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3/5/3,#,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1,、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得到,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2,、都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人类发热出诊性疾病,3,、细胞内寄生,4,、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5,、大多是人畜共患的病原体,6,、对抗生素敏感,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学,形态与染色,培养,:专性细胞内寄生,只在活细胞内增殖。繁殖一代需,6-8H,常采用,豚鼠、小鼠腹腔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抗原结构:,抵抗力:,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传播途径:,体虱,呼吸道及眼结膜感染,易感人群,流行特征,发病机制,发病过程:,立克次体 侵入人体,在,局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并侵入血液引起立克次体血症 侵入,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大量繁殖并释放入血,第二次立克次体血症,发病,发病机制:,内毒素,毒血症状,血管炎,血管周围炎症、组织坏死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血浆外渗,变态反应,基本病理变化:,血管炎 斑疹伤寒结节,血管周围炎症,临床表现,潜伏期,5-23,日,一般,10-14,日,典型斑疹伤寒:,发热,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心血管系统症状,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外斐反应阳性 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不能区分型别,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强,区分型别,立克次体凝集反应,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早期诊断,病毒分离,检测病原,DNA,和特异性抗原,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治疗的关键,四环素,、氯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预防,灭虱,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复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