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继续教育学,刘浩源,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回忆与展望,一、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简要界定,二、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开展的历史沿革,三、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四、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未来展望,一、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简要界定,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的概念是在教师在职培训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里程碑:1972年,英国著名的?詹姆斯报告?(又称?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第一次将教师培养的过程划分为个人教育与职前教育、入门训练、在职教育与培训等三个连续的阶段,由此确立了教师教育的连续化与终身化的开展方向。,?詹姆斯报告?尤其将教师的在职教育与培训作为重点,并对开展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时间与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报告?不仅促进了英国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开展,而且也推动了国际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引发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成人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教师职后培训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逐渐向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方向转换,而教师职后培训也向着“教师专业开展及“教师继续教育的趋势开展。,概念的界定:新的名称更为正确而全面地反映了教师在职研修的内涵与外延,亦是终身教育理念在教师职后培训领域的具体表达和延伸。,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在经历了:,1、学历补偿教育时期(“文革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2、学历补偿向素质提升的开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3、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二、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开展的历史沿革,1学历补偿教育时期(“文革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文革期间我国根底教育教师队伍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一是原本业务强的教师或受到批判或因政治因素的影响放弃了对学业的追求;,二是“文革后新组建的教师队伍,又大局部为“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学员,因此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有研究显示,当时我国小学教师的合格率为47.1%,初中教师的合格率仅为9.8%,高中教师合格率亦只45.9%。,因此,“文革结束后的头十年,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师资队伍的短缺以及低质量、低水平教师素质的现状,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对广阔在职教师进行学历型的补偿教育,当时采取的策略是,恢复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育,恢复或重建各级各类市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的函授教育,并使其形成三级教师培训网络。,1学历补偿教育时期(“文革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1977年12月,教育部就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尽快建立和健全省、地、县的教师培训网络。培训网络自上而下包括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及教师培训站。,1978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开展师范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力争在三五年内,经过有方案的培训,使现有文化业务水平较低的小学教师大多数到达中师毕业程度,初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大多数到达师专毕业程度,高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到达师范学院毕业程度。这了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教育部在1980年又确立了“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那么。,学历补偿教育时期(“文革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全国人大又通过并实施?中华民共和义务教育法?,由此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重要的举措之一,即是要促使教师培训向着标准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如?决定?指出/只有具备合格学历或有考核合格证书的,才能担任教师。而?义务教育法?那么更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任职学历标准。?决定?和?义务教育法?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顺利推动教师学历的补偿教育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同时也使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由文革“后的临时性、不健全性逐渐向常规化、标准化、终身化方向开展。,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到1989年底,我国的初中教师到达高师专科学历的比率已从1977年的9.8%上升到41.3%;高中教师到达本科学历的比率已到达43.5%,同时全国更有30万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取得了教师?专业合格证书?。,2学历补偿向素质提升的开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在政策理念与政策导向上,逐步确立方向与地位的开展阶段。如在政策导向方面,通过1990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及在1991年12月出台的?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等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得到了蓬勃的开展,并且逐步进入由学历补偿向素质提升的重要开展阶段。,综上所述,随着教师学历补偿任务的逐渐完成以及教师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培训的工作重心亦随之发生转移,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业务水平已成为新的开展目标。而传统上的教师在职培训也开始转向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向开展。其主要标志是1990年12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特别对教师继续教育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到达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主要包括新教师见习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对局部骨干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学历补偿向素质提升的开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这是我国首次从政府的层面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进行的阐述,会议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概括为三个一,即一话(普通话)、一画(黑板版面整洁)、一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扎实)的根本功训练,并以此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突破口。会议同时还公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并首次把继续教育的对象定位于全体教师,此后,国家教委又在1991年12月?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见?及1999年出台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相继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类型、教育教学机构与形式、教学时间及条件保障、行政管理和奖惩措施等作了具体规定,全国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由此拉开了帷幕。,3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20世纪末,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根底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开展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我国已开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关注继续教育,同时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再从微观的角度看,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更加关注于教师的专业化开展,关注于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多元模式,以及关注教师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4年,教育部又公布了?关于支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远程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倡通过利用互联网而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加便利、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并着力探索新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的多种有效模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我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1%、97.19%、89.3%,4我国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为25547人、10759人、2339人,分别占到各类教师总人数的1.77%、0.31%和0.04%,而在2001年的相应比例仅为0.63%,0.07%以及缺乏0.01%,由上可见,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得到了蓬勃的开展,而且还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能力。一言以蔽之,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要的有机组成局部,对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一)对继续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功利化倾向严重,(二)教师培训体系缺少制度性的标准,(三)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四)教师培训群体结构比例的失调,(五)各类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资源整合不力,。,三、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一对继续教育缺少正确的认识,功利化倾向严重,教师在职培训在我国是以学历和教学能力补偿为目的开始起步的,这在教师队伍学历和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下可谓是非常之举。但是开展至今,在国际社会均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趋势下,这种仍拘泥于学历教育而轻素质内涵的教育,仍重一次性教育而轻持续性开展的功利主义倾向,那么已形成了教师教育的理解误区。如大局部教师对在职进修的积极性不高,或参加进修的教师陷入认识误区,他们只追求学历,而无视个人的专业化开展。,也有一些教师那么认为自己以往所受教育已完全能胜任常规教学,因而把继续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常常以各种借口拖延培训,态度亦不够认真。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只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因而获取资格证书又成了唯一的追求。而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在职教师外出培训既影响了本校的教学安排,又增加了经费支出。以上种种模糊认识和消极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上述问题的出现,还是与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有关。不少教师仍持有狭隘的教育思想,无视时代变化的挑战,无视知识更新的需要,因而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开展潮流。,二教师培训体系缺少制度性的标准,再就我国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而言,目前仍处在一个法制不够健全、体制不够完善的阶段。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继续教育法?,因而反映在具体实施层面,仍然表达的是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标准依据,现行管理体制混乱的特征。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只满足于传达上级精神,而不采取实际措施以输送和保证教师完成高质量的培训任务。换言之,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一些学校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亦已成为制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的瓶颈。如局部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经费得不到保证,有局部学校那么规定进修费用由教师本人负担。在一些经济不兴旺的内陆地区,有些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因此教师培训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而以上涉及经费的问题,无疑亦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推动。,三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培训内容空泛、教学缺乏实际应用性的问题。,当一些教师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珍贵时间来接受职后培训,他们都期待能够借此时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且让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由于培训教材更新滞后,培训方法僵化单一,致使目前大局部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不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广阔教师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反映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仍然一统天下,这对从事实际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不仅缺乏吸引力,而且其教学内容存在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即单纯地注重知识补充和技能训练,对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带规律性、根本性的教育本质问题,却少有精辟的解说,这样的培训无疑形同虚设,难以培养专家型的教师及形成高瞻远瞩的气魄。,此外,教学过程无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缺乏培养教师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过于注重量化的知识标准,这又使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在职培训不能很好地考虑在职教师的心理特点,往往采用教授为主,学术性灌输为内容,机械记忆为方法的传统教学方式,这就使教师继续教育失去活力与新意。,其三,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原本教师通过进修与培训,其目的是使教师在原有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职业道德的升华、专业知识的拓展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等。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培训机构却常常把培训的根底定位于知识本位,而不是教师专业开展,因而使教师继续教育容易陷入一种周而复始、低层次重复的形式主义怪圈。,四教师培训群体结构比例的失调,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