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通货紧缩比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2933889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通货紧缩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日通货紧缩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日通货紧缩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日两国通货紧缩比较研究,一、中日两国通货紧缩下的经济运行比较,随着,1991,年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的困境。,1992-1995,年间,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每年都在下降,,1996,、,1997,年转为上升,但从,1998,年开始又转为下降,,19982001,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6,、,3,3,、,0,1,和,0,9,,,2002,年,l3,月和,46,月又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和,1,1,。从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来看,,1992-2001,年,6,月仅上涨了,2,9,,年均上涨不到,0,3,,而在最近几年则一直呈下降趋势,,19992001,年分别比上年下降了,0,3,、,0,。,3,和,0,9,,,2002,年,13,月和,46,月又都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物价水平变化的实际情况表明,日本自,1992,年以来开始出现通货紧缩,,1997,年后半年以来通货紧缩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自,1991,年,,4,年达到,24,1,的高峰后便呈持续下降之势。从,1997,年,10,月开始,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出现负增长,,1997,年全年仅上升,0,8,,居民消费价格仅上升,2,8,。进入,1998,年后,价格下降速度明显加快,,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1997,年下降,2,6,和,0,8,。,1999,年通货紧缩局势进一步恶化,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为,-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为,-3,0,。,2000,年物价总水平有所回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达到,0,4,,但商品零售价格仍为,1,5,的负增长。,2001,年下半年物价水平重又走低,截止到,2002,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自,2001,年,11,月份以来又已连续,7,个月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综合近年来物价走势情况来看,中国自,1997,年,10,月开始出现通货紧缩,,1998,、,1999,年通货紧缩状况明显加剧,,2000,年通货紧缩压力暂时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2001,年下半年以来通货紧缩又趋严峻。,1,中日两国通货紧缩下的经济运行的相同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社会需求严重不足。,90,年代日本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1997-2000,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2,、,1,3,、,1,5,和,0,,,2001,年上半年也仅增长了,0,5,。据,2001,年,2,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报告显示,占,GDP60,的个人消费支出在以年均,0,63,的速度下降。日本企业设备投资,90,年代以来持续不振,,19921995,年连续三年下降,,1996,、,1997,年虽然有所增长,但,1998,、,1999,年又分别下降了,5,2,和,1,,,2000,年略有反弹,但,2001,年第一、二季度又下降了,0,9,和,2,8,。,从中国近几年的情况看,,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3,6,,但,1998,年后,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一直呈下降趋势,,2000,年下降到只有,0,015,,,2001,年下降到,-0,7,。,6,居民消费虽仍在增加,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却在递减。据测算,,1981,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4,,,1998,年降为,0,4,。居民收入增幅减缓致使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与“七五”、“八五”期间投资增长率保持在,2030,相比,中国近几年投资增长率一直低于,15,,,19971999,年分别比上年减少了,8,。,5,、,13,9,和,5,2,。,(2),经济衰退或经济增速下滑。,19921995,年,日本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0,3,、,0,6,、,1,5,,,1996,年回升到,3,5,,从,1997,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形势急剧恶化,,1997,年,GDP,增长率只有,-0,7,。,1998,年日本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GDP,增长率为,-2,8,,,1999,年和,2000,年虽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0,3,和,1,5,,但,2001,年却又比上年下降了,0,5,。,1992,年以来的,10,年里,日本有,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1,,三年负增长,年均增长率只有,0,47,。而中国经济增长率从,1992-2001,年也一直呈下滑趋势,其中只有,2000,年比上年提高,0,9,,与,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相比,,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只及其一半。,(3),失业率都呈上升趋势。,日本的失业率从,1992,年的,2,2,上升到,2001,年的,5,3,,中国则从,1997,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3,6,。两国通货紧缩下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向有着极大的相似性。,(4),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好转后又趋恶化酌情况。,日本经济,1995,、,1996,年呈现出恢复景况,,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3,6,,批发物价指数也扭转了前几年持续下跌的趋势而呈现正增长。但,1997,年以来,通货紧缩又趋恶化,,1997,、,1998,年和,2001,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批发物价指数,1998,年以后一直是负增长,消费物价指数,1999,年以来也呈负增长。中国,199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出现了回升的势头,居民消费价格止住了从,1998,年,3,月以来连续,17,个月的负增长,,2000,年的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但,2001,年,9,月份后居民消费价格重又开始下降,,2002,年,7,月和,8,月份分别为,-0,9,和,-0,7,,,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2,中日两国通货紧缩下的经济运行的不同之处,(1),通货紧缩起点的表现不一样。,日本通货紧缩是以泡沫经济的破灭为起点的,其经济运行经历了一个由股市的暴跌到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的过程,泡沫经济的后遗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挥之不去。而中国通货紧缩出现之时,经济运行并没有经历一个像日本一样的泡沫经济膨胀和破灭过程,经济不像日本那样遭受过沉重的短期打击。,(2),经济增长率存在较大差距。,两国通货紧缩下经济运行中一个最主要的不同是,尽管中国,GDP,的增长率基本也是处于不断下滑之中,但,1998,年以来一直仍保持在,7,8,的高位上,而日本经济从,90,年代以来则长期处于停滞之中,,1997,、,1998,年和,2001,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经济增长率存在的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同是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日本经济情况比中国要严重得多。,二、中日两国通货紧缩的成因比较,1,中日两国通货紧缩成因的相同点,第一,两国都存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而这都与两国企业盲目投资直接相关。日本企业在,80,年代特别是在其泡沫经济膨胀时期,盲目地扩大投资规模,致使其生产能力出现了大量过剩,通货紧缩时期本应加大投资以促使经济摆脱衰退,但过去积累的过剩生产能力抑制了投资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中国则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外延式增长方式下,由于事实上的条块分割等体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各行业存在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重复建设使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企业库存大量增加、国企经济效益低下,它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和负面效应加剧了中国的生产能力过剩和通货紧缩。,第二,两国都存在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而这都与两国消费者收入预期下降或不稳定有关。,受泡沫经济破灭后资产价格大量缩水、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政府政策易变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国民的消费信心,90,年代一直未能真正恢复,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国民消费支出的增加,致使社会需求不足而出现通货紧缩。,中国近年来则随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趋缓,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又使居民对未来支出增长的预期普遍上升,这使人们普遍感觉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从而自动地抑制当前消费需求,大量增加预防性储蓄,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物价下降趋势不断加重。,第三,两国通货紧缩的形成都与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所导致的信贷萎缩以及世界性通货紧缩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泡沫经济的破灭造成了日本金融机构大量不良债权的产生,而经济的持续萧条和政府的拖延观望又使不良债权问题日益恶化。而中国在旧有经济体制和旧有企业体制的制约下,国企获得了国有银行的大量资金,但国企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下降甚至亏损,造成了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在预算约束逐渐硬化和贷款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不良资产的存在促使两国金融机构纷纷惜贷,信贷萎缩使货币供给量增速缓慢,企业投资受到极大影响,并使政府货币政策的功效大大削弱。同时,出口需求都是两国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以来世界性通货紧缩和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两国的商品出口,从而加剧了两国的通货紧缩。,2,中日两国通货紧缩成因的不同之处,第一,两国泡沫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及对经济的影响不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其通货紧缩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对经济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使日本资产价格大量缩水。仅在,1990,年以后的,5,年间,日本全国资产损失达,800,亿日元,其中土地等资产减少了,379,亿日元,股票减少了,420,亿日元,两者相加接近当时日本两年的,GDP,。,(1),资产的缩水降低了居民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财富,对其消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负财富效应,国民消费意识由热转冷,个人消费趋于不振。资产的缩水也使企业的股票资产大大减少,同时企业在泡沫经济膨胀时期因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过剩设备也促使企业被迫调整存量资产,这一切都导致企业的投资裹足不前。,而受泡沫经济崩溃之苦最大的无疑是金融机构,由于作为担保的不动产价格与所保有的股票价格的下降,金融机构的许多贷款无法收回,大批银行为此倒闭。泡沫经济的破灭无疑是日本经济走向萧条的重要根源。同时日本通货紧缩的形成也深受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据统计,,196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仅为,5,7,,,1990,年上升到,12,,,2000,年上升到,16,5,。据预测,这一比重到,2010,年将达到,20,7,,,2020,年将达到,25,4,。人口老龄化促使日本消费者节制当前消费而增加储蓄,随着储蓄率的不断增高,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必然不断下降,从而使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尽管经济泡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中国也已逐步显现出来,但与日本相比,中国经济泡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要远低于日本,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轻得多。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主要与其收入增长缓慢和未来收支的预期出现巨大反差有关。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趋缓,下岗职工和低收入人数大为增加,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普遍下降;,而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相适应的众多配套体制如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又使居民对未来支出增长的预期普遍上升。上述情况使人们较为普遍地感觉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未来不安全预期”由此形成,而这又会促使居民自动抑制自身当前消费需求,大量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致使消费需求严重不足,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第二,造成两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有较大差异,。中日两国国情不同,两国在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两国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些看似相同的原因,其背后深层次的诱发因素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日本通货紧缩的产生也有其宏观和微观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但与日本已经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言,中国处在深刻的制度变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未最终建成,体制因素对通货紧缩形成的影响比日本要深刻的多。,比如,中国企业经营体制原因导致的国企亏损,收入分配体制原因导致的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户籍制度、城市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