半径以及,综合曲率半径,r,有以下关,系为:,斜齿圆柱齿轮法面曲率半径,借助直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并引入根据上述关系后可得:,8.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校核公式:,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公式:,重合度影响系数,=815时,,Z,H,=2.462.42,=830时,,Z,=0.850.78,Z,E,查表8-1,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强度计算时,通常以斜齿轮的当量齿轮为对,象,借助直齿轮齿根弯曲疲劳计算公式,并引入,斜齿轮,螺旋角影响系数,Y,,得:,斜齿轮齿面上的接触线为一斜线。受载时,,轮齿的失效形式为局部折断(如右图)。,弯曲强度校核公式:,弯曲强度设计公式:,式中:,Y,Fa,、,Y,Sa,均按当量齿数,z,v,=,z,/cos,3,b,查图8-6、8-7确定。,斜齿圆柱齿轮轮齿受载及折断,8.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查图8-11,m,n,法面模数,对轴交角为90的直齿锥齿轮传动:,8.6 圆锥齿轮传动,一、设计参数,直齿锥齿轮传动是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值,,,强度计算时,是以锥齿轮,齿宽中点处的当量齿轮,作为计算时的依据。,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令,R,=,b/R,为锥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设计中常取,R,=0.250.35,。,齿数比:,锥距:,直齿锥齿轮的轮齿受力分析模型如下图,将总法向载荷集中作用于齿宽中,点处的法面截面内。,F,n,可分解为圆周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三个分力。,各分力计算公式:,轴向力,F,a,的方向总是由锥齿轮的小端指向大端。,二、圆锥齿轮的受力分析,8.6 圆锥齿轮传动,圆周力:,径向力:,法向力:,轴向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按,齿宽中点处的当量圆柱齿轮,计算。齿宽为圆锥齿轮的齿宽,b,。代入齿宽中点处的当量齿轮相应参数,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如下:,接触强度校核公式:,接触强度设计公式:,三、圆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式中:载荷系数,K,=,K,A,K,V,K,。,K,A,K,V,K,取法与直齿圆柱齿轮相同。,8.6 圆锥齿轮传动,小圆锥齿轮的平均直径,四、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直齿锥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可近似地按齿宽中点处的当量圆柱齿轮进行计算。采用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公式,并代入当量齿轮的相应参数,得直齿锥齿轮弯曲强度校核式和设计式如下:,弯曲强度校核公式:,弯曲强度设计公式:,8.6 圆锥齿轮传动,式中:载荷系数,K,=,K,A,K,V,K,。,K,A,K,V,K,取法与直齿圆柱齿轮相同;,Y,F,按当量齿数,z,v,=,z,/cos,由图8-6选取。,平均模数,齿轮的结构设计,通过强度计算确定出了齿轮的齿数,z,、模数,m,、齿宽,b,、螺旋角,b,、分度圆直径,d,等主要尺寸。,在综合考虑齿轮几何尺寸,毛坯,材料,加工方法,使用要求及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按齿轮的直径大小,选定合适的结构形式,再根据推荐的经验数据进行结构尺寸计算。,常见的结构形式有,齿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轮缘,轮辐,轮毂等结构形式及尺寸大小。,轮辐式结构,实心式齿轮,齿轮轴,中型尺寸齿轮结构,小尺寸齿轮结构,大尺寸齿轮结构,腹板式结构,8.7 齿轮的结构设计,1、齿轮有哪些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抗失效的能力?,2、在选择齿轮材料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3、使用系数、动载系数、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各是考虑什么因素对载荷的影响的?,4、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是计算齿廓上哪一点的接触应力?为什么?,5、在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应以哪个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为什么?,6、影响齿轮接触应力大小的几何因素是哪些?为什么与模数大小无关?,7、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数比,u、,中心距,a,及其它条件不变,齿数,z,如何选取?,8、齿轮在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危险截面是如何确定的?这个截面上可能产生哪些应力?计算时以什么应力为依据?为什么?,9、齿根弯曲应力,对大小齿轮来说是否都是一样的?在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中,应以哪个齿轮作为计算依据?,10、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斜齿圆柱齿轮比直齿圆柱齿轮的承载能力高?,思考与练习,11、在两级齿轮传动中,其中一级为直齿圆柱齿轮,另一级为直齿圆锥齿轮。一般应将圆锥齿轮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12、图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简图。图(a)中齿轮1为主动轮,图(b)中齿轮5为主动轮。(1)试分别画出齿轮2和5 的所受力的位置和方向; (2)比较齿轮2和5的弯曲应力循环特性。,思考与练习,13图示两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如高速级螺旋角,12,=,18,,d,2,/,d,3,=2.2,为抵消轴上轴向力的作用,试确定低速级螺旋角,34,的大小和齿轮的旋向。,14、在图示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为使轴上锥齿轮与斜齿圆柱齿轮产生的轴向力方向相反,试确定齿轮3轮齿的旋向。如果,n,1,的转向改变时,是否仍能保持轴向力方向相反?,思考与练习,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内容总结,机械设计。由齿轮轮廓和制造精度决定。由齿轮尺寸、材料和工艺决定。保证足够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根折断。d1小齿轮节圆直径。基本公式赫兹应力计算公式,即:。实验表明:齿根部分靠近节点处最容易发生疲劳点蚀,故取节点处的应力作为计算依据。危险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YST -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YST=2。YNT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简化可取YNT=1。中心距a圆整。模数m取标准值。法向力Fn可以分解为周向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1. 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方向的确定与直齿轮传动相同。斜齿轮齿面接触强度仍以节点处的接触应。法面曲率半径以及综合曲率半径r有以下关。4、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是计算齿廓上哪一点的接触应力。5、在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应以哪个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在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中,应以哪个齿轮作为计算依据。一般应将圆锥齿轮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