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7,章 财政政策,1,本章提要,17.1,经济波动的特征及其机理,17.2,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2,17.1,经济波动的特征及其机理,17.1.1,经济波动的特征,17.1.2,经济波动的机理,3,17.1.1,经济波动的特征,经济波动的含义,一国产出围绕长期增长趋势,呈现出时上时下、高低起伏的波动现象。,经济波动的考察,衡量实际,GDP,背离趋势线的程度;,实际,GDP,趋势线:反映一国产出的长期变化特征。,4,图,17.1,实际,GDP,的分析:趋势与周期,5,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指对,GDP,、消费、投资、进出口、就业、利率等总体变量自身的易变性和相互之间关系等特征的描述。,顺周期,:经济变量的变化与,GDP,变化方向一致;,反周期,:经济变量的变化与,GDP,变化方向相反;,非周期性,:经济变量的变化与,GDP,的变化没有统计规律联系。,6,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19502003,年,),19532003,年间,年均实际,GDP,增长率为,7.99%,。,1958,、,1964,、,1970,、,1978,、,1984,和,1992,分别为历史上的,6,个增长高峰年。在每一次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长率都开始长时间地持续下滑;到谷底之后,增长率又开始回升。两次高峰之间的时间跨度约为,7,8,年。若将考察期置于,19782003,年间,则年均,GDP,增长率为,8.44%,。,GDP,从,1992,年开始下滑,并于,1995,、,1996,年回升至均值水平以下。,农业是顺周期的,与实际,GDP,序列相比,农业的周期波动更为平滑,且领先实际,GDP,大约一年。,7,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19502003,年,),工业是顺周期的,与实际,GDP,是一致指标。,货运周期量是顺周期的,与实际,GDP,是一致指标,波动幅度大体与实际,GDP,相当。,消费是顺周期的,实际消费的波动比实际,GDP,更为平滑,实际,GDP,对实际消费具有显著影响。,投资的波动是顺周期的,与实际,GDP,是一致指标,并与实际,GDP,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波动幅度较实际,GDP,更为剧烈。,8,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19502003,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均是顺周期的,与实际,GDP,是一致指标,它们都能显著影响实际,GDP,的波动。,实际存款、贷款和,M,0,是顺周期的滞后指标;存款、贷款对实际,GDP,波动有显著影响,实际,GDP,的波动引致了,M,0,的波动。,工资和就业人数是顺周期的,就业的周期特征不明显。,价格和实际利率都是逆周期的,实际利率没有明显的周期特征。,9,17.1.2,经济波动的机理,在有关经济波动的运作机理以及相应的稳定政策的认识方面,还远未达成共识。,总需求,-,总供给,(AD-AS),理论框架,在众多的理论观点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0,总需求,-,总供给,(AD-AS),理论框架,短期与长期,在长期中,价格具有伸缩性,产出仅仅取决于一国经济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技术等因素。,在短期中,价格是粘性的,产出不仅取决于一国经济的供给能力,而且取决于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由于需求受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影响经济的产出。,11,总需求曲线,表示每一既定物价水平时经济中需求的物品总量;,形状:向右下方倾斜,12,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在自然产出率时的一条垂线,表明在长期中,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相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可能的原因之一:粘性价格对总供给的影响,物价水平出现未预期到的上升,一些企业调高价格;有一些企业保持原有的价格,这将使其销售增加,从而引起企业增加生产和就业。,13,图,17-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4,决策者面对经济衰退的反应,采取增加总需求的行动,或者,什么也不做,任由衰退自行消失。,15,图,17-3,总需求减少,16,17.2,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17.2.1,财政政策的效应,17.2.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7.2.3,财政政策的论争及其发展,17,17.2.1,财政政策的效应,财政政策,指通过增减政府支出或调节税收的方法,促进经济的稳定。,与货币政策一起,是政府稳定经济的两类最为常用的工具。,财政政策的主体:,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18,财政政策的一般政策目标主要有:,1,经济稳定增长。,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4,收入的合理分配。,5,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19,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就是在前面各章节中讲过的各个财政范畴,主要包括:,1,税收,2,公共支出,3,政府投资,4,国债,20,政策效应,乘数效应,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21,政策效应,挤出效应,因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利率的调节问题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这将我们引向了一个新的课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22,17.2.2,财政政策的论争及其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类型:,(,一,),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23,(,二,),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4,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即依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切入,以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举措,25,17.2.3,财政政策的论争及其发展,相机抉择政策有效性的条件,政府能够准确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势;,决策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错过合适的调控时机;,政策行动不为公众所预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可能失效,26,宏观经济思想的新发展,经济波动未必是市场的失败;,稳定经济的重要性逊色于长期经济增长;,除非可能出现严重的经济萧条或恶性的通货膨胀,否则政府并无出手调控经济的必要性;,规则约束而非相机抉择成为稳定经济的基本取向,27,规则约束下的财政政策选择,若货币政策受制于规则的约束,则财政政策也应按规则行事;,应重视并强化财税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28,本章小结,考察经济波动的一般做法是衡量实际,GDP,背离趋势线的程度,后者反映了产出长期变化的特征。,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是对,GDP,、消费、投资、进出口、就业、利率等总体变量自身的易变性和相互之间关系等特征的描述。在经济变量的协同变动中,可分别呈现出顺周期、反周期和非周期性的特征。,熨平经济波动,避免经济危机,是经济学家试图揭示经济波动的内在机理的基本动因。,29,在解释经济波动和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方面,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在众多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理解经济波动机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一国经济变动的短期和长期驱动因素加以区分。在长期中,价格具有伸缩性,产出仅仅取决于一国经济提供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技术等因素。,在短期中,价格是粘性的,产出不仅取决于一国经济的供给能力,而且取决于商品和劳务的需求。,30,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在价格为粘性的时间范围内影响经济的产出,这为其在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依据。,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表明,在刺激需求、促进增长方面,财政政策可以起到倍增的效果。,挤出效应的存在,将使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受到削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划分为扩张性的、紧缩性的和中性的三类。这样,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面,将形成不同的政策组合。,31,相机抉择的政策行动的有效性如何,取决于:,(1),政府应当能够准确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势;,(2),决策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错过合适的调控时机;,(3),政策行动不为公众所预期。由于现实中这些条件难以满足,因而政策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背景,采取相机抉择行动的难度和复杂性将大大增加。,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诉诸于规则的约束,而非根据经济风向而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正在国际上成为一种潮流。,3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