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课件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53001582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调节,复习三-2,调节的形式,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激素调节,其他物质的调节:二氧化碳,H,+,,组织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属于应激性),反射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对体内外的刺激 规律性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分析、综合,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肌肉和腺体,区别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反射的细胞学基础:,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结构介绍,轴 突,轴突末梢,树突或胞体,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突 触,一段,神经纤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特点:,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传导过程:,静息状态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受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双向传导,传导的基本形式:,神经冲动(兴奋),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结构:突触,传导过程:,兴奋突触小体(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突触后膜:与前膜相对应的胞体或树突,传导特点:单向传递,方向,原因,多个神经元间的传递,突 触,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上递质传递,膜电位变化,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大脑皮层,功能区,神经中枢,低级:脑干/脊髓非条件反射,高级: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语言区(人类特有),躯体各代表区,特点,顶部下肢运动,中部其他相应器官,下部头部运动,倒置,精细复杂有关,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患感觉性失语症,体液调节,什么是体液?,什么是体液调节?,激素的分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其腺体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的,通过导管排到腺体外面,唾液腺,汗腺,胰腺的外分泌部分,甲状腺,垂体,胰腺的内分泌部分胰岛,激素调节的一般特征,(1)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2)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调节特定生理过程,但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代谢物质;,(3)只要有,微量,激素,就可以发生很大的生理效应;,(4)一般来说激素,没有抗原性,,注射后不产生抗体;,(5)在脊椎动物中,相同的内分泌腺的激素,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有效。(例如猪、牛的胰岛素也能降低人的血糖浓度,(6)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慢,,但作用,持久,激素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下丘脑,垂体,其他内分泌腺,分泌(促腺体激素名称释放激素),分泌(促腺体名称激素),如: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刺激大脑皮层,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影响生,命活动,相关激素间的关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内分泌调控中枢下丘脑,激素,对象,主要作用,经血液入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经分泌神经元入垂体,抗利尿激素,肾,控制水的排泄,垂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腺,激素,对象,主要作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全身,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促性腺激素,卵巢,睾丸,性激素,孕激素,催乳素,乳房,产生和分泌乳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其他内分泌腺,腺,激素,对象,主要作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促进和维持代谢活动,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调节水盐平衡,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全身,提高心率和血压;,升高血糖,胰岛,胰岛素,肌、肝细胞,降低血糖;增加糖元贮存,胰高血糖素,肝细胞,促使糖元降解为葡萄糖,性腺,睾丸,雄激素,全身,促性器官发育和配子成熟;激发和维持性周期;副性征,卵巢,雌激素,孕激素,子宫内壁,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发育,激素的本质概括,属于蛋白质或肽类的,属于脂类的,属于其他成分的,各种促激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醛固酮,、各类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胺类,多数的植物激素,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水平衡调节,大脑皮层,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产生渴觉,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 量,_,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_,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释放,食物,K,+,消化道,K,+,粪便,K,+,尿,K,+,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小管集合管,吸收Na,+,分泌K,+,+,+,血钾降低、血钠升高,_,血液中的钾,组织液,中的,K,+,细胞,中的,K,+,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血 糖 浓 度 升 高,血 糖 浓 度 降 低,胰岛素 分泌增加,胰岛 B细胞,胰岛 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下丘脑某区域,肾上 腺髓质,下丘脑,一区域,(+),(),血糖平衡的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粘膜、内脏,温觉感受器,脑部血液温度,物理方式调节,神经冲动,皮肤血管,立毛肌,骨骼肌,汗 腺,代谢方式调节,甲状腺,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 腺激素,肾上腺,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运动行为,调控,产生,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最显著的表现是在,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上,性激素性行为,催乳素,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实验,公鸡性腺摘除移植实验,照顾幼仔,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促进乳腺发育的泌乳,促进鸽嗉囊分泌鸽乳,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概念:生来就有,种类,概念: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体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种类,趋性:,动物最简单的定向反应,非条件反射:,一般为局部反应,则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系统参与,由反射弧完成(膝跳反射,吮吸反射),本能:,育雏,蜜蜂采蜜,鸟类迁徙,印随,模仿:,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条件反射:,是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形式,,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判断推理,本能与非条件反射,后天性行为与条件反射,均为先天所具有的,但本能要比非条件反射复杂得多,本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一系列顺序性的非条件反射形成,当然动物的本能行为有些还受到激素的影响,运动的许多后天性行为是在多次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过程也包含着复杂的反射,一种后天性行为往往包含着多种条件反射的活动,条件反射的建立,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多次结合,(食物),(铃声),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例:狗看到肉就会分泌唾液,长期以往,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中,不是由切除垂体后直接引起的是:,A、生长立即停滞 B、性腺发育停滞,C、血糖浓度升高 D、甲状腺机能衰退,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等,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鼠4周,,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一孕妇患甲状腺肿大,她生下的孩子可能患有,耗氧量,,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增强,呆小症,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的:,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C、性激素 D、葡萄糖,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生物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能够使被阉割公鸡的特征和行为恢复的方法是:,A、施用促性腺激素 B、口服睾丸酮,C、植入甲状腺 D、施用甲状腺激素,雄(雌)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 B、垂体,C、下丘脑 D、脊髓,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关激素,下列疾病因缺乏激素引起的是:,A、呆小症和巨人症 B、侏儒症和糖尿病,C、夜肓症和脚气病 D、大脖子病和软骨病,V-A,V-E,V-D Ca,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下图表示高等动物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请回答:,(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是属于_过程。,(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是属于_过程。,(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属于_过程。,(4)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过程。,B,B、C,A,D,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BCD,请回答下列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向前传导。,(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结果将会是,。,(4)一位右侧脑溢血患者由于血块压迫了发自大脑皮层的,而造成左侧肢体瘫痪。,(5)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雄激素与动物性行为的关系,用尚未发育成熟的仔公鸡为材料,进行了摘除睾丸实验,发现阉割的仔公鸡长大后,不出现啼鸣、鸡冠不发育和无求偶行为,因此得出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公鸡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的结论。,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局部电流/电信号,轴突末梢,轴突间隙,兴奋或抑制,肌肉不收缩,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