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第三节 环境统计方法,第四节 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第五节 环境审计方法,第六节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 综合分析方法,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目的:,为了掌握和了解某区域环境现状,发现和识别主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制定和实施创造条件。,环境现状调查,包括,现场监测、勘察以及征询专家意见,等。,环境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价,。,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1.,环境特征调查,(1),自然环境特征,:,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1.,环境特征调查,(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环境产生直接和显著的影响。,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生产力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反映了人们征服、改造、控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人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同环境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规划区内人们的思想、道德、哲学、美学、文艺、宗教和风俗等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当地人们的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这些社会意识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c.,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染源综合调查,。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调查,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调查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污染调查还应考察现存环境设施运行情况、已有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效益,作为新规划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和参考。,2.,生态调查,环境自净能力,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气象条件,绿地覆盖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建设密度,能耗密度调查等,3.,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等,4.,环境质量调查,环境保护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监测资料。,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环保设施运行率、达标率和环保措施削减污染物效果以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政策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督实施情况等。,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2.,现场监测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该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3.,遥感的方法,长白山遥感图片,(),三、环境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社会经济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源评价等几个方面。,评价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优劣、好坏作定量或定性的描述,一般以,定量描述为主,。,(,1,)自然环境评价:,通过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相关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确定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1.,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2),社会经济评价:,项 目,内容,人口评价,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文化素质等。,经济活动评价,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产品综合能耗、能源利用率等。,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住房、道路、给水设施及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能源结构、供热方式、绿地及分布和电话普及率等。,目的,:正确认识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突出超标问题,,以明确环境污染的时空界域为主要环,节,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环境隐患等。,(,3,)环境质量评价:,(,4,)污染源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排序,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2.,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1,)自然环境评价方法:,类比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列表清单法,: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表格的行与列里,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号、数字或其他符号表示其性质、强度等。,生态图法,:即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叠合在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苏州市行政区划图,苏州市各乡镇大气中甲醛含量分布图,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用得最多,必须建立表征生态环境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标准,赋予各因子权重,然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值。例如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梅罗指数、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格林大气指数、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和功能分析与稳定性分析,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常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用三个基本生物学参数(生物生长量、生物量和物种量)来表示,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其他评价方法,:多因子数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的方法还在不断出现,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其可靠性最终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获取可靠的资料数据,仔细分析生态环境的特点、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评价成功的关键。,关键,:选择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化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评价标准,,一般是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所,选择的总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来确定。,(,2,)社会经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分为,单环境要素评价,、,单要素综合评价,和,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评价方法,:某污染物在环境中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称为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表示污染物的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倍数。,(,3,)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评价指标:,排放量和毒性,。,多种污染物比较分析:,标准化法,(将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一组值进行标准化,使之可相互比较。),排毒指数法,环境污染能力潜在指数法,等标污染负荷法,(,4,)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项 目,公 式,备 注,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废水中,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P,i,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mg/l,;,C,0i,i,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i,同单位的数值,无因次量;,Q,i,污废水排放量,,m,3,/d,。,废气中,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P,i,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平均值,,mg,m,N,3,;,C,oi,i,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与,C,i,同单位的数值,无因次量;,q,i,废气中,i,污染物的介质排放流量,,m,N,3,/d,。,某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负荷,(,P,j,),;,污染源,j,中各污染物,i,=1,2n,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为污染源,j,的等标污染负荷。,评价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T,),按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T,),大小排列,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源列为区域内主要污染源。,评价区域内某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i,总,),按评价区域内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P,i,总,),大小排序,分别计算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j,污染负荷比,(,K,j,),污染物排放量排序是直接评价某种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的最简单方法。实施总量控制规划时,针对区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对排放这一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总量排序。,区域主要污染物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或是根据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来确定。,针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首先要有污染源排放量清单,然后排序,再选出占污染物总量,90%,以上的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规划。,污染物,i,的污染负荷比,(,K,I,),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目标,1.,概念,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环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环境目标应具有,一般发展目标的共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并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先进性。,2.,类型,按管理层次分,宏观目标,是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应达到的环境目标总体上的规定。,详细目标,是按照环境要素、功能区划对规划区在规划期内规定的环境目标所作的具体规定。,按规划内容分,环境质量目标,主要包括大气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噪声控制目标以及生态环境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按规划目的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主要有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有保护森林资源、草原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生态资源的规划目标;同时还要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规划目标,环境管理目标,因此,在环境规划中要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项管理目标,同时还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项管理目标。,按规划时间分,短期目标,(年度)目标一定要推确、定量、具体,体现出很强的可操作性。,中期目标,(,5,10,年)目标包含具体的定量目标,也包含定性目标。,长期目标,(,10,年以上)长期目标主要是有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按空间范围分,按空间范围可分为国家、省区、县市各级环境目标。,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海域和山区也可规定其相应目标。从总体上看,上一级环境目标是下一级环境目标的依据,而下一级则是上一级的基础。,确定环境目标必须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并可以时空分解和量化。,3.,确定环境目标的原则,4.,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出环境目标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可达性分析,并及时,反馈,回来对目标进行修,改完善,以使目标准确可行。,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投资分析、技术力量分析、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和其他分析,等。,阅读材料:健康长江指标体系出台,资料来源:,早期的河流健康评价主要采取指示物种法,但这种方法不足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别是不能反映人水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科学的方法是采取指标体系法。根据健康长江评价目标和实际需要,提出了由,总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要素层,级构成的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层,是指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系统层,是指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防洪安全保障系统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状态层,是指在系统层下设置水土资源与水环境状况、河流完,整性与稳定性、水生物多样性、蓄泄能力、服务能力,5,个状,态层。,要素层,是指采用可以获得的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反映长江的,健康状况。,(,定量指标,有河道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比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率、湿地保留率、优良河势保持率、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防洪工程措施完善率、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饮水安全保证率、城镇供水保证率、灌溉保证率、水能资源利用率、通航水深保证率,16,个,,定性指标,有珍稀水生动物存活状况、水系连通性,2,个,),。,根据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可用定量指标直接给出,标准值或标准值范围,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80,(饮用水源区大于,95,),湿地保留率,20,左右,水资源利用率,30,左右,水能资源利用率,60,左右等;对难以准确定量表达的指标,可以进行定性描述,如水系连通性可描述好、较好、较差。,二、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和类型,定义,:指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类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1.,环境质量指标,单位产品排污量,:它反映经济和环境管理的综合水平;,区域污染负荷,:它反映了区域污染负荷的平均水平、环境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该区域的污染程度;,污染物排放削减率或递增率,:它是某污染物在规划期前后值的相对变化;,物料耗用指数,:它反映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潜在污染能力。,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处理率,:它是已处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达标率,:它是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废气量占需要处理的废水、废气量,的百分比;,综合利用率,:它是综合利用的废物量占排放废物的百分比;,竣工率,:它是规划期内已竣工投产的污染治理项目数占计划安排的污染,治理项目总数的百分比;,“三同时”执行率,:已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数占应执行“三同时”规定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3.,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效益指标,4.,排污费征收和使用情况指标,主要包括排污费交纳单位数、排污收费情况、环境保护补 助资金、交费单位变化率、环保补助资金使用率、环保仪器购置费占用率、万元投资污染物削减量等。,5.,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第三节 环境统计方法,一、环境统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其变化带来的后果。,环境统计要调查和反映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和自然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一般的统计工作程序,阶段,内容,统计调查,:,收集资料过程,全面调查(报表制度、普查),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整理,:,加工资料过程,统计表(把资料综合成统计表),统计图(把资料综合成统计图),整理成各种统计指数(综合指标、回归分析、指数、动态数列等),统计分析,:,分析资料过程,描述性分析(利用指标数据说明问题),推断性分析(各种推断、预测),2.,环境统计的内容,自然环境,:包括空气与气候、水、土地、生态环境。,特殊环境,:包括能源、放射性、有害物质、噪声、自然灾害、野生动植物。,与环境有关的生活条件,:包括健康与营养、劳动条件、居住条件、娱乐和文化条件、主观评价环境,民意测验。,背景材料,:包括直接影响环境的背景因素、间接因素、公共事业、技术、意识形态的因素、地理的和有关的背景材料。,改善环境条件的办法,:包括立法和实施、环境法的违反和起诉、减轻环境的损害、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环境的研究和教育等。,3.,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我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七个子系统:,工业污染与防治,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农业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保系统自身建设,4.,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工业污染治理情况,工业污染与防治,企业基本情况,生活及其他污染与防治,农业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生活废气排放情况,城市垃圾处理情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况,污染源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合计,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生态示范区建设情况,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情况,农村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环境管理,环保法规和标准,环保年度计划,绿色工程规划,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执行情况,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科技工作,环保产业,环保信访工作,人大政协提案,环保档案工作情况,环保系统自身建设,环保机构,环保人员,5.,环境统计的作用,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的工作情况;,增加社会公众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的了解,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6.,环境统计专业报表上报流程,二、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1,),定期普查,:,1996,年我国进行了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抽样调查,: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实行抽样调查,,重点污染源年度统计报表。,(,3,),科学估算,:对重点企业及社会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科学估算。,(,4,),专项调查,: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的进行,专项调查,如乡镇企业污染调查、畜禽业专项调查、环保,产业专项调查等。,三、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环境现象的特征与其数量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上的统计结果必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指对大量观察所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计算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3,),归纳推断法,:所谓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是统计研究常用的方法。,第四节 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方法,一、社会发展预测,人口预测,,,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等。,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有人口状况及可以预测到的未来发展变化趋势,测算在未来某个时间人口的状况,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进行人口预测,,主要关心的是未来的人口总数,。,项目,公式,说明,算术级数法,N,t,预测年的人口数量,万人;,N,t0,基准年的人口数量,万人;,b,逐年人口增加数(即,t,变动一年,N,t,的增加数),万人,/a,;,t,,,t,0,预测年和基准年,,a,;,K,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常表示为人口每年净增的千分数。,几何级数法,指数增长法,常见的人口预测模型,二、经济发展预测,能源消耗指标,指标名称,说明,产品综合,能耗,包括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总产值的比值)和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总耗能量和产品总产量的比值)。,能源利用率,有效利用的能量和供给的能量的比值。,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与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可采用工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等。,能源消耗预测方法,方法名称,说明,人均能量,消费法,按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对能源的需求来估算生活用能的方法,我国平均每人每年,1.14t,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一般为,0.4,1.1,,由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粗预测能耗的增长速度,其中,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以此可进行规划期能耗预测,其中,E,t,为预测年的能耗量,,E,0,为基准年的能耗量,,t,,,t,0,为预测年和基准年。,三、环境质量预测,1.,大气环境质量预测,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常用方法有箱式模型法、高斯模型法、线源扩散模式法、面源扩散模式法和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法等。,水环境质量预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找出污染排放变化与水体控制点处主要污染物含量水平的相关关系,以此预测区域(或城市)由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产生的环境影响。,可选用或建立水质模型,如河流模型,河口、湖泊水库模型等均是进行水质预测最常采用的方法。,2.,水环境质量预测,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这类预测问题,一般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城市垃圾产生量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则可采用大气、水影响预测模型,以及因果关系分析法等。,3.,固体废物环境质量预测,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常用的有多元回归预测,即根据用车流量、道路宽度、本底噪声值与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环境噪声预测方法,:环境噪声预测方法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元回归预测方法,通过噪声源、本底噪声与噪声等效声级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另一种为灰色预测方法,即根据历年环境噪声值,建立灰色预测模型。,4.,噪声环境质量预测,第五节 环境审计方法,一、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保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目的,:,将潜在的、可能出现的环境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环境审计按,范围,可分为地区(城市)级的环境审计及工厂、工艺、特定污染物等的环境审计。,按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有效控制污染、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事故等环境审计。,按审计的,目的,可分为审查环境执法、废物减量化、实施清洁生产等环境审计。,二、环境审计的内容,1.,符合性审计,主要为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性审计,对企业有关环境的现状及管理当局所作的努力进行详细的、特定区域的评价,以提高符合性,减少因不符合而造成的后果。,2.,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审计,确定环境管理系统是否运作良好,是否能处理当前或未来的环境风险。,3.,过渡审计,评价与不动产的获取和剥离有关的风险。企业在购买和转让不动产时,需要对其有关环境因素加以审计,以此来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4.,有害物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评价危险原料的处理、存放及清理会产生的全部负债。有害物质如果处理、存放和清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威胁人类的健康,易带来诉讼、赔偿和罚款,导致环境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必须对其所经历的各个环节进行审计。,5.,污染预防审计,确定减少废物的机会,通过对企业可能发生污染情况的审计预测结果,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机会。,6.,环境效益审计,评价由于采取了保护环境的措施而产生的成本及其估算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并估计环境治理的效益。由于环保设备的价格普遍较高,而其带来的效益又具有潜在的、长期的特性,通过环境效益审计,能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企业的长远发展。,7.,产品审计,确定产品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被列为绿色产品,就会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通过产品审计,企业可以看出自己的产品与环境政策要求的差距,并加以改进。,审计检查法(包括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包括查询法、观察法、专题调查法);,审计分析法、账户分析法、账龄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活动分析法;,经济技术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三、环境审计方法,清洁生产审计,:指对组织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全过程的重点或优先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监测,找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对策、制定方案,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产生量,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第六节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一、环境信息及其系统,1.,环境,信息,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以数字、字母、图像和音像等多种形式存在。,基本属性,:事实性、等级性、传输性、扩散性和共享性等。,特征,:时空性、综合性、连续性和随机性。,(,1,)各种环境要素的状况。,(,2,)正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各种环境要素的各种因素。,(,3,)可能受环境要素状况影响的人类健康安全状况及生活,条件。,2.,环境信息的内容,书面形式、,影像形式、,音像形式、,电子形式、,任何其他物质形式。,3.,环境信息的形式,4.,环境信息的检索,环境信息在各种学术刊物和内部资料上均有刊登,环境管理人员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检索刊物,查阅相关信息。,环境信息系统,:,环境信息从产生到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构成的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它由工作人员、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模型库等)及环境原始信息等组成。,环境信息系统按,内容,分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EMIS,),环境决策支持系统,(,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DSS,),5.,环境信息系统,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1.,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任务,(,1,)一个信息系统一开始就应该有用户的积极参加。,(,2,)设计信息系统主要由有关环境科学方面的信息专家,或专业人员承担。,(,3,)新设计建立的信息系统,一定要具有可靠性。,(,4,)在建立一种新系统之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的实施与评价。,2.,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制定行动计划,可有快速实现方案、分阶段实现方案和完整的,EDSS,方案;,系统分析,步骤是,EDSS,设计的重要步骤,确定系统的组成要,素,划分内在变量,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确定,EDSS,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总体结构设计,阶段由用户接口、信息子系统、模型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构成;,系统的实施与评价,阶段提供系统支持决策的分析与评价的相,互关联的功能子模块,进而完善该系统。,四、中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1.,网络建设,国家环境信息网络总体框架是以,国家,环境信息中心网络系统,为中枢,,,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骨干,,以,城市,环境信息中心,为网络基础,。,国家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体,系统组成还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信息网络系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京直属单位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等。,2.,机构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级、省级、城市级信息中心组成的机构体系。整个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23,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和,110,个城市环境信息中心 。,3.,系统建设,初步形成以环境统计、污染源管理、环境监测为主要信息源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形成一系列环境管理应用软件。,习 题,2.,简述环境评价的内容和方法。,4.,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指标体系的组成内容。,5.,简述环境统计的内容及研究和调查方法。,9.,简述环境审计的方法和内容。,下周二讨论主题:,中国汞污染调查,小组成员:陈妮俊、陈婷苇,侯明慧、洪思敏,胡煜青、赵 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