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讲:政治社团和政党,一、政党概述,“政党”一词(英文,Party,或法文,Parti,)均从拉丁文,Pars,演变而来。其字面含义指社会的一部分,转意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给政党下了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百科全书,、,新大英百科全书,、柏克、赫奇南与哈波德、张伯斯、布洛克斯、哈罗德,D,拉斯韦尔等,列宁也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大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而“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政党的特征,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且拥有一整套为实现此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一般都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政党是有组织纪律性的组织。,政党是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的的政治组织。,政党与政府、社会等关系,(一)、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二)、政党与人民团体的关系,(三)、政党与国会的关系,(四)、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政党的产生与发展(,1,),(一)政党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自由竞争的出现。,2,、社会条件: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新组合。,3,、政治条件:阶级利益的对立以及斗争、议会民主的产生。,4,、法律条件:基本人权的保障。,政党的产生与发展(,2,),(二)现代政党的产生,1,、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党正式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选举改革法,,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辉格党改称自由党,托利党改称保守党。,2,、美国,:18,世纪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在批准,1787,年,宪法运动,中,形成了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两大政派。,3,、法国,:,法国现代政党最初也源于在大革命过程中因赞成君主制还是共和制而产生的各种派别。,政党的产生与发展(,3,),(三)、政党的类型,政党体制,说明,举例,一党专政制,一个国家中只有一个政党是活跃的,这一政党包办所有政治活动及政府职位,并不允许其它政党或社会人士从事争取政治权力的活动。,共产主义国家,一党独大制,一个国家有一党长期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及行政首长的地位,但有小党及无党派人士可以从事竞选,亦可能当选,只是在实力上尚不能与这一大党对抗。,早期的国民党,日本的自由民主党,两党制,一个国家可能有几个政党存在,但在国会中能有机会获得半数席次的政党,总不外是两个大党在轮替,行政权也是如此。其它小党不是很难存活,就是仅能获得有限的席次,对两大党轮替执政的局面,很难构成威胁。,美国民主党、共和党,英国保守党、工党,多党制,一个国家有三个以上的政党在活动,而且都能在国会占有相当席次,但没有一个党超过半数,行政权也不一定由某一党掌握,通常是由两党来组成联合内阁。,现在的台湾、德国、荷兰、意大利,政党的产生与发展(,4,),(四)、政党的功能,1.,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2.,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3.,政治录用与精英输送,.,4.,选举动员,组织政府或监督政府,.,5.,政治整合,.,二、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政或参政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政党制度的特征,.,政党制度的类型,.,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一)、两党制,英国两党制的特征,美国两党制的特点,(二)、多党制,(三)、一党制,案例,:,新加坡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一)、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1,、一党制,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的政党制度,(一)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二)多党合作的基本形式和内容,(三)中国共产党的中央与地方组织,(四)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五)中国的统一战线与政党制度,三、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就是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的政党政治是指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西方政党政治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政党执政基础的中间化,(二)、政党意识形态与政策的“中间化”,(三)、政党运作的媒体化,(1),政党领导层:领袖的选拔及选举,(2),政党组织:从群众性政党向精英政党转变,(3),政党的意识形态:从纲领性政党向选举党转变,台湾的的政党政治,台湾的政党政治和政党体系,台湾政党的性质,立法院政党政治的分配,台湾政党政治未来的展望,四、中国共产党的转型:从革 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一)、近代中国的政党概念,(1),革命党与政党:,(2),革命党与改良党:,(3),民主党派:,(二)、当代中国的政党概念,(1),执政党和领导党:,(2),执政党和参政党:,(三)、,中国政治语境下政党概念使用的逻辑,我们所使用和面对的政党理论,主要是两个体系。一是主要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实践的政党理论,二是来源于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学说。,“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表述,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的表述有差异,与西方政党学理论的元概念的规范表述之间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基本历史背景上的差异和现实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执政党概念的明确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承认党的任务的变化,承认党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还承认执政党有其执政规律,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尊重和重视执政规律。,中国百年的政党政治史,(一)清末民初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兴起与衰亡,(二)国民党统治时期垄断性政党制度,/,一党制的形成与破灭,(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建国之初至,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5,年间,可说是中共与民主党派的“蜜月时期”,2,、,1954,年,9,月至,1957,年夏季“反右”运动,为期,3,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政府完成了向“一党政府”的转变,3,、,1957,年夏季至“文革”终止的,1976,年,前后长达,19,年,民主党派由政治舞台上的失落者变为共产党的阶下囚,4,、改革开放新世纪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与完善。以宪法形式确立了它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地位,(一)中国共产党的困境,:“,主权在民”与“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实践中的不一致性或矛盾,国民党对于党化国家具有草创之功。,党国一体,简单地讲,就是独大的、占有国家权力的政党对于国家一切权力的垄断。这些权力,既包括政治、经济等可以实体化的社会权力,也包括观念、教育、文化等虚化的话语权力。,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困境与问题(,1,),(二)中国共产党的困境,:,一元的组织主体整合多元的社会利益结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与一元化的领导体制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改革开放后,由经济成分多元衍生出利益群体多元,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博弈已经成为社会常态。中国社会事实上已经进入“压力政治”时代。,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困境与问题(,2,),(三)党内民主能够推动国家民主吗?,90,年代以来“党内民主可以推动国家民主”一说逐渐流行。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表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七民主有两个重点,:,一是基层民主,另一个就是党内民主,.,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困境与问题(,3,),(四)政治体制与参政党政治监督的无力,在事功性的参政议政与批评性的政治监督之间,参政党自身也没有把握好平衡。,在政治监督的效力发挥上缺乏可靠的制度保障。,政治监督的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困境与问题(,4,),(五)参政党的困境,:,自身的问题,政治党派的去政治化,政治诤友不可见,党际关系的模糊化与政党成员来源的变化及其限制,政党成员来源的变化与限制,政党领导层与党派机关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些困境与问题(,5,),(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基础,革命党的目的是动员人民。推翻政府不易,变更政府制度很难,社会革命更是极为艰难的事,需要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一旦革命胜利了,革命党必然面临向执政党的转变。革命之后再革命几乎等于回到过去,不断革命等于不断的循环。执政党的目的不是革命。执政党的目的是坚持社会正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繁荣,保障国家安全。惟将上述四种任务完成得好,方能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继续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丧失了人民的支持,执政党就不得不依赖暴力,就很难持续执政。如果革命党的基本任务是社会动员,执政党的目的是维护已有的体制,让社会在体制下正常运作。,中国共产党的转型,建国之初,我们的合法性是革命的合法性,是通过革命的成功来获得的合法性。革命代表当时大多数人的愿望,这样的合法性是事实上的合法性,在大部分中国老百姓跟着共产党走的情况下,革命成功就是合法性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主要是通过经济建设,通过经济绩效来体现的。,从内部看,十余年市场化改革的后发效应到现在开始逐渐地显现出来。一方面,是人们从单位人向社会人急剧转变,社会自主性增强,利益结构多元化。另一方面,失业、贫困等问题开始显现,社会矛盾加剧。党内腐败问题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和蔓延,党员的意识和构成也跟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很大差别。,综合国内、国际和党内的大背景,就需要共产党从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的发展潮流和演进方向中汲取经验教训,来确定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转型的紧迫性,(,1,)动员能力,(,2,)适应能力,(,3,)包容能力,(,4,)制度能力,转型过程中四大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现行的规章制度源于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和第三国际,现在,到了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革新的时候了。(,1,)从“先锋队”到开放型政党,(,2,)从集中制到民主制,(,3,)从集权制到分权制,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转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途径就是法治化。完成这个转变的标志只有一个,就是法治。何为法治?第一,规定基本法,而不是领袖或者政党,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第二,以政府权力之间的分权制衡,特别是司法独立和公务员执法系统的独立,来保障基本法的权威;第三,以考试和考核来选拔公正廉明的司法和执法官吏,保障吏治的清明。,转型的途径在于法治化,【,主要阅读书目,】,1,、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2,、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3,、玛利亚,乔纳蒂,,自我耗竭式演进:政党,/,国家体制的模型与验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4,、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