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情境二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项目一:食品的感官检验方法,任何食品的产品标准均包括三项内容:,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并且感官指标往往位居,第一项必检内容。,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即凭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对食品原料、样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GB19855-2005 ,月饼,GB19301-2011,生乳,感觉: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一种特征和属性只产生一种感觉,。,注意:,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感觉,灵敏度降低,人类基本感觉分为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另外也有人将人类感觉分为:物理感觉、化学感觉、心理感觉。,感觉的定义,【,注,】,感官评价包括,所有的感官活动,,人们常常会将其单纯限定在,“品尝”,上,实际上某产品的感官反应是多种感觉,反应结果的综合,(如:苹果),刺激,食品基本感官质量特征与人类感官反应之间的相关性,食品的感官质量特征包括:食物,形状,、,组织状态,、,色泽,、,风味,、,气味,、,滋味,等。,感官反应,分类,食物,味觉(酸、甜、苦、咸等),嗅觉(香、臭等),触觉(硬、粘、热、滑、干等),视觉(色、形等),听觉(声音等),化学感觉,物理感觉,心理感觉,感觉的量度,感官和感受体并,不是对所有的变化都会产生反应。,只有引起当感受体发生变化的外部刺激处于,适当的范围内,时,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刺激量,过小,,感受体无反应,,不产生感觉,刺激量,过大,,反应过于强烈,,失去感觉,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至,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一个范围,感觉五个基本特征:,(1),一种特征和属性只产生一种感觉,。,(2),只有刺激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人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3),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4),感觉识别刺激受,心理作用的影响,(5),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嗅觉鉴定技术,嗅觉,:,指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的嗅觉神经而在中枢引起的一种感觉。,嗅觉检验的意义:,正常的食品有其,固有的味道,。通过嗅觉检验可以判断食品的质量符合程度。,发生腐败变质的食品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气味,人的嗅觉相当敏感,嗅觉可以检查出极轻微的变化。,嗅觉鉴定方法,1,、鼻后法:通过放置在口腔中的嗅条或含在嘴中的水溶液评价气味。,2,、直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吸有样品气味的滤纸置于玻璃瓶中,把头稍微低下对准嗅物质,轻轻的用手煽动,适当的吸气,获得嗅觉,记录样品编号和嗅觉判断,休息一分钟,重复以上操作鉴定下一个样品,如何采用嗅技术正确评定食品特性?,(,1,)气味物质是一种,挥发性物质,,,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低挥发的慢,气味就轻,一般在测定气味时,稍稍加热即可。,(,2,)顺序: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在检验前禁止吸烟。,(,3,)次数:对一种气味物质使用嗅技术,不应超过三次,,否则会引起,“,适应,”,(疲劳),使嗅敏感度下降。,例如:在测定液体样品时,可取几滴放在干净的手心上搓,再闻气味;,测定固体深部样品气味时,用新削的竹签刺入食物深处,然后拔出来立即嗅闻。,色素拼色技术,1,、色素拼色原理,合成色素中,基础色有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亮蓝、靛蓝、柠檬黄、日落黄,基础色:红、黄、蓝,红,黄,蓝,红,黄,橙,绿,紫,橙,橄榄,灰,棕褐,(基础色),(二次色),(三次色),基本味:酸、甜、苦、咸,常用的呈味物质:焦糖、柠檬酸、氯化钠、盐酸奎宁,人对咸味感觉最快,对苦味感觉最敏感,基本味觉试验,品尝技巧:,1,、样品,一点一点地,喝入口中,约,15mL,左右,2,、使其滑动时接触舌的,各个部位,3,、,样品不得吞咽,4,、在品尝两个样品中间用,20,温水漱口,,休息,1min,后再品尝下一个样品,。,取,1,样品小烧杯,喝约,15ml,试液于口中,勿咽下,活动口腔使试液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吐去试液,清水漱口,记录编号和味觉判断,休息,1min,,重复以上操作鉴定下一个样品,清水(室温,20,)漱口,样品品尝方法:,味觉记录:,当试液的味道,低于你的分辨能力,时以,“,0,”,表示,表示水;,当你对试液的味道,犹豫不决,以,“,?,”,表示;,当你,肯定,你的味道判别时,以,“,甜、酸、咸、苦,”,表示。,制备,甜、咸、酸、,和,苦,四种呈味物质的,两个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共八个样品,),按号码排列顺序依次品尝各样品的味道,味觉敏感性试验,味觉识别,是味觉的,定性,认识,,阈值试验,是味觉的,定量,试验。,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阈值分类及定义,1,、察觉味阈:又称味阈下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该浓度的味感只是,和水稍有不同,而已,但,物质的味道尚不明显,。,2,、识别味阈:指能够明确,辨别该物质味道,的,最小刺激量,3,、极限味阈:又称味阈上限,指,刚好导致味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4,、绝对阈:指,识别味阈和极限味阈之间,的浓度范围。,5,、差别阈值: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味觉敏感性试验,味觉识别,是味觉的,定性,认识,,阈值试验,是味觉的,定量,试验。,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阈值分类及定义,1,、察觉味阈:又称味阈下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该浓度的味感只是,和水稍有不同,而已,但,物质的味道尚不明显,。,2,、识别味阈:指能够明确,辨别该物质味道,的,最小刺激量,3,、极限味阈:又称味阈上限,指,刚好导致味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4,、绝对阈:指,识别味阈和极限味阈之间,的浓度范围。,5,、差别阈值: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味阈值的大小,取决于鉴定者对试样味道的,敏感程度,味阈值可以通过品尝,由稀至浓,的某种味觉物溶液来确定,味觉强度记录:,用,0,、?、,1,、,2,、,3,、,4,、,5,来表示味觉强度,0,无味感或味道如水;,?,不同于水,但不能明确某种味觉(觉察味阈);,1,开始有味感,但很弱(识别味阈);,2,有比较弱的味感;,3,有明显的味感;,4,有比较强的味感;,5,有很强的味感;,例:,序号,试样编号,味觉,强度,1,味觉的基本知识,味觉的产生:,刺激,呈味物质,味蕾或神经末梢,大脑味觉中枢,味觉,基本味,:酸、甜、苦、咸,常用的呈味物质:焦糖、柠檬酸、氯化钠、盐酸奎宁,人对咸味感觉最快,对苦味感觉最敏感,1,、样品量,样品量的基础:样品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物料的安全性,每次实验的样品数应控制,在,4-8,个,,,对含,酒精饮料和带有强刺激,感官特性的样品,样品数应控制在,3-4,个,。,样品量随实验方法和样品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样品的制备和呈送,2,、样品的温度,恒定、适当的样品温度,才能获得稳定的检验结果。,样品温度的控制应以最容易感受所检特性为基础,通常样品温度保持在该产品,日常食用的温度,。,例如:热吃的食品一般在,60,-,70,品种,最佳温度(,),啤酒,11-15,白葡萄酒,13-16,红葡萄酒,18-20,乳制品,15,浓橙汁,10-13,食用油,55,3,、呈送器皿,呈送样品的器皿应为,素色、无气味、清洗方便,的玻璃或陶瓷器皿,同一批次,的器皿要求,外形、颜色和大小一致,。,器皿和用具应用无味清洗剂洗涤,贮藏柜应无味,不相互干扰。,样品的编号:,数字、字母或数字加字母,编号原则:,数字编号一般采用,三位随机数,。,字母编号要避免按顺序编写,编号的关键是不带有任何相关信息。,同次试验编号位数应该一致。,同一个样品应编多个不同的号码。,同一个品评员拿到的样品不能有相同的编号。,4,、样品的编码与呈送,5,、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的制备,由于,风味浓郁,或,物理状态,的原因(粘度、颜色、粉状等)不能直接进行感官分析,例如:香精、调味料、糖浆等,常用的中性载体有:水、牛奶、米饭、馒头、饼干、蔬菜等,。,制备方法,根据检查目的适当稀释,与化学组分确定的某一物质进行混合,将样品添加到中性的食品载体中,几种不能直接品评的样品及其适用的中性载体,样品,数量,中性载体,温度,油脂,炸面包圈,1,个,烤热或油炸,油炸小点心,3,个左右,油炸,果酱,28g,淡饼干,室温,糖浆,28g,华夫饼干,32,奶油沙司,28g,蔬菜,室温,卤汁,28g,土豆泥,60-65,酒精,5ml,酒精,/,蒸馏水,=4:1,室温,热咖啡,56g,加入适量奶、糖,65-71,1,、感觉疲劳现象,感官在同一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的灵敏度下降,感觉变弱的现象。,2,、对比增强与对比减弱的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连续作用在同一感受器时,其中一个刺激因另一刺激的存在感觉增强或减弱的现象。,味觉检测时人的感觉会发生的变化,例如:吃中药后喝糖水,苦味会减弱;,醋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酸味更突出。,3,、相乘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时,最终的感觉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总效果(,1+1,2),4,、消杀现象,也叫味的,掩蔽现象和变调现象。,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出现时,一种刺激造成另一种刺激的感觉,丧失,或,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如喝了浓食盐水后再喝普通水会感到甜;,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就有苦味产生。,例如:强力增鲜剂核苷酸与谷氨酸钠、氯化钠共存时,鲜味会显著提高。,感官检验环境的基本要求,GB/T 10220-19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感官分析应在,专门的检验室内,进行。,给评价员创造一个,安静的不受干扰,的环境,检验室应与样品制备室分开,室内应保持舒适的温度与通风,避免无关的气味污染检验环境,感官实验室的要求,感官实验室应有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最简单试验区:一间大房子,里面有可以将评价员分隔开的、互不干扰的,独立工作台,(,0.9m0.9m,)和座椅,配备漱口用的,清水,和吐液用的容器,a.,必须有用来,传递样品的小窗口,c.,白色墙壁,d.,两种灯光:室内光源用日光灯;试验用的带灯罩的白炽灯。,视觉检验技术,视觉是人眼对入射光的反应,是眼球接触外界光线刺激后产生的感觉,可见光范围:波长,380-780nm,视觉检验一般都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因为晚上灯光可使食品外观造成假象。,在进行视觉检验时,要,注意检查整个外形,,比如:检查罐头时,看它的外形有无鼓罐、凹罐现象;,对于鱼类、肉类检查时,可看它的颜色是否正常;,瓶装液体应该把瓶子倒过来看是否有杂质和沉淀物;,对于桶装的液体检查时,首先取出一部分放到透明的玻璃管中透 过光线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听觉检验技术,听觉的产生:声波鼓膜刺激耳蜗内感受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听觉,声波的,振幅,和,频率,是影响听觉的两个主要因素,振幅大则声音强,振幅小声音则弱。声波振幅通常用声压或声压级表示,即分贝(,dB,),频率(,Hz,):音调高低。,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强度或频率的微小变化是很敏感的。利用听觉进行感官检验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食品的质感:虾片、焙烤制品、酥脆薄饼、香槟酒等,触觉检验技术,触觉检验是通过人的手、皮肤表面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来分析、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观评价。,如:食品表面的粗糙度、光滑度、软、硬、柔性、弹性、,韧性、塑性、冷、热粘稠等作出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