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3003541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主要内容,概述,发动机的结构与基本术语,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内燃机产品名称与型号编制规则,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发动机的发展,第一次重大突破: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1876,年德国人奥托 发明并使用。由于采用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第二次重大突破: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由于采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又提高了,1,倍。,第三次重大突破:废气涡轮增压,1926,年,瑞士人布希,(A.Buchi),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使发动机性能有很大提高。,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发明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大幅度提高。,第四次重大突破:汽油喷射系统,1967,年德国博世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使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动力性能。,第一节 概述,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作介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热力机分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直接以燃料燃烧所生成的燃烧产物为工作介质的热机称为内燃机,反之则为外燃机。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和容易起动等优点。,内燃机包括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内燃机尤其是活塞式内燃机被广泛地用作汽车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的分类,按活塞运动方式 :,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按着火方式,:,压燃式、点燃式,按所用燃料,:,汽油机、柴油机、气体燃料发动机,按冷却方式,:,水冷式、风冷式,按冲程数,:,四冲程、二冲程,按进气,状态,:,增压式、非增压式,按气缸数目、排列方式:,单缸、多缸、直列式、,V,型、对置式,第二节 发动机的结构与基本术语,1.,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曲柄连杆机构,热能机械能,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配气机构,功用:定时开关气门,吸入新鲜气体,排除废气,组成:气门组、气门传动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动画,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供给系功用,供入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排出燃烧后的废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功用,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并排出的废气。,组成:,汽油/柴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等。,供给系,供给系,点火系统,汽油机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其头部伸入燃烧室内。,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冷却系统,功用:将受热零件吸收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组成: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等。,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功用:润滑零件,减轻磨损。同时有清洗、冷却作用。,组成:润滑油道、机油泵、滤清器、和阀门等组成,起动系统,功用:起动发动机,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组成: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2.,单缸发动机的基本结构,3.,基本术语,发动机常用术语,工作循环,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工况,负荷率,工作循环,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上止点、下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时的止点称为上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时的止点称为下止点。,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为活塞行程。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旋转,180,。,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R,,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气缸工作容积,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用,V,s,表示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用,V,L,表示。,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用,V,c,表示,。,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用,V,a,表示,显而易见,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a,V,s,V,c,。,压缩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一般用,表示。,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常简称负荷。,第三节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整个工作过程的示功图,曲轴箱扫气,扫气泵工作原理,柴油机与汽油机性能比较,柴油机优点:,压缩比高,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价格较低,燃料经济性能好,排气污染少,排放性能较好,主要缺点:,转速低,质量大,噪声大,振动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汽油机优点:,转速高,质量轻,体积小,噪声小,起动性能好,制造和维修成本低,主要缺点:,燃油消耗率高,燃料经济性差,第四节 内燃机产品名称与型号编制规则,第五节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环境指标,发动机速度特性,动力性能指标,有效转矩,T,e,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单位为,Nm,。,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就是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有效功率,P,e,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单位为,kW,。它是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曲轴转速,n,发动机曲轴每分钟回转的次数称为发动机转速,单位为,r/min,。,转速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经济性能指标,燃油消耗率,b,e,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 ,单位为,g/(kWh),。,有效燃油消耗率越小,其经济性越好。,环境指标,排放品质,有害气体,CO、HC、NOx,、排气颗粒,噪声水平,刺激神经、使人烦躁、反映迟钝,发动机速度特性,速度特性曲线,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不变时,发动机性能参数(有效转矩、功率、燃料消耗率)随转速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如何得到曲线:,在一定转速下,用测功器对曲轴施加阻力矩,获取曲线的位置,依此类推。,发动机外特性:(图),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达到最大时获得的曲线,重要性能指标:最大功率、最大有效转矩、转速,部分速度特性:,发动机外特性外的其他位置曲线。,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工作状况,发动机运转状态表征:,功率与转速,负荷与转速,发动机负荷:,发动机驱动从动机械所耗费的功率或有效转矩的大小,某一转速下的负荷:,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不要把负荷和功率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