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金融学基础(zheng)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253008312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财金融学基础(zheng)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理财金融学基础(zheng)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理财金融学基础(zheng)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理财规划师,金融基础,主讲人: 窦 明,Email,:,114929884,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第一单元 货 币,一、货币的概念,凡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而作为支付工具的东西就是货币,二、货币的功能,1,、交换媒介,2,、价值尺度,3,、储藏手段,4,、延期支付的标准,三、货币的分类,1,、实质货币(商品货币),贵金属,2,、代表实质货币(商品支持货币),可兑换纸币,3,、信用货币,#,不可兑换纸币;,#,劣金属铸币及辅币,#,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4,、准货币,金融资产等,四、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按流动性由高至低),M0=,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M0+,法人活期存款,+,农村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城乡储蓄存款,+,法人定期存款,M3=M2+,财政存款,+,银行汇兑在途资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流动性过剩:,M2,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五、货币的价值,1,、对内价值,购买力,物价水平,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2,、对外价值,汇率,六、货币本位制度,1,、概念,纸币、铸币和存款货币依据等价关系所构成的体系与次序。,规范本位:,货币单位受金属或他国货币等价的约束,自由本位:,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2,、本位货币的特点,#,具有无限法偿性,#,一切交易最后的支付工具,3,、种类,金属本位,#,金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复本位,不兑换纸币本位,信用本位,七、通货膨胀,1,、概念,物价普遍而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2,、分类,按物价上升速度分,#,温和的,#,快速的,#,恶性的,3%,作为预警线,按成因分,#,需求拉动,总需求过度增长(投资和消费),货币供给量过多,#,成本推动,原材料、燃料价格上升(投资品价格指数、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工资上升(货币幻觉、模仿效应),间接成本推动(技术改进费、广告费),垄断价格(垄断力量),#,输入性,条件:国外通胀、内外联系、有效途径、内部隐患,#,结构性,需求结构转移,部门差异(劳动生产率差异、工资率相同),小国开放(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开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开放部门(,E,)和非开放部门(,S,)。,开放部门指产品用于出口的行业。,非开放部门指因受政府保护或因产品性质而免受国外竞争压力的行业。,该模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关系:,#,开放部门的通胀率,E,等于世界通胀率,W,。即,E,= ,W,#,开放部门货币工资增长率,E,等于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E,加上该部门通胀率,E,。即,E,=,E,+,E,#,市场力量和工会力量可导致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E,等于非开放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S,。即,E,=,S,#,非开放部门实行成本加成定价原则,该部门工资增长率,S,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s,共同决定了这一部门的通胀率,S,。即,S,=,S, ,s,#,开放部门的通胀率,E,和非开放部门的通胀率,S,的加权平均数构成国内通胀率,。即,=,E,E,+,S,S,其中,,E,、,S,分别为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因此有,E,+,S,= 1,以上关系式经过简单的数学处理后,可得如下结论:,=,W,+,S,(,E, ,s,),它说明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胀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世界通胀率,;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于一般情况下,,E, ,s,0,,故在世界通胀一定时,开放部门比重增加,则通胀率下降。,3,、通胀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促进论,(政府通胀税、高收入者储蓄倾向高、全社会货币幻觉、增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短线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促退论,(价格行政管制降低经济活力、资金过度需求导致金融配给、鼓励投机削弱生产、降低储蓄、加大风险),中性论,(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美国温贝尔托大学的,W.Jong,和,J.Marshall,用因果分析法研究了,19,个工业国家和,37,个发展中国家,1950-1980,年的资料,结果表明:,38,例支持中性论;,16,例支持促退论;,2,例支持促进论。,#,就业效应,菲利普斯曲线是,1958,年由伦敦大学,A.W.Phillips,在,1861-1958,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来的。结论是: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上升的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上升的较慢,甚至有可能变为下降。按照成本加成定价原则,工资上涨率可以由物价上涨率来代替,从而可得菲利普斯曲线。,物价上涨率,失业率,弗里德曼在,1976,年获诺贝尔奖的演说辞中指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高通胀可能也提高自然失业率。,理由是:,通胀不可预测加剧时,工资不受指数化保护的工人,可能不满实际工资而停止工作。,通胀会降低市场信号,从而降低生产效率。,政府干预可能加深经济失调而提高自然失业率。,#,收入和财富再分配效应,固定收入和可变收入,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持有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无法在实物形态上最终实现,#,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削弱,4,、通胀治理,#,控制货币供给量,#,控制总需求,#,增加供给,#,其他,限价、减税、指数化,八、通货紧缩,1,、概念:,物价普遍而持续下降,货币升值的现象,2,、原因,#,紧缩财政货币政策,提高税率、开征新税、减少政府支出、上调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减少信贷,#,经济周期,衰退,#,有效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结构失调,尚未走出短缺经济,3,、通缩的影响,#,导致总需求不足,买涨不买跌,#,影响货币正常运转,恶性循环,#,社会动荡,企业利润减少;债务负担增加;工人失业;收入下降,4,、通缩的治理,#,扩大财政支出,带动民间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消费,刺激投资,1981,2.5%,1982,2.1%,1983,2.1%,1984,2.7%,1985,11.9%,1986,7.0%,1987,8.8%,1988,20.7%,1989,16.3%,1990,3.1%,1991,3.4%,1992,6.4%,1993,14.7%,1994,24.1%,1995,17.1%,1996,8.3%,1997,2.8%,1998,-0.8%,1999,-1.4%,2000,0.4%,2001,0.7%,2002,-0.8%,2003,1.2%,2004,3.9%,2005,1.8%,2006,1.5%,2007,4.8%,2008,(上半年),7.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CPI,),1981-20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周期,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第二单元 信 用,一、信用的概念,资金的借贷,二、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资本信用,4,、国家信用,5,、消费信用(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注意案例,6,、国际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进出口信贷、政府间贷款),三、信用创造,1,、商业银行信用创造,D=R/(rd+e+k+t*rt),M1=B(1+k)/ (rd+e+k+t*rt)(,乔顿货币乘数模型),2,、政府的信用创造,#,向公众发行公债,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对信用没有影响,#,向公众发行公债,将资金存入中央银行,社会信用量减少,#,向央行发行公债,社会信用量增加,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第三单元 利 率,一、概念,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二、利率分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三、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风险结构,风险、流动性、税收待遇,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四、利率水平的确定,利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五、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1,、央行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2,、银行间利率,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16,家银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3,、银行存贷款利率,13,种存款业务,1Y,存款利率,,5Y,贷款利率为比较各种投资收益的基准,4,、市场利率,深沪交易所债券利率,民间借贷利率,六、影响利率因素,1,、宏观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货币政策,预期通胀、国际利率、汇率,2,、微观因素,借贷期限、风险程度、担保品、借款人信用等级、放款方式、经济主体预期行为,七、利率的作用,1,、储蓄和消费,2,、投资,3,、物价,充分就业时,利率下降,对投资无影响,未充分就业时,利率下降,刺激投资,经济低迷时,市场盈利预期悲观,利率下降对投资无影响,第一节 货币与信用,第四单元 汇 率,一、外汇和汇率的概念,外汇指外国货币及其表示的金融资产。汇率是外汇的价格。,二、汇率标价方法,1,、直接,2,、间接,三、影响汇率的因素,1,、经济增长速度,短期内,增长导致贬值;长期内,增长导致升值,2,、国际收支状况,顺差导致升值,逆差导致贬值,3,、通胀状况,高导致贬值,低导致升值,4,、利率水平,高导致升值,低导致贬值,5,、心理预期,信心强导致升值,四、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本币贬值,-,促进国内生产,-,总供给增加,本币贬值,-,促进出口行业发展,本币贬值,-,增加就业,本币贬值,-,增加国民收入,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M-L,条件;,J,曲线),本币将升未升时,资本流进,储备价值及储备国地位变化,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贸易战,五、外汇管理,1,、概念,收支、买卖、借贷、转移、结算、汇率、市场,2,、管理内容,#,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运费、保险费、佣金、利润、版税、医疗费、驻外机构费用及个人费用、留学生费用,#,资本流动,#,汇率,直接管理;间接管理,3,、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非冲销干预,国内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资本流动性越强,非冲销政策越有效(利率),#,冲销干预,与公开市场结合,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发生变化,六、我国汇率制度,1,、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前),英镑、卢布、美元、一揽子货币,2,、汇率双轨制时期,(,19811985,),官方牌价、贸易内部结算价,3,、管理浮动时期,(,1991,),1991,、,1994,、,1996,、,2005,市场汇率;单一汇率;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七、我国的外汇市场,1,、联网交易,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元、英镑,2,、市场结构分三个层次,客户与银行;(零售市场),(结售汇市场),银行与银行;(批发市场),银行与央行(批发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一单元 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概念和构成要素,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交易对象:货币资金,交易主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个人,交易工具: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交易价格:利率,二、金融市场功能,1,、便利筹资和投资,2,、促进资本的部门集中,3,、方便资金灵活转换,4,、合理引导资金流向,5,、为央行调控提供基础,三、金融市场分类,#,债务市场 (债券、优先股),#,股权市场(普通股、优先股),#,货币市场(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大额,CD,、回购协议),期限短、弥补流动资金缺口、工具是准货币,#,资本市场(债券、股票),期限长、长期需要、流动性差、收益高,#,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二单元 金融机构,一、商业银行概念,综合性、特殊金融企业,二、商业银行职能,1,、支付中介,2,、信用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三、商业银行组织形式,1,、单元制,2,、总分行制,3,、银行控股公司制,4,、连锁银行制,四、商业银行主要业务,1,、资产业务,#,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在途资金,#,贷款,短期、中期,1-5,年、长期,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住房按揭)、同业贷款、证券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质押、保证贷款),#,贴现,#,投资,证券投资,#,租赁,融资租赁;杠杆租赁,2,、负债业务,#,吸收存款,#,非存款负债,央行、同业、国际、回购、金融债券,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无风险中间业务,+,有风险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业务,汇兑业务,代理业务,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信托业务,信用卡业务,保管箱业务,五、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六、非银行金融机构,1,、信托公司,2,、基金管理公司,3,、证券公司,4,、保险公司,5,、财务公司,6,、金融租赁公司,7,、典当行,8,、汽车金融公司,七、中央银行,1,、产生与发展,瑞典银行(,1668,)是最早的央行,英格兰银行(,1694,)近代央行鼻主,30,年代大危机后,央行开始普及,2,、类型,#,单一的央行(一元和二元),#,复合的央行(,1983,年前),#,跨国的央行(,ECB;1998,),#,准央行(新加坡;香港),3,、央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集中准备;组织清算;最后贷款人,#,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充当政府金融代理人,为政府融资,最高金融管理,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三单元 金融监管,一、概念,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行干预,二、目的,1,、维护信用和支付体系的稳定,2,、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3,、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4,、促进金融机构之间公平竞争,三、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1,、分业经营,金融机构业务边界清楚,美日(法律);英(自律),特征:,银证保分离;短期与长期融资分离;政策与商业业务分离;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2,、混业经营,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德荷卢为代表,特征:,商业银行全能;证券市场落后;银行与工商业关系密切。,3,、对两种经营模式评价,风险指标:混业风险大,效率指标:分业效率低,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依据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关。,金融集团(从事银证保至少两项业务活动的企业集团),银行控股公司(一家银行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全能银行(经营各类金融业务),金融控股公司(纯粹(自身不做业务)和混合金融控股公司),第三节金融工具,第一单元金融工具概述,一、概念,在金融交易中产生,能证明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二、特征,1,、期限性(活期存款零期限;购买后剩余期限),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第三节金融工具,第二单元金融工具类型,一、存折和存单,存折,-,活期存款,存单,-,定期存款(可转让与不可转让),二、商业票据,1,、本票和汇票期限不超过一年,收益率高于同期国库券,二级市场不活跃(期限短;异质性票据;多采取购买持有策略),2,、支票,签发空头支票要承担法律责任,3,、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企业以应收账款作抵押发行的一种中期(,2,年)商业票据,三、回购协议,正回购,融资,逆回购,融券,第四节 国际金融,第一单元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1,、反映涉及货币和未涉及货币的国际经济交易,2,、流量(一定时期变动数),3,、事后概念(反映发生后的经济交易),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复式计账,1,、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雇员报酬;投资收入),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项目(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变动),、错误与遗漏项目,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衡量,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逆差的影响,贬值;外汇储备流失;通货紧缩;失业,、顺差的影响,升值;通胀;国际摩擦;实际资源流失,五、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价格机制,逆差,物价下跌,出口扩大,、收入机制,逆差,收入减少,进口减少,、利率机制,逆差,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资金流进,六、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外汇平准基金,买卖外汇,影响汇率,进出口,、财政政策,逆差,紧缩,、货币政策,逆差,紧缩,、汇率政策,逆差,贬值,、直接管制,外汇管制;贸易管制;财政管制,第四节 国际金融,第二单元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机构,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长期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政府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辛迪加贷款(银团贷款),联合贷款(世行与商业银行),项目贷款(与项目联系),、短期资本流动,贸易资金流动,银行资金流动,保值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利率,、汇率、资产分散化,、财政赤字与通胀、政府对待资本流动的政策,、政治、经济以及战争风险,三、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好处:弥补资金不足;带来新项目和技术;进入外国市场机会,坏处:汇率风险;国家风险;金融市场不稳定,开放资本项目的条件:,宏观经济稳定,国内金融体系健全,政治和社会稳定,四、国际资本市场的管理,、管理的原因,#,融资证券化带来了较大的风险传播,#,金融业务国际化使风险难以控制,#,金融市场运作自动化使风险难以衡量,、国际银行业的管理,银行国际经营的途径:,国外代理行(转移资金);,在国外的子银行(不受母国金融管理);,在国外的分行(受双重管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准则:巴塞尔协议,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年,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修正公式),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市场纪律(信息披露),、国际证券市场的管理,对国际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次,各国对证券市场的管理,美国(法律与公开原则),英国(自律),欧洲大陆(实质管理),双边协调,多边协调,国际证券委员会(,IOSCO,),(1984),4,、国际保险市场的管理,国际保险监管官联合会(,IAIS,),(1994),促进保险市场的效率、公平、安全和稳定,五、国际金融组织,具有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1,、,IMF(1944),(发放短期国际收支调节贷款),2,、,IBRD(1944),(发放项目贷款和提供技术援助),3,、,IDA(1960),(向最不发达发展中国家发放软贷款),4,、,IFC(1957),(向会员国私人企业发放贷款),5,、,BIS(1930),(各国央行合作平台),6,、,ADB(1966),(,区域性金融机构,),第四节 国际金融,第三单元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一、直接投资的概念,以获取对投资企业财务控制权为目的的投资,二、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1,、创办独资企业,2,、建立合资合营企业,3,、直接收购现有企业,4,、购买普通股,5,、利润再投资,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条件,1,、动机,生产国际化,开发和利用国外的资源,分散风险,实现企业全球发展战略,2,、条件,国际分工发展,技术革命引起的生产力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四、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FDI,的投资主体,2,、,FDI,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3,、跨国并购是,FDI,的驱动力,4,、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投资有一定增长,五、跨国公司,是由母公司及其在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或支公司组成的多国企业。,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活动的形式:,#,股权参与,#,非股权参与,许可证合同(技术贸易),统包合同(交钥匙工程),管理合同(全面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六、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首先提出,后经金德尔伯格和凯夫斯发展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认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只有那些具有“独占性生产要素”(技术、规模经济、资金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才能获利,也才能向外投资。,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根据该理论,跨国公司建立在长期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包括:新工艺、新产品初始阶段;产品生产成熟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替代出口过渡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返销国内阶段。,3,、国际生产折衷论,英国教授邓宁提出,认为一个企业对外投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因素: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4,、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它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就能克服外部市场和市场不完整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5,、比较优势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于,197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转移在追求动态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要素的转移不仅可以弥补一国要素禀赋量的稀缺,而且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组合的进步,形成使贸易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的条件。在企业家能力、资本、劳动力等各项要素中,某项要素短缺若能在国外得到满足,可使劣势变为优势,这是对外投资的动力。,The End,Thank You!,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内容总结,理财规划师金融基础。M2(广义货币)=M1+城乡储蓄存款+法人定期存款。M3=M2+财政存款+银行汇兑在途资金+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规范本位:货币单位受金属或他国货币等价的约束。 部门差异(劳动生产率差异、工资率相同)。它说明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胀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世界通胀率。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持有者。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无法在实物形态上最终实现。D=R/(rd+e+k+t*rt)。M1=B(1+k)/ (rd+e+k+t*rt)(乔顿货币乘数模型)。三、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本币贬值-促进国内生产-总供给增加。储备价值及储备国地位变化。银行与银行。交易工具: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三、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风险指标:混业风险大。效率指标:分业效率低。银行控股公司(一家银行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1、期限性(活期存款零期限。1、反映涉及货币和未涉及货币的国际经济交易。资本项目(资本转移。项目贷款(与项目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