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高三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考点,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考点解析,考试说明,规定了八种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常常从辨析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的角度设置客观试题,也常常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分析修辞方法效果的主观试题。此外,还常常和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用及变换等考点交叉设置主观试题。,二、常见,辞格的特点及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就叫比喻。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作比喻的事物,喻词是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1.,构成比喻的条件。,(1),本体和喻体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a.,同类相比。如:他长得很像父亲。,b.,表示想象。如:每当看到这枚军功章,我就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c.,表示猜度。如:她哭着跑出去了,好像十分伤心。,d.,表示举例的引词。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身边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第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1991,试题),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飞快。,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D.,他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方法使用优劣的辨析能力。其中,B,项用“像踩在棉花上”来比喻向前猛冲的战士的脚步,喻体和本体之间毫无相似点,所以是不恰当的比喻。,2.,比喻的种类,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的隐现形式,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1),明喻,明喻的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似的、一般、像,一样、犹如,似的”等喻词来联系。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有时用喻词,有时不用喻词。有五种基本类型:,一是判断式暗喻。常用“是,成了,成为,变成,等于,形成”等判断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这是暗喻的常见形式。例如:,a,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b,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二是修饰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以修饰、被修饰或限制、被限制的形式来表现比喻关系。例如:,a,这里是花的海洋。,b,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三是注释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破折号相连,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达比喻关系。例如:,a,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带工老板就,b,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四是复指式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以复指形式来表现比喻关系。例如:,a,散文这枝花现在自然也和“文学树”上各枝丫的花一样,都在盛开。,b,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五是物量式暗喻。用喻体,(,物,),的名称作量词,去修饰名词,两者之间隐含比喻关系。例如:,a,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b,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舍舟一芥,舟中人两粒而已。,(3),借喻,借喻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将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例如:,a.,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b,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3.,比喻的作用,比喻的作用在于以浅喻深,使本体事物或道理,变得具体形象或浅显易懂。比喻用得恰当,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二)比拟,把物当作人写,或者把人当作物写,或者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前一种形式叫拟人,后两种形式一般称为拟物。,1.,种类,(1),拟人,即把物当作人写。例如:,a.,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2),拟物,有两种形式。,a.,以人拟物,例如:老师讲得绘声绘声,小朋友们都竖起耳朵听。,b.,以物拟物,例如: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2.,作用,比拟是人们积极驰骋想象的产物,具有生动形象、表意丰富、色彩鲜明的作用。,(,三,),借代,借代,也叫换名,是一种不直说人或某物的名称,而用和其密切相关的名称去称呼的修辞方法。,1.,借代的种类,用特征代本体。例如:眼镜学习十分努力,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用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用工具代本体。例如:他可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肚子的墨水。,用专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用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用结果代原因。例如:我才疏学浅,一定会让大家捧腹。,2.,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一要注意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二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让人一看就应知道所代替的本体是什么。,3.,借代的作用,借代的运用,其目的在于突出本体事物,通过换名使本体的形象显得更具体鲜明,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四,),夸张,有意把客观对象说得远远超过它的实际情况以求得更加突出客观对象的修辞效果的,叫夸张。,1.,夸张的种类,夸张是把客观对象说得远远超过它的实际情况,具体说来,又可分为三种情况。,(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领头的名叫刘志丹,把红旗举到半天上。,(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少、小、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半。,(3),超前夸张,是一种颠倒客观对象出现的时间,把后出现的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说成是同时出现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2.,运用夸张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二,夸张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理:,同志们,你们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3.,夸张的作用,一是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二是可以表达,z,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共鸣。,(,五,),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排列起来构成的修辞格叫对偶。对偶的构成,和汉语的特色密切相关。汉字一个字一个音节,容易整齐划一,便于对偶;汉语句法灵活,词序可以适当调整颠倒,也便于使两个句子或短语在结构上取得一致,构成对偶。因此,对偶成了历史悠久而又经久不衰的一种修辞格。,1.,对偶的种类。,根据对偶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1),正对,上下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前后两部分在内容上是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前后两部分在内容上是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又叫流水对。用对偶的形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此外,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工对和宽对。工对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用重复字。宽,对只要达到五条要求中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2.,对偶的作用。,对偶表意凝炼,有音乐美,同时也便于吟诵。,(六)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深感情的修辞格叫排比。,1.,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句子排比,例如:,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3),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选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2.,排比的作用,排比内容集中,可增强语势;排比节奏鲜明,长于抒情;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七)设问,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用疑问句表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方法,叫设问。所谓“无疑”主要是对设问者来说的,对读者或听众来说,并不是无疑的,相反,他们是有疑的,就是说对设问所问的问题他们并不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设问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例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8,)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修辞方法,也叫激问、诘问或反诘。常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例如:,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你难道没有应该自责的地方吗,?(,用否定方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三、难点突破,1.,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依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的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中的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以不出现,),。请看下边的例句:,a.,黄河是两岸人民的奶娘。,b.,黄河哺育着两岸人民。,a,句是比喻,喻体是奶娘;,b,句是拟人,拟体是“奶娘”,没有出现,若出现了“奶娘”便成了比喻,(“,黄河像奶娘一样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便是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