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收入,第二节 费用,第三节 利润,第,11,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一节 收入第11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1,第一节 收入,定义和内容,营业收入的确认,营业收入的核算,第一节 收入定义和内容,2,一、收入的定义和内容,(,一),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二)内容,1,、销售商品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和内容 (一)定义,3,(一)营业收入的范围,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二、营业收入的确认,(一)营业收入的范围 营业收入是指企,4,(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5,(,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风险,主要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报酬,主要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因升值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例: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且此项安装和检验任务是销售合同的重要著称部分,如电梯的销售。,例:销售合同中规定了由于特定原因买方有权退货的条款,而企业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如新产品的销售。,(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6,(,2,)企业即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如果企业对售出的商品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则此项销售不能成立,如联合开发房地产的销售;,如果企业对售出的商品保留了与所有权相关的管理权,则此项销售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可确认为销售的实现,如保留对房产的物业管理权。,(2)企业即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7,(,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销售价格未确定时,不能确认收入。,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如分期收款销售。,(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8,(,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如在销售商品的交易中,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即为销售商品的价款。,强调交易的实质。,(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9,(,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不仅确认收入,而且确认相关的成本。,例:主营业务收入配比的成本是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例:其他业务收入配比的成本是其他业务支出。,(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10,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按成交金额计量,但需要考虑折扣、折让、销售退回等因素。,折扣:,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折让:,冲减收入,销售退回:,冲减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11,(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在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2,)提供劳务的期间跨越一个以上会计年度,并且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的条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劳务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 (1)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12,完工百分比法:,本年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收入,本年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费用,完工百分比法:,13,(,3,)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劳务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分别下列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能够全部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不确认损益;,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能够部分得到补偿,应按估计部分得到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成本结转劳务成本,按两者的差额确认损失;,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能确认收入,但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结转劳务成本,将其全部确认为损失。,(3)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劳务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14,(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出租资产收入等。,(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15,三、营业收入的核算,(一)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借:银行存款等,贷:主应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三、营业收入的核算(一)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16,特别关注,代销商品,预收款销售,分期收款销售,附销售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回购,售后回租,以旧换新销售,P395,例,11-1,特别关注,17,(二)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例:,A,企业,2008,年出租包装物,取得租金,2000,元,存入银行;包装物成本,1500,元,出租时一次结转成本。其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2000,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借:其他业务成本,1500,贷:包装物,1500,(二)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18,第二节 费用,一、营业费用的范围,营业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第二节 费用 一、营业费用的范围,19,二、营业费用的确认,(1)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营业费用,如,主营业务成本商品销售量单位成本,(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营业费用,如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3)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营业费用,如当期支付的各项期间费用。,二、营业费用的确认,20,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21,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内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的费用。,通过“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发,22,管理费用,是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内容,: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费等等。,通过“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管理费用是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23,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内容:,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收益、汇兑损失、手续费等等。,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24,三、营业费用的核算,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三、营业费用的核算,25,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等,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等,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P398-403,借:其他业务成本,26,第三节 利润,一、不同口径的利润概念,1,、营业利润,2,、利润总额,3,、净利润,P425,第三节 利润 一、不同口径的利润概念,27,二、,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无形资产处置收益、接受捐赠、罚款收入等。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对其进行核算。,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发生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非常损失、对外捐赠支出以及罚款支出等。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对其进行核算。,二、营业外收支,28,三、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三、所得税费用,29,(一)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各种差异,(一)当期所得税费用,30,(二)递延所得税费用,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二)递延所得税费用,31,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类,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32,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多交税,将来少交税,“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33,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原价,400,万,不考虑净残值,直线法折旧,会计年限为,5,年,税法年限为,8,年。所得税率,25%,。,第,1,年末:,账面价值:,320,万,计税基础:,350,万,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0*25%,贷:所得税费用,30*25%,预计负债,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原价400万,不考虑净残,34,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少交税,将来多交税,“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35,例: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固定资产原价,400,万,不考虑净残值,直线法折旧,会计年限为,8,年,税法年限为,5,年。所得税率,25%,。,第,1,年末:,账面价值:,350,万,计税基础:,320,万,借:,所得税费用,30*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例: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固定资产原价400万,不考虑净残值,直,36,四、利润及其分配,(一)利润结算,设“本年利润”科目,(二)利润分配,设“利润分配”科目,四、利润及其分配(一)利润结算,37,?,?,?,?,利润的组成,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 业 利 润,?,?,?,?,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利润,净利润,?,?,?,?,所得税费用,补贴收入,?,38,(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某年度发生的亏损,在其后5年那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从其后第6年开始,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如果税后利润还不够弥补亏损,则可以用发生亏损以前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利润分配程序,(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按所得税法规定,企业,39,(二)提取盈余公积,企业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以后,如果还有剩余,应按一定比例计提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二)提取盈余公积 企业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了以前年,40,(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以后的数额,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即为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限额。企业可以在此限额内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具体数额。结转应付投资者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应付利润”科目,贷记“应付利润”科目。,P410-411,(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了,41,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年初累计未分配利 润,年初累计亏损,本年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贷方科目:,盈余公积,贷方科目:,应付股利,分配股票股利,贷方科目:,股本、资本公积,用盈余公积 补亏,借方科目:,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本年亏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利,利润分配,其他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本年利润的结算,结转本年利润,年末累计未分配利 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