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管理知识分析及业务管理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52916911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0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币管理知识分析及业务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外币管理知识分析及业务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外币管理知识分析及业务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2/1/2020,#,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0年12月1日星期二6时17分54秒,#,第,6,章 外币业务会计,内容: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要求:,了解外币业务的概念、外币报表折算的涵义;,分析比较外币报表四种折算方法的优缺点;,掌握外币交易会计一笔交易观和两笔交易观;,熟悉外币交易的核算和汇兑损益的处理;,掌握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及信息披露的现行规定。,6.1,外币业务概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境外企业对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这就产生了外币报表折算的问题。,外汇,外汇(,Foreign Exchange,)原意就是指外国货币,但实际上,外汇具有比外币更广泛的含义,现通常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外汇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动态的外汇指的是国际汇兑这个名词的简称,它指一种活动,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就是把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借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静态的外汇是指一种以外币表示的支付手段,用于国际之间的结算。,6.1,外币业务概述,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外汇一般包括:,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外汇收支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其他外汇资金。,6.1,外币业务概述,外币,以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计价的经济业务,则均属于外币业务。,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6.1,外币业务概述,我国关于记账本位币的现行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企业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可将影响其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货币以及影响提供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的主要货币确定记账本位币。,6.1,外币业务概述,我国关于记账本位币的现行规定,如果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大或者虽然取得的销售收入为某一种货币,但企业留存销售收入的货币为另一种货币,则企业在确定记账本位币时也应当考虑这类情况。,在确定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上述因素的重要程度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需要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但是,一经确定记账本位币,一般不得随意变更,除非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6.1,外币业务概述,汇率标价方法,外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可以进行买卖。,汇率表现为外汇买卖时的价格,有时也称汇价。,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交换的比率。,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述方式。,6.1,外币业务概述,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它是指每单位外币可兑换的本国货币金额。或者说,它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如表述为,USD,1=RMB,7.818 5,。,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指每单位本国货币可兑换的外币金额。或者说,他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表述为,USD,0.127 9=RMB,1,。,6.1,外币业务概述,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我国公布的外汇牌价就是采用的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兑换,1,单位外币所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多,则表明外币的比值上升,本国货币的币值在下降;反之,则表明外币币值贬值,本国货币比值上升。,在间接标价法下,兑出,1,单位本国货币收回的外币比以前少,则表明外币比值上升,本国货币比值下降;反之,则表明外币币值贬值,而本国货币币值升值。,6.1,外币业务概述,外币,业务,外币交易,外币报表折算,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资金借贷业务,以外币计价的商品购销,外币投入资本业务,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清偿,其他,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在统账制下,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管理的需要选择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他各种以非记账本位币计价、收付和核算的交易,在业务发生时均应按一定的汇率全部折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非记账本位币金额只在账上作辅助记录。,在分账制下,在外币业务发生时,可直接按外币金额记入各外币账户,不需要逐日逐笔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到月末编制前,将各外币账户余额一次性按月末市场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外币业务比较频繁,外币种类比较多的单位。我国外币交易选择的方法是统账制。,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交易中折算汇率的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交易的,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这里的即期汇率可以是外汇牌价的买入价或卖出价,也可是中间价,在与银行不进行货币兑换的情况下,一般以中间价作为折算汇率。,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交易中折算汇率的选择,教材,P154,:,【,例,6,2】【,例,6,3】【,例,6,4】【,例,6,5】,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外币债权债务在不同的时点折合成记账本位币的金额不同,由此产生外币债权债务折算差额问题。,如何处理该差额,目前对于有两种会计处理观点:一笔交易观与两笔交易观。,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一笔交易观,将销售或购货及随后的帐款结算视为一项单一的交易,而销售或购货及随后的账款结算则被认为是这一单一交易的两个阶段。,在这种观点下,汇率变动的影响处理为对原先入账的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的调整,也就是说,对以外币标价的购、销交易,必须在结算后才算完成,按记账本位币计量的销售收入和购货成本最终应决定于结算日的汇率。,6.2,外币交易的核算,两笔交易观,将交易的发生作为交易完成的标志,即将交易的发生和随后货款的结算看作为两笔交易。,在这种观点下,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均按交易发生时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确定下来,而与以后货款的结算无关。在交易中形成的应收或应付外币账款将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也就是说,确认的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取决于销售或购货发生日的汇率。,6.2,外币交易的核算,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在交易结算日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则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而不再调整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所产生的外币折算损益应归属于哪一个会计期间,则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当期确认法,递延法,教材,P155【,例,6,6】,6.2,外币交易的核算,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汇兑损益,概念,是指发生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相对于相同单位的外币由于记账时间不同、所采用的折合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教材,P157,),外币兑换损益,外币性账户后续计量产生的汇兑损益,外币报表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四种经常性汇总损益,(,1,)交易损益,是指在发生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商品交易中,因 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交易汇总损益。,(,2,)兑换损益,是指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兑换汇总损益。,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汇兑损益,四种经常性汇总损益,(,3,)调整损益,是指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债权、债务和外币货币资金账户按规定的汇率进行调整时而产生的汇总损益。,(,4,)折算损益,是指在会计期末,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或为了重新表述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金额,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过程中产生的折算汇总损益。,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汇总损益的确认,将本期已实现和未实现汇总损益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即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确认其汇总损益已经实现。因此,期末对于各项外币货币性项目均应按照规定的汇率作为折算汇率,重新调整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产生的汇总损益不论是否在本期内已经实现,全部记入当期损益。,两种做法:一是每年调整一次,另一种是每月调整一次,即在月末根据规定的汇率调整外币账户。,目前,在我国,对于外币报表调整损益,大多数企业,将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对于外币报表折算损益先作递延处理,待处置境外经营时再计入当期损益。,汇兑损益,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汇总损益的处理,(,1,)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总损益,计入当期损益。,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汇总损益,(,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总差额。,(,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汇总损益,(,4,)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生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5,)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总差额,应列在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后续,计量,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金额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例,6,7】【,例,6,8】,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后续,计量,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额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交易性金融资产),6.3,外币性项目后续计量,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教材,P160-163,【,例,6,9】【,例,6,10】【,例,6,11】【,例,6,12】,【,例,6,13】,二、四种折算方法的基本内容,三、关于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四、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五、我国有关规定,6.4,外币财务报表折算,6.4,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将外币表示的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项目乘以汇率,对外币报表进行折算或重新计量。,为什么要对外币会计报表进行折算,第一种情形,:,母公司为了编制合并报表的需要而折算国外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外币报表,或者投资企业出于以权益法核算国外联营企业的需要而折算联营企业的外币报表;,第二种情形,:,企业为了跨国上市和融资等目的而将其自身的报表折算为呈报货币。,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定义:是指企业外币报表所列式的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按何种汇率折算以及所产生的外币折算汇兑损益如何处理。,四种折算方法,按是否以现行汇率折算分成两大类:,(,1,)以现行汇率折算为主,主要有现行汇率;,(,2,)以历史汇率折算为主,主要有时态法。,在时态法下,折算损益应计入当期汇兑损益;,在现行汇率法下,折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