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简史,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简史,1,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及教育工作者们在广泛借鉴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亲自试验,试图探索出中国本土化的学前教育科学体系。,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及教育工作者们在广泛借鉴西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统治。辛亥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结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前的社会教育开始登上中国教育舞台。孙中山也非常重视教育,确立了蒙养园在学制中的地位。,一、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历史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朝,3,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1912,年,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他对封建主义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颁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1912,4,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2),制定新的学制系统。,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不久,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令,与壬子学制结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见图,3-3),。,(3),改革课程。改革课程主要是改革中小学课程,,1.,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2),5,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实用课程以及美术、音乐等,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培养。,(4),改革教学原则和方法。它废除封建专制主义遗毒,强调教学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得体罚,注意教育内容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1.,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废除读经,6,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图,3-3,壬子癸丑学制的学制设计,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图3-3,7,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蒙养园是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与大学院,(,即现在的研究生院,),一样,不占学制年限,并未单独成学制系统中的一级,它的建置是其他教育机构的附属部分,附属在小学,(,国民学校也属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内。它虽然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但已不设于育婴堂、敬节堂内,而被纳入了真正的教育机构之中。,2.,蒙养园制度的规定,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蒙养园是,8,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五四运动”后,在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爱国民主教育家推动了改革教育的热潮。改革的综合体现就是学制改革。新学制根据“七项标准”制定,不再采用日本的模式,而是新学制的颁布,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的框架。新学制的颁布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二、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五四运,9,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1),关于幼稚教育总目标,该标准做出如下规定:,增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力谋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1.,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幼,10,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2),课程范围规定幼稚园的课程内容有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七,1.,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11,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项。每项都分别阐述,各项均列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的要求。,(3),教育方法要点共列了,17,项,说明幼稚园具体的教育方法。该标准中规定的幼儿教育的内容,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1.,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项。,12,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该标准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点,它要求寓知识于娱乐之中,其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比较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要求。,2.,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的意义,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幼,13,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南京鼓楼幼稚园由陈鹤琴创办于,1923,年春,是一所实验性质的幼稚园,以研究幼儿心理与教育为中心。陈鹤琴任园长,聘请东南大学教育科毕业的张宗麟为研究员,开展了幼稚园教育改革的全面实验。该园开创了在大学进行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活动。,1.,南京鼓楼幼稚园,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南,14,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年,11,月,11,日创办。其办园宗旨为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该园结合农村实际,确定保教内容,选取教学材料。,2.,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南,15,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创建于,1930,年,张雪门为首任校长。该校以培养幼稚师资为己任,以实现全民的幼稚教育为最终目标。学校重视实行“教学做”的方法。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学制三年,但可分年结业。,1.,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北平幼稚,16,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由陈鹤琴在,1940,年,10,月创立于江西省泰和县。其办学宗旨,一是培养幼稚园的师资,二是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教法的实验研究,三是进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2.,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三、民国时期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江西省立,17,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政府重视学前教育,1912,年,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为蒙养园,收未满,6,岁的儿童。同年,教育部还公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随着民国初年这几项法规的颁布,蒙养园制度得以确立。,1.,建立了蒙养园制度,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政府重视学前教育1912年,,18,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政府重视学前教育,1922,年,11,月,教育部通过,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此学制规定:幼稚园招收,6,岁以下的儿童。至此,正式将幼稚园列入学制系统。,2.,确立了幼稚园制度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政府重视学前教育1922年1,19,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二,),办园主体多元化,在民国初期大量学习西方学前教育思潮的同时,办园方式上出现了机械模仿的弊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幼稚园教育实验,并创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稚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二)办园主体多元化在民国初期大量,20,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三,),积极探索中国化办园方式,在民国初期大量学习西方学前教育思潮的同时,办园方式上出现了机械模仿的弊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陈鹤琴等人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幼稚园教育实验,并创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稚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四、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三)积极探索中国化办园方式在民国,21,谢谢观看,!,学前教育简史,谢谢观看!学前教育简史,2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