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图文转换题题型及解题思路,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二)从表达角度分为:,1、,直接表述图,或,表,的,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深层意义),教学目标,一、,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例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参考答案,(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小结:,首先,认真观察,找出其中规律,然后根据内容、句式、字数的要求进行转换。注意语意要连贯,表述要正确。,此题的解题要点是:,分析图表导出结论(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作文编号,1,2,3,4,5,6,7,8,9,阅卷教师,大学教师,中等,下等,上等,上等,中等,下等,下等,中等,下等,中学教师,上等,上等,下等,上等,中等,中等,上等,下等,下等,例2:,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推断时,要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样调查。,(,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对,60,%,多,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总结解题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表格式,的要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要抓住曲线变化规律;,柱状或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生产流程图,要抓事物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解题注意事项,:,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的表述图表内容”等,一般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客观地反映图表内容;,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有准确,。,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误推等,练习:,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参考答案,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上升总趋势,尤其是在学习初期更为明显,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象。,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讨论:这种题型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自己归纳题型的特点),包括三部分内容:框框、箭头、箭头上的文字,展现一个事件的流程,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把整个过程表述清楚,看看这些答案能拿多少分?,1、根据经验观察事物,归纳出科学定律,检验此定律的科学性,最后演绎及解释这一新问题。,2、科学知识增长是通过观察经验事实,在归纳他们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定律,接着通过检验和证实,慢慢演变为科学理论,再通过一系列的演绎推理,解释和预见新的问题等方式来实现的。,2分,遗漏环节、对原意理解不准、缺陈述对象,4分,用语不够准确,参考答案:,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是这样的:,从,观察个别事实、总结经验,出发,,,通过,归纳,,,概括为,科学定律,,然后,用事实对它进行,检验和证实,,,上升为,科学理论,,再通过,演绎,,,去,解释新的事实、预见新的问题。,从这个答案中你发现了什么?(做这类题最关键的地方是?),用一些词把几个环节连缀起来(注意关系),注意,这些就是,答题的关键,流程图做题注意:,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根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灵活运用连接词),2.,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下面是郑板桥竹画创作过程的简图,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这一创作过程。,审美选择,改造加工,形诸画卷,现实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画中之竹,(1).看到美丽的、优美的晨间竹图,然后选择美丽的竹改造加工成为胸中理解的竹,最后画成画中之竹。,没审准题,被题目迷惑了/用词不当,,缺乏陈述对象,2.先将现实之竹,通过审美选择,出眼中之竹,然后再改造加工,成为胸中之竹,最后形诸画卷成画中之竹。,缺了陈述对象,用词不当,表意不清晰,参考答案,竹画创作的过程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的竹子,,经过画家的,审美选择,,成为画家,眼中的竹子,,再经过,改造加工,,成为画家,胸中的竹子,,最后经画家之手,便成为画卷中的竹子。,二、图文转换题型,徽标类,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高考试卷。新课标精神下高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 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并注重考,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经典回顾,右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它以蓝色调为主色调,以卡通的造型生动形象地诠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请仔细读图,根据海宝的某一特点,写一段说明文字并揭示它的内涵。(不超过,60,字)(,5,分),参考答案,“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它以蓝色调为主色调,以卡通的造型 生动形象地诠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好”设计新颖,富有创意。,海宝像汉字的人,蓝色调为主色调,头发高高的翘起,像海浪大拇指指向自己,很自豪。,海宝,以蓝色为主色调,大拇指高高翘起,说明上海办世博会赚钱,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实战演练,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一、描述画面内容,注意顺序,由总到分,(,细观察),“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1,分),“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1,分)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二、揭示寓意(巧联想),1,、注意与标志的象征意义相联系,2,、顺序:由分到总(善表达),标志的寓意深刻:“,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2,分),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1,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基本方法,一、描述标志内容,:,图形组合,,,由总到分,(,细观察),二、揭示标志意义,:,象征意义,,,由分到总,(巧联想、善表达),三、答题注意顺序,:,总分、上下、左右,实战演练,2,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50,字左右),画面由两部分组成(,细观察):,上方米字格,里,纵向,排列着,红色的汶,黑色的川,两字。两字组合成,一个“济”,字。,下方,是,红十字,的标,识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字样。,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请你说说这幅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招贴画传递的含义。,(巧联想),希望大家帮助,汶川,人民共渡难关,同舟共济。,实战演练3,图片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片以中国汉字“世”字为形,表现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请你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述这一图案。,要求:符合世博会的理念和追求,生动形象,不超 过,30,个字。,答:,_,答案,(示例一)你我他合臂相拥,心心相连,相聚在美满幸福的世博会大家庭。,(示例二)你我他同乘世博会的快车,携手奔向美好和谐的新生活。,小结:,徽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需要你的一双慧眼去观察,更需要你的心灵插上放飞的翅膀去联想。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请热爱我们的语文,。,细观察 巧联想 善表达,抓住图标的特点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扣住行业特点来分 析,清晰地表达其内涵、寓意。,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