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D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陈卫)2016032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52935184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D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陈卫)2016032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专题:D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陈卫)2016032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专题:D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陈卫)2016032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北碚区华光小学德育专题研修,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 卫,201,6,.,3,.,22.,交流内容,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1.,提出背景,视角: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专家、教育政策,2.,基本理解,概念诠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二、,“,家校共育,”,的行动实践,1.家校共育的主要内容,2.,我国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成都、上海),3.,对学校,“,家校共育,”,的建议,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学校教育的视角,2014.2.,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章启群,:,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核心提示,】,:中国目前世界一流人才断缺和社会道德丧失底线,其根源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失败的深 层原因在于它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文章作者同很多人一样,习惯于把一切社会问题归罪于,学校,教育,隐含的逻辑是教育万能。,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学校教育的视角,2015.5.,光明日报,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张家勇,不要让教育背负无法承受之重,【核心提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价值和功能是很有限的。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要依赖整体的环境,单让学校“吃药”很难治愈教育病。应试教育模式只是教育病的症状之一,它与教育行政化、学生身心健康堪忧、毕业生就业难、利益集团固化、教育腐败时有发生等,几乎都是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回答“钱学森之问”关键在制度创新。,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家庭教育的视角,来自,“,家长的自白,”,我特别想了解学校的情况,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每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可是我觉得非常困难。,我明明知道学校的做法是不对的,可是我不能告诉孩子,也不能向学校提意见,因为孩子在他们手里,怕孩子因为我提意见在学校受委屈。,现在教师比我的老板还严厉,几乎每天都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我最怕开家长会,孩子的成绩及排名都展示出来,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我都仿佛被排名羞辱一番。,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家庭教育的视角,缺乏知情权、参与权,渴望指导,对孩子的教育烦恼困惑,家教知识学习不足,上海的一项家长调查反映:大多数家长认为现在,“,父母越来越难做,”,;,6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是,“,既成功又失败,”,;,30,的家长直接表明自己是个,“,失败的父母,”,,直言家庭教育成功的约三分之一。,一次座谈会上,问到,“,家长应享有那些权利,又必须负哪些责任,”,,绝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家长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所负的责任。,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教育专家的视角,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 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 通。这处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陶行知,家庭,学校,社会,(多因素影响下的人生),大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同向合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特点: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具有专业性,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可控性,优:时间、教育力量、影响力,劣:个别教育不够,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特点:启示性、终身性、个别性、教育形式是熏陶、潜移默化,优: 先入为主、潜移默化(最成功的教育)、及时性、针对性,劣: 受家长个人素质的影响很大,社会教育,特点: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潜移默化,优:有极强的吸引力,诱惑力,劣:,呈多元化,难以控制,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教育专家的视角,结论:,各有其特点,不能相互替代;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大德育观给我们的启示,调动并合理利用家长参与教育的能动性。,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正能量。,作为教育专业机构,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一)提出背景,教育政策的视角,构建全新的家校共育机制,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委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妇字,2010,6,号),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2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2016.3.),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二)基本理解,对,“,家校共育,”,的概念诠释,即通过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合作,对孩子实施的协调教育。,打破,以学校为中心、家庭配合学校的单一的传统模式,开启,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家校互动、家校共建、家校共育、家校协作,家校合作,共管共育,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全员育人新模式,谱写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新篇章。,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二)基本理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家长由,学校教育的,助手、帮手, 同盟军,、,伙伴,杭州大学刘力三层次分类,单向式参与,班主任主导之下家长服从参与,如传统的家长会。,交流式参与,班主任与家长平等交流,分享信息。,管理式参与,家长参与、担负一定的决策、管理工作。,北爱尔兰大学摩根六层次分类,知情,决策,第一层:信息传递(双向沟通),第二层:参与子女学习,第三层:应邀参与学校活动,第四层:培养对学校的兴趣,第五层:协助学校运作,第六层:参与学校决策,一、“家校共育”的理论综述,小 结,家校的关系,“,伙伴式共同成长,”,的合作关系,,家校关系的核心是,双方,主动参与、共同分担、,互动共赢、共同成长。,二、“家校共育”的行动实践,(一),“,家校共育,”,的主要内容,建立家长信息库,家长会,家访、建班级,QQ,群,接待家长,指导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二、“家校共育”的行动实践,(二)我国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1.四川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育集团,,“,一校六区,”,),核心理念 家校同心 和谐共育,以,“,了解,满足,超越,引领,”,家长教育需求为信念,,以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分享,”,为路径,,以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理解,信任,满意,互育,”,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创设,家校共育课程和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二)我国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1.四川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吉祥三宝,”,唱响家校共育,向教师学习共同发展,向孩子学习共同成长,向家长学习共同进步,泡小,“,三大宣言,”,泡小教师宣言,泡泡树娃娃宣言,泡小家长宣言,泡小家长宣言,我是泡爸,我爱我的孩子,爱是尊重、理解、接纳与分享;我是泡妈,我爱我的孩子,爱是赞扬、关爱、宽容与陪伴。,我是泡爸,我选择泡小,尊重、理解、信任、支持家校共育;我是泡妈,我喜欢泡小,沟通、交流、合作,参与家校共育。,我是泡爸,我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做孩子的好朋友;我是泡妈,我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做孩子的好榜样。,我是泡爸,我享受陪伴孩子的时光,做快乐的爸爸;,我是泡妈,我珍惜孩子成长的点滴,做幸福的妈妈。,1.泡桐树小学,“,家校共育,”,典型经验,泡小家委会的三级管理,班级家委会(每班8名10名委员),年级家委会(每班推选2名委员),校级家委会(每个年级推荐1名委员),家委会实行民主选举,采用轮换制,每个家长都有机会参与,学校与家委会共同制定的泡桐树小学家委会章程,,,规范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家长的合,理建议有畅通的反映渠道。,1.泡桐树小学,“,家校共育,”,典型经验,家校共育“六大范式”,A.,六年一贯的互动式家长开放日范式;,B.,每月一次的“家长讲坛”范式;,C.,周末亲子活动范式;,D.,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场”范式,(包括学校门户网、班级网、班级论坛、学生评价网、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班级博客等);,E.,多元化的家校沟通范式,(家访、电话、约访、,QQ,联系 );,F.,搭建家校“心灵”平台范式,(如“亲子教育工作坊”、家庭教育讲座、“阳光心智训练营”等)。,1.泡桐树小学,“,家校共育,”,典型经验,互动式家长开放日“大范式”下,又包括,六个“小范式”,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二年级:儿童阅读推广;,三年级:泡泡成长纪录片及亲子运动会;,四年级:综合实践课开放活动;,五年级:“亲子沟通”主题班会;,六年级:毕业典礼。,亲情文化:“泡小一家亲”,二、“家校共育”的行动实践,(二)我国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2. 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家校共育3+,X,计划,”,以,“,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为主题实施家校共育课程改革。,“,读出来的聪慧,”,阅读计划、,“,动出来的健康,”,运动计划、,“,做出来的能干,”,劳动计划,+,“,走出来的幸福,”,X,计划(玩转地球),(二)我国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2. 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每年四月第三周,绿苑学生可在家长的,自愿申请下,跟着家长去中国、看世界(春假)。,2015年4月课程首次实践,有400位绿苑学生家庭参与课程实践,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这一周,孩子们跟着父母分别到了27个省市和10多个国家。,孩子们通过小视频、微信及时将课程学习的收获发布到,APP,平台,与老师同,学分享。返回学校做课程实践的成果汇报。无书面作业,快乐拓展周。,二、“家校共育”的行动实践,(三)对学校,“,家校共育,”,的几点建议,1.构建社会化教育模式,开展培训指导,,,促进家校教育思想的统一。,2.老师与家长之间真诚对话,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精神(与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结合)。,3.立足学校与班级实际,开发家长资源,,形成与创新,“,家校共育,”,的特色活动与机制。,4.依托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小专题研修,,如,“,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如何开好家长会?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家校互动活动有哪些形式?,提高专业水平。,教师 学生 家长 家校共育,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增强自己的实力。,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壮大教育的力量,更好完成育人使命。,其实,我们在塑造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重塑着我们自己,,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家长一起成长,,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