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细胞病理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52979159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细胞病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乳腺细胞病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乳腺细胞病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乳腺针吸细胞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细胞室,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cytopathology,FNAC.,或称,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20,世纪中叶病理组织学检查发展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FNAC,的基本概念,FNAC,是使用普通,注射针头,(外径,0.60.9mm,),及,针管,(,1020ml,),刺入病变区域内,通过,提插针,方式将病灶内的细胞或小组织块切割下来,同时借助针管内负压将其吸出,,涂片及染色后 在光镜下阅片,,最后完成病理诊断的一种活检方法,.,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针吸细胞室,每年检查,3000,例肿瘤,或其他病人,穿刺,5,10,秒,安全损伤小,1,小时内,获得,病理报告,费用,低,常见乳腺疾病,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副乳,(不属于乳腺疾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男性乳腺发育症(男乳),乳腺脂肪坏死,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肿物(导管上皮病变),FNAC,诊断标准及诊断报告书写,主要依据以下特点:,导管上皮细胞,分化程度,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方式,良性裸核细胞(一般认为是,肌上皮细胞,)数量,,参照美国,Bethesda 1996,年乳腺,FNAB,统一建议中提出的诊断形式进行四级分类,1,良性(无非典型性变化),乳腺炎、脂肪坏死、乳腺囊肿病,乳腺增生性病变、纤维腺瘤、与妊娠相关的变化、或治疗引起的变化及其它良性病变。,良性(无非典型性变化)细胞学特点,(,1,)导管上皮细胞数量较少,但偶然轻度增多。,(,2,),导管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核直径一般小于红细胞,1.5,倍或淋巴细胞的倍,核无异型性,染色质及核仁无异常变化,偶见规则核分裂。,(,3,),导管上皮细胞排列,以规则平铺的单层蜂窝样片状、小腺泡状、枝杈状结构为主,有时可见乳头状、鹿角状、珊瑚状、手指状结构。团片较大,其周边钝圆整齐,周围一般无松解离散的上皮细胞。,(,4,),良性裸核细胞数量多,,位于导管上皮细胞团片内、周边及周围。,(,5,),大汗腺化生细胞,及,组织细胞常见,。,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多发生在乳晕周围,常有红肿及触痛。此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但也见于中,老年妇女,在病理学检查中极少见到。,针吸时,穿刺针进入病变内阻力不大,常吸出少量血水样稀薄液,而有脓肿形成时常吸出黄色脓汁。,脂肪坏死,(fat necrosis),此病是一种非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脂肪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半数以上,有明显的外伤史,。此外也可继发于乳腺导管扩张症、手术、炎症及伴有出血坏死的肿瘤。肿块常与皮肤粘连固定,导致皮肤下陷、乳头倾斜和回缩,易被临床误诊为癌。,病理学表现:早期可见脂肪细胞崩解坏死,融合为较大空泡,其周围可见各种炎性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晚期形成噬脂细胞肉芽肿改变。,囊肿病(,cystic disease,),囊肿病起因与乳腺结构不良,,由于小叶内小管或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囊肿,。小的囊肿直径仅为,12mm,,大者直径超过,10cm,。较硬且活动度差,易被临床误诊为癌。,针吸时,囊内液易被吸出,常呈黄绿色清亮液或混浊液,也可为棕褐色血性液。在囊内液完全被吸出后,肿物常立即消失。,囊肿病的细胞学表现(囊肿液离心沉淀物和囊肿区吸出物涂片),常见,少量,分化良好的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成规则的小团片或枝杈结构;核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均匀。,胞浆丰富红染的,大汗腺化生细胞,呈不规则大小、铺砖样排列的团片。,涂片背景内常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有时还可见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积乳囊肿,(,galactocele,),积乳囊肿见于哺乳期妇女,,由于导管阻塞,,淤积的乳汁使导管扩张,形成,潴留囊肿,。临床常有触痛并伴有肿块。,组织病理学表现:囊肿壁衬有导管上皮细胞,可因受压拉长变扁。上皮层下可有不等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针吸时,可吸出稀薄的,乳汁或浓稠的乳酪样物。,积乳囊肿细胞学表现:,常见大量淡粉染的,脂性蛋白物,。,可见,大量泡沫样胞浆的组织细胞,及不等量的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可见,少量,散在的及排列成小团片的泌乳期,腺泡上皮细胞,,呈圆形裸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乳腺增生症,病因是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乳腺组织异常增生而又复旧不全,多见于,35,40,岁前后的妇女。临床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触之常感到局部变硬或有结节感,常与周围组织境界不限清,偶可引起皮肤收缩而误认为癌。,乳腺增生症的细胞学表现:,涂片内可见小而细的枝杈状、小簇状、腺管状及蜂巢状排列,规则平铺,的导管上皮细胞团片。细胞核圆形、卵圆形,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而细,胞浆较少。,数量不等的卵圆形、麦粒形的双极裸核细胞,(,即肌上皮细胞,),出现在导管上皮细胞团片内、团片周边及涂片背景中。,常见到,大汗腺化生细胞,、泡沫样组织细胞及脂肪细胞团。,偶见少量纤维结缔组织间质及纤维母细胞。,偶见导管上皮细胞非典型性增生,良性导管上皮细胞形态特点,纤维腺瘤,临床:纤维腺瘤好发于,青春期至,30,岁左右的年轻妇女,,通常直径,23cm,,大者直径可超过,10cm,。触之表面或结节状,易活动。,丰富的导管上皮细胞常呈团,片状排列或手指状,凸起结构(也称,鹿角状或珊瑚状,结构)。团片内上皮细胞单层平铺排列规则似蜂窝;核大小一致,染色质细而均匀;大的团片可覆盖整个,1010,视野,常发生折叠。手指状凸起结构显示上皮细胞紧密排列,也常发生折叠,边缘常光滑而整齐。,卵圆形,麦粒状的,双极裸核细胞,在此瘤中常,数量很多,,散布于导管上皮团片内,团片周围及涂片背景中。,纤维结缔组织的间质成分,在此瘤中常可见到,其内还可见一些纤维母细胞,有时可见黏液变性。,大汗腺化生细胞及泡沫样组织细胞较少在此瘤中出现。,报告书写范例,良性(无非典型性变化,),例,1,:右乳外上象限肿块(,433cm,,距乳头,8cm,,,11,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分化良好,(,或增生,),的导管上皮细胞,未见异型细胞及恶性细胞。考虑为乳腺增生性病变,建议,6,个月内复查。,例,2,: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2cm,,距乳头,5cm,,,9,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增生活跃的导管上皮细胞,未见异型细胞及恶性细胞,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建议局部切除及病理组织学检查。,2,非典型性,-,意义不明确(考虑为良性病变),伴有非典型性变化的乳腺增生性病变、乳头状瘤、纤维腺瘤及其它良性病变。细胞学所见应与影像学的特点、临床印象及穿刺针感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做出准确诊断。,非典型性,-,意义不明确(考虑为良性病变)细胞学特点,(,1,)导管上皮细胞数量轻度增多,但偶然明显增多。,(,2,),导管上皮细胞分化轻度异常,,核直径一般小于红细胞倍或淋巴细胞的,2.5,倍,或约为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直径的,1.5,倍,核轻度异型性,染色质轻度增多变粗,可见小核仁,偶见规则核分裂。,(,3,),导管上皮细胞排列由规则平铺团片或良性排列结构向拥挤重叠片块过渡,;片块较大,多为单层,复层结构较少,可见筛状结构。片块周边尚整齐,周围偶见少量松解离散上皮细胞,异型性不明显。,(,4,),良性裸核细胞数量减少,。,(,5,)大汗腺化生细胞及组织细胞常见。,乳腺导管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papillona,),临床:,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位于,乳头附近的乳腺大导管,内,体积小者直径都不到,0.5cm,,不易触到;大者直径多不超过,3cm,。临床常有血性乳头溢液,有时可查见肿瘤细胞。,细胞学:,可见分化良好的导管上皮细胞排列成,乳头状、手指状或球状,结构,有时出现含,纤维血管轴心的真乳头。,双极裸核细胞,多位于上皮团片的周边部及背景中。,泡沫样组织细胞和大汗腺化生细胞有时可见。,报告书写范例,非典型性,-,意义不明确(考虑为良性病变),例,1,:,右乳外上象限肿块(直径,3cm,,距乳头,6cm,,,9,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增生活跃轻度异型的导管上皮细胞,考虑为伴有非典型性变化的乳腺增生性病变。建议病理组织学检查(冷冻切片)确定诊断。,例,2,:,左乳晕旁肿物(直径,1cm,,距乳头,1cm,,,2,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增生活跃轻度异型的乳头状导管上皮细胞团,考虑为增生活跃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样病变。建议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学活检(冷冻切片)确定诊断。,3,可疑恶性(癌),主要见于,分化好的,:原位癌、乳头状癌、小叶癌、小管癌、筛状癌、及,中至重度非典型增生性,。也见于涂片中,癌细胞量过少,的情况。建议病理组织学活检(冷冻切片)确定诊断。,可疑恶性(癌)细胞学特点,(,1,)导管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偶然较少。,(,2,),导管上皮细胞分化呈轻中度异型性,,核直径一般小于红细胞,2.5,倍或淋巴细胞,3,倍,或小于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直径的,2,倍,核轻中度异型性,染色质轻中度增多变粗,可见小核仁、核分裂很少。核浆比升高。胞浆增多。,(,3,),导管上皮细胞排列以拥挤重叠片块为主,。片块较大,但有时较小;多为三维立体结构,单层团片较少;可见筛状及乳头状结构。片块周边常有毛刺样突起,周围可见少量松解离散的上皮细胞,异型性较小。,(,4,),偶见良性裸核细胞,。,(,5,)无坏死及核固缩细胞。,(,6,)大汗腺化生细胞及组织细胞偶见。,可疑恶性(癌)报告书写范例,例,1,:左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2cm,,距乳头,8cm,,,2,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增生活跃的异型上皮细胞,不除外分化好的癌。建议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或局部切除后病检确诊,),。,例,2,: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1cm,,距乳头,6cm,,,9,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少量异型上皮细胞,可疑癌。建议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或局部切除后病检确诊,),。,4,恶性(癌),细胞形态学所见具有诊断恶性的根据,如有可能时,应进一步提示肿瘤类型。细胞学所见应与影像学的特点、临床印象及穿刺针感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做出准确诊断。,乳癌,恶性(癌)细胞学特点,(,1,)导管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偶然数量较少。,(,2,),导管上皮细胞分化呈明显异型性,,核直径超过红细胞倍或淋巴细胞的,4,倍,或超过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直径的,2,2.5,倍,核中重度异型性,染色质明显增多变粗,常可见明显核仁及不规则核分裂。核浆比明显升高,可呈裸核状。胞浆丰富常呈三角形,有时见胞浆内空腔)或粘液空泡,核常呈偏位状。,(,3,),导管上皮细胞排列以拥挤重叠片块为主,。片块一般较小,多为三维立体结构,单层团片较少;片块周边常有毛刺样或蟹足样突起。可出现筛状、腺管样或菊形团样、单行列兵样、条索样、牛角样及彩球样特殊结构。,片块周围常见较多松解离散明显异型的上皮细胞,。偶然异型上皮细胞完全呈弥散分布。,(,4,),罕见良性裸核细胞,。,(,5,)坏死及核固缩细胞较常见。,(,6,)有时可见成片致密的硬化性纤维间质,其边缘也为毛刺样或蟹足样突起并可与异型上皮细胞紧密相连,这一形态特征常提示可能有浸润癌存在。,(,7,)大汗腺化生细胞及组织细胞罕见。,三联检验,恶性(癌)报告书写范例,例,1,: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4cm,,距乳头,6cm,,,10,点处)针吸涂片:,可见癌(恶性)细胞,考虑为导管癌。,例,2,:左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1cm,,距乳头,5cm,,,6,点处)针吸涂片:,可见少量癌(恶性)细胞,考虑为硬癌。建议术中冷冻切片确诊或活检确诊。,A:,乳腺增生,B:,乳腺纤维腺瘤,AB:,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纤维腺瘤形成趋势,C,:乳腺癌,CY,:中,-,重度异形,倾向于乳腺癌,Y,:轻中度异形,D,:乳腺炎症,JR,:积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