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52787150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内部物理量或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有静态数学模型、动态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分析法 根据系统结构,利用相关学科知识推导 出系统的数学表达式。,试验法 把系统当成黑箱,人为地给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鼓励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模型去逼近。又称为系统辨识。,数学模型形式:,时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复域:拉氏变换、Z变换传递函数、结构图。,频域:频率特性等。,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一、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1R、L、C组成的系统:,如下图,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注意 , ,,由克希霍夫定律可得,1,如果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电容C上的电荷量,注意 , , ,,由克希霍夫定律可得:,2,如果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电容C上的电压,由及式1可得,3,2机械位移系统:弹簧质量阻尼系统,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注意 , ,,由力平衡原理有:,4, 1,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注意 , ,,由力平衡原理有:,5, 2,2机械角位移系统:扭簧惯量阻尼系统,为扭簧力矩,T为输入力矩, 为阻尼力矩。,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注意 , ,,由力矩平衡原理有:,6, 1,设作用量为 ,输出量为,注意 , ,,由力矩平衡原理有:,7, 2,力力矩-电压相似系统中的相似变量,机械位移系统,机械角位移系统,R、L、C串联网络,力F,力矩T,电压u,质量m,转动惯量J,电感L,阻尼系数f,阻尼系数f,电阻R,弹簧系数K,扭簧系数K,电容1/C,线位移x,角位移,电荷q,速度v,角速度,电流I,直流电机数学模型 例2-2,P21,电动机转速为,电机轴上总转矩负载为,电机产生转矩为,由电枢回路电压平衡方程可得:,8,由于电枢电压与电机转速成正比有,9,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为 10,电机轴上的转矩平衡方程为 11,忽略La影响,可推得 12,其中 , ,,当Ra,Jm,Mc可忽略不计时,那么为测速发电机工作情形,有 13,二、非线性元件的线性化处理,采用在平衡点处作局部线性化处理,如按台劳级数展开等。,2-2 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用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结构,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设线性定常系统由如下微分方程描述:,由拉氏变换得传递函数为,其中,传递函数性质,:,1、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mn且所有系数皆为实数。,2、传递函数是一种用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量的形式无关,。,3、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具有相通性。,4、传递函数G(s)的拉氏反变换是脉冲响应g(t)。,物理含义:,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A 、输入量是在t0时才作用于系统, 在 时,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为0;B 、输入量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即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在时的值也为0。,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表示:,或,称为根轨迹增益,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比例环节,又称放大环节 如电阻分压,电位器,比例放大器等,输入输出关系为,那么有,2、惯性环节,输入输出关系为,传函为,3、微分环节,输入输出关系为,传函为,无源近似微分,4、积分环节,输入输出关系为,传函为,5、振荡环节,输入输出关系为,传函为,6、纯延迟环节,输入输出关系为,传函为,常用机构的传递函数:,1、直流电动机或两相交流电动机,当不考虑负载转矩时,有,传函为,如以角度作为输出量 那么有,2、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为无负载工作,其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有,或,3、液体加热控制模型,设被加热液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 ,那么热容为 ,液体温度 ,,环境温度为 ;,设液体向环境散热的热阻为 ,加热电功率为P,热效率为;,由热平衡方程得:,把当成干扰输入那么有,考虑到传热的延迟效应 那么有,如果加热器采用占空比方式加热,,那么有,2-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描述系统各元部件之间信号传递关系的数学图形。,一、信号结构图的组成与绘制,由对信号进行单向运算的方框和信号流向线组成,,包括四个根本单元:,1、信号线: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流向,线旁标记表示信号的时间函数或象函数。,2、引出点测量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在性质和数字上完全相同。,3、比较点综合点:两个以上信号进行加、减运算,“+“-表运算符号。,4、方框环节:表示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画方框图时,必须注意各环节间的负载效应。,例如 2-11 p40,2-13 p42,P24 速度控制系统,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 见表2-1 P49,1、串联框图的简化,总传函为各串联环节传函的乘积;,2、并联框图的简化,总传函为各并联环节传函的代数和;,3、反响连接的简化,设正向传递函数为G(s),,反响传递函数为H(s), 那么总传递函数为,“-对应正反响,“+对应负反响;,4、比较点前移、后移,前移:设比较点由某环节的输出端移到该环节的输入端,那么在被移动的支路上串入环节传函的倒数,比较点的符号不变;,后移:设比较点由某环节的输入端移到该环节的输出端,那么在被移动的支路上串入环节传递函数,比较点的符号不变;,原那么:1) 保证R到C的传函不变,2保证Q到C的传函不变,5、取出点前移、后移,前移:设取出点由某环节的输出端移到该环节的输入端,那么在被移动的支路上串入环节传递函数;,后移:设取出点由某环节的输入端移到该环节的输出端,那么在被移动的支路上串入环节传递函数的倒数;,原那么:1) 保证R到C的传函不变,2保证R到P的传函不变,6、交换或合并比较点,两比较点之间应无取出支路和传函环节,采用简单代数运算;,7、比较点、取出点移动的限制,比较点和取出点不能交换次序;,比较点、取出点只能紧靠环节的输入输出端移动,中间不能有其它比较点和取出点。,化简的一般步骤:,1 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2通过移动比较点或取出点消除回环交叉;,3采用串联、并联、反响环等简化;,4反复进行23直到化简到最简形,即单框图形式;,三、信号流图的组成和性质,定义:是一种将代数方程组用图形表示的方法,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方程中的变量,并以圆圈表示,支路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用支路增益表示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由方程组产生信号流图方法:,把代数方程改写为描述因果关系的方程,任一变量在方程中,作为“果只出现一次。一般方程的右边为因,左边为果。根据因果方程,画出连结变量的各支路及支路增益即可。,例如:,信号流图的根本性质:,1、节点标志系统的变量,表示所有流向该节点的信号之和;,2、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换为另一信号;,3、信号在支路上只能沿箭头方向单向传递,即支路具有单向方向性;,4、对于给定系统,节点变量的设置是任意的,因此信号流图不唯一;,常用术语:,源节点(输入节点): 只有输出支路,没有输入支路;,输出节点: 只有输入支路, 没有输出支路;,混合节点: 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通道通路: 从一个节点沿箭头方向连续经过相连支路而到另一节点的路径;,前向通道: 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道上, 经过任向节点不多于一次,那么该通道为前向通道;,回路回环:起点和终点为同一节点,信号通过每一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不接触回路回环: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的回路;,信号流图的绘制:,(一) 由代数方程绘制微分方程应转化为算子方程,(二) 由系统框图绘制信号流图,1) 将输入量、输出量、比较点的输出、分叉点及中间变量改为节点;,(当取出点是比较点的输出时,取出点与比较点的输出为同一节点),2) 用标有传递函数的定向线段代替各环节的方框,成为流图的支路;,信号流图的化简:,(1) 并联支路简化,几个同方向、同起点、同终点的支路,,可用一个等效支路取代。等效支路的,增益为各支路增益的代数和;,(2) 串联支路简化,几个同方向串接支路可用一个等支路,取代。等效支路的增益为各支路增益的,乘积;,(3) 混合节点的吸收,(4) 自回环的吸收,梅逊增益公式:,P从源节点到任向节点的传输总增益,表示信号流图的特征式 并有:,=1-所有不同回环增益之和+所有两个互不接触回环增益乘积之和-所有三个互不接触回环增益乘积之和+ ,-表示两节点间第k条前向通道的增益;,-表示第k条通道不接触局部的值;又叫流图余子式;,计算步骤:,1计算值;,2确定前向通道及其增益;,3计算 值;,4计算总增益P;,例2-19 P59 求C(s)/R(s),回环遍历方法:,先以源节点为起点,找到经过该点的所有回环,找到后,去除该节点;在剩余节点中选一节点为起点,找到经过该点的所有回环,找到后,去除该节点;反复做,直到去除所有节点,遍历结束。,找以某节点为起点回环的方法:,1) 从起始节点开始,先找一条主支路到头一般是输出节点,并以终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找回环。,2) 在找回环中,如遇到起始节点,那么该路径为一回环,记下回环并回退。如遇到路径中已存在的节点那么回退。,3) 当回退到起始节点且起始节点的所有输出支路均已遍历,那么找到了经该起始节点的所有回环。,解:(1) 求:,有三个单回路,L1=-G1G2G3G4H1 L2=-G2G3H2 L3=-G3G4H3,没有不接触回路,那么有,=1+ G2G3H2+ G3G4H3+ G1G2G3G4H1,(2) 确定前向通道, 从R到C只有一条,P1= G1G2G3G4 此前向通道没有不接触回路,那么1=1,(3) 计算总增益,例2-20 求C(s)/R(s),解:,(1)求:有五个单回路, L1=- G1G2G3 L2=-G1G2H1,L3=-G1G4 L4= -G2G3H2 L5=-G4H2,没有不接触回路,那么有:,=1+ G1G2G3+ G1G2H1 +G1G4 + G2G3H2+ G4H2,2确定前向通道, 从R到C有两条,P1= G1G2G3 此前向通道没有不接触回路,那么1=1,P2= G1G2G4 此前向通道没有不接触回路,那么2=1,3计算总增益,例2-21 求X4/X1 X2/X1,解:由于系统的值相同,先求值,,有三个单独回路 -eg , -bcg,d 那么La=-( eg+bcg +d);,有两个互不接触回路,LbLc=deg;,那么=1+eg+bcg+d+deg;,求X1到X4:,前向通道两条:P1=aef, 1=1+d;,P2=abcf, 2=1;,那么:,求X1到X2:,前向通道一条:P1=a, 1=1+d;,那么:,例2-22 求C(s)/R(s),解: 求值,,有四个单独回路 -G1G2 , G1, -G2,-G3,那么La= -( G1G2 +G1+ G2+G3);,有两个互不接触回路有四组:G1,-G2,G1,-G3,,G1G2,-G3,G2,-G3,,LbLc=G1G2+G1G3+G1G2G3+G2G3;,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一组:G1,-G2,-G3,leLfLg= -G1G2G3,那么=1 +G1+ G2+G3 +2G1G2 + G1G3+ G2G3+2G1G2G3,前向通道四条:P1= G1G2G3K, 1=1;,P2= G1G3K, 2=1+G2;,P3= G2G3K, 3=1+G1;,P4= -G1G2G3K, 4=1;,那么:,闭环系统传递函数,:,1 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用叠加原理,令N(s)=0; 有,2 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令R(s)=0;,有,3 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变换得:,有,由扰动到误差传函,:,作业:,P69页 2-1,2-2,2-9,2-12,2-15,2-16,2-17,2-18,2-19,2-20,2-21,2-22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