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6**** 文档编号:252677723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第二节 中医药膳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1,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2,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3,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完善与完整性,五脏:,心、肝、脾、肺、肾。,如肝能制约脾,能资助心,又受到肾的滋生和肺的制约,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完善与,4,五脏生理系统,五脏生理系统,5,(二)药膳是协调机体整体统一的重要方法,中医药膳根据中医理论确定施膳原则。,中药治法中方剂的应用目的是调整脏腑气血,协调机体阴阳。,五味与五脏相关,无论饮食、药物,都具有五味的特性,因而不同的味与不同的脏密切相关。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二)药膳是协调机体整体统一的重要方法,6,二、以辨证论治指导施膳,辨证(望、闻、问、切)、论治。,“病”、“证”、症”概念的区别。,“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辨证施膳,主要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视“证”的差异。,二、以辨证论治指导施膳辨证(望、闻、问、切)、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一、精气学说,二、阴阳学说,三、五行学说,中医基础理论,8,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宇宙的本原是什么?,返回目录,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9,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出现于先秦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运用于秦汉时期,返回目录,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返回目录,10,精气:,【,哲学解释,】,在哲学观念中,气产生在前,精是发生在后。在管仲论述之后,精与气的概念基本统一。,返回目录,精气:【哲学解释】 在哲学观念中,气产生在前,精,11,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返回目录,管仲 史称管子返回目录,12,管仲,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引申出精能生万物。,返回目录,管仲水地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返回目录,13,气的运动变化:,一、无形生有形(云 水 冰雹 ),二、有形生无形(水 云),三、有形生有形(水 冰雹,水能生万物,,地能生万物,人体 ),四、无形生无形,返回目录,气有两种状态:,无形,有形,气的运动变化:返回目录气有两种状态:,14,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返回目录,地气上为云返回目录,15,气在哲学上的内涵:,1,、气态的物质(难以看见),2,、客观存在的物质微粒。,宇宙间,人们感官能够感觉物质都可以从有形变成无形;空间中无形的物质可以在特殊状态下凝结成有形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气构成的。,中医: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状态,也是由气表达出来了,也是气的一种表现。(功能观),返回目录,气在哲学上的内涵:返回目录,16,浩然之气 大义凌然 娇气,勇气 骨气,士气 士气高昂,物质构成功能状态,必须由气作为物质基础。,返回目录,浩然之气 大义凌然 娇气返回目录,17,一、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一、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无形而运,18,哲学层面精气的内涵:,物质性,运动性,西方:宇宙(空间),东方:宇宙(空间、时间),鬼谷子:“上下四方谓之宇,古今往来谓之宙”,哲学层面精气的内涵:,19,气的特性:,气的弥漫性,气的能动性,气的透达性,气的多样性,气的化生性,气的特性:,20,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是由精气构成的;,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1,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黄帝内经,“,浊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精或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很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自身来源。(举例:受精卵),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2,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二)精气的运动性,有活力;,动力来自于自身(即阴阳对立制约相互作用)。,阴阳太极图,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二)精气的运动性 阴阳太,23,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升、降、聚、散,2.,气化: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4,种气化形式:,(,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4,)有形之体自身的转化,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升、降、聚,24,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如有生命体的人类、动物、有生命的草木与无生命体的石头,都是以气为联系的中介。,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过程”,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25,现代研究,1.,宇宙大爆炸:豌豆大小的物质,及其快速的膨胀过程,原子核,-,原子,-,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演化过程中由一块原始星云演化而来),2.,生命是通过化学运动产生出来,,H,元素,大气是地球演化的产物,现有成分以氧、氮为主。大家之前学过生物学,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作用产生的,需氧生物产生,-,人类从需氧生物中分化出来。地球最初是无机化学变化,形成无机物;后来发展成为有机化学运动,产生有机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进化到生物化学运动,-,产生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现代研究1.宇宙大爆炸:豌豆大小的物质,及其快速的膨胀过程,,26,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精气是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的一个中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统一和相互联系都是借助于此。,人体自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二,),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形成的影响,对中医精、气学说建立的影响,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7,中医精、气的概念,精,:广义:指一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如营养素)狭义:特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男精、女卵)。,气,:,广义:泛指精气血津液进入人体的所有物质。狭义: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细分为:营气、卫气、元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中医精、气的概念精:广义:指一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28,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本原的认识不同:,(,1,)古代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宇宙中的精或气所构成;,(,2,)中医学:,人体生命是由父母的生殖之精相合而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而气由精化,是生命的维系。,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本原的认识不同:,29,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30,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第二讲中医药膳与食疗基础知识ppt课件,31,二、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发生的背景,(二)认识中医学中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三)阴阳学说的基本特征,(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返回目录,二、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发生的背景返回目录,32,(一)阴阳学说的产生,阴阳学说的产生是古人在长期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太阳活动,),逐渐总结出了阴阳学说。,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 阴阳学说的产生是古人在长期对自然,33,(一)阴阳学说的产生,陽,阝:同“阜”。用作偏旁。,日:太阳,一:地平线,勿:人在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 陽返回目录,34,(一)阴阳学说的产生,隂,阝:同“阜”。用作偏旁。,今、云:今天有云,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 隂 返回目,35,(一)阴阳学说的产生,诗经,既景乃冈,相其阴阳,阴阳本意:太阳的向背。,易经,-,阴爻(,- -,)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阴阳的概念。,灵枢,“,阴道偶,阳道奇”。,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诗经既景乃冈,相其阴阳 返回目录,36,(一)阴阳学说的产生,日出(昼)为阳。表示活跃、兴奋、温热。,日落(夜)为阴。表示沉静、抑制、寒凉。,黄帝内经,:“男为阳,女为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周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气;两仪:阴阳;四象:少阳(春)、太阳(夏)、少阴(秋)、太阴(冬),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日出(昼)为阳。表示活跃、兴奋、温热。返,37,(一)阴阳学说的产生,阴阳:,1,、对太阳活动的观察;,2,、在对太阳活动观察上对万事万物之间逐渐抽象、归纳事物属性,事物总有对立统一。(一方面属阴,一方面属阳。),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张介宾进行了总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返回目录,(一)阴阳学说的产生阴阳:返回目录,38,(一)阴阳的概念,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阴阳学说,(二)事物的阴阳属性,阳:上 外 左 南 天 昼 春夏 温热 干 轻 清 明 化气 上升 运动 兴奋 亢进,阴阳属性有绝对性(严格规定性),也有,相对性,。,相对性:,可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而划分。,(一)阴阳的概念 是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39,阴阳学说的概念,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返回目录,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40,1,、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春夏,-,阳气制约阴气,秋冬,-,阴气制约养气,素问,:“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三)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三)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41,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食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根本的关系。,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互用:,某些范畴的阴阳具有相互资生、促进与助长的关系。,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阴阳的互根互用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42,3,、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1,)阴阳互为消长:,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四季气候所表现的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上半年:阳长阴消(天气逐渐变暖),下半年:阴长阳消(天气逐渐转冷),临床中阴消:阴虚使会发热。,久病导致阳虚:阳虚使会寒冷。,(,2,)阴阳皆消皆长:,此消彼消(饥饿),此长彼长(饮食)。,3、阴阳消长,43,4,、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4、阴阳转化,44,5,、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与趋势。,阴阳平衡:,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作用中大体维持着消长动态平衡。(一定范畴内,没有超过调控范畴。),阴阳之和最佳状态:,阴平阳秘。,5、阴阳的自和与平衡,45,6,、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A.,交感的动力与根源。,B.,互根互用的基础,.,C.,阴阳消长与转化的根据,6、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46,阴阳九个层面:,阴阳互藏,阴阳交感,阴阳之间的五种反应(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阴阳自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九个层面:,47,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阳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阴偏衰,48,三、用于疾病的防治,1.,指导养生,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夏天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此即所谓的,“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三、用于疾病的防治,49,2.,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1,)阴阳偏盛,“实者泻之”(损其有余),(,2,)阴阳偏衰,“虚则补之”(补其不足),(,3,)阴阳互损,“阴阳双补”,2.确定治疗的原则,50,3.,归纳药物性能,寒、凉属阴,,一般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热象。,温、热属阳,,一般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寒象。,(,1,)归纳药性,:,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归纳药物性能 寒、凉属阴,一般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51,(,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滋味不同,药效不同。,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生姜,(2)分析五味:五味 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52,药性,五味,升降浮沉,阳,温热,辛甘,升浮,阴,寒凉,酸苦咸,沉降,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药性五味升降浮沉阳温热辛甘升浮阴寒凉酸苦咸沉降药物阴阳属性归,53,阴阳平衡,为药膳调治的总则,对机体异常状态的阐述,中医学在总体上是以阴阳为纲,任何疾病都不脱离,阴阳失调,的范畴。,疾病的基本属性:,“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等。,诊治:“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药治原则(也是药膳总则):,“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阴阳平衡为药膳调治的总则,54,阴阳平衡,为药膳调治的总则,如:,阳盛则热,(,热盛于内,),:,用石膏粳米汤、五汁饮等寒凉药膳以清解(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寒盛于内):,用生姜粥、姜附烧狗肉等以温中;,阳虚者,:,以鹿角粥、狗肉壮阳汤以温之;,阴虚者:,以鳖肉首乌汤、龟肉炖虫草、地黄甜鸡等滋之。,阴阳平衡为药膳调治的总则,55,阴阳学说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养生防病需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法于阴阳”,2,、治疗疾病:,则要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等情况,确定,治疗原则,。,然后再根据,药物,四性五味的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面发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和减缓病情的目的。,阴阳学说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6,第二节,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类物质,它们之间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行归类和说明,,因此,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成,为了一种哲学概念,常常和阴阳学说,一起,成为了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并贯穿到古代各种学术之中。,返回目录,第二节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57,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生克关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58,(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谓,“,五行,”,,如同,“,阴阳,”,一样,它也不过只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中医学不过是在当时条件下利用它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玄妙的地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59,(二),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60,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返,61,3.,土爰稼穑,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土爰稼穑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返,62,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凡具有肃杀、沉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凡具有肃杀、沉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返,63,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返,64,五行的特性,,虽然来源于对金木,水火土的具体观察,但古人已将,其运用于对一切事物属性的总概,括,它早已超脱了其各自意义的,本身,而具有更为广泛、更为抽,象的涵义。,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广泛抽象的含义,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虽然来源于对金木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广泛抽象的含,65,(三),事物的五行归类,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无法以直接归类法纳入五行之中,因此古人运用间接推演法。,五行的归类方法,在历史上曾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牵强附会的局限性一面。,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三)事物的五行归类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2.间接推演(,66,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 行,人体,五音,五时,五味,五色,五谷,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液,五神,五声,角,平旦,酸,青,麦,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爪,怒,泪,魂,呼,徵,日中,苦,赤,黍,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面,喜,汗,神,笑,宫,日西,甘,黄,稷,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唇,思,涎,意,歌,商,日入,辛,白,谷,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魄,哭,羽,夜半,咸,黑,豆,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发,恐,唾,志,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三),事物的五行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 行人体五音五时五味五色五谷五化,67,(四),五行的生克关系,1.,五行相生,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返回本节,68,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69,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70,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2,71,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土 水,克,返回知识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土 水克返回知识点,72,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所不胜)和“我克”(所生)两方面的关系;,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所不胜)和“我克”,73,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化,是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木,火,土,生,生,克,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关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受着整体调节控制的,而本身又影响着整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3.五行制化 制,是制约、克制;化,是生化、变化,74,4.,五行相乘,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相乘的次序同相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水,金,土,火,乘,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五行相乘 相乘、相侮是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相,75,五行相乘原因:“,太过”和“不及”,太过导致的相乘:,即五行,中某一行(克方)过度亢盛,/,太过,如木旺乘土。,不及导致的相乘:,即五行中某一行(被克方)本身虚衰,/,不足,如土虚木乘;,相克与相乘的关系:,相克:,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木,水,金,土,火,乘,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五行相乘原因:“太过”和“不及”木水金土火乘返回本节返回目录,76,5.,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五行相侮原因(也是太过和不及):,其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被克方),本身过强(太过),使克它的一行相对为弱,,反而被强者所克制,如木亢侮金。其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克方)过度虚弱(不及),被克方相对过强,强者克制弱者,,如金虚木侮,。,木,水,金,土,火,侮,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5.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的异,77,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78,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克制关系,在人体为生理现象;,相乘是异常情况下的过度克制,在人体则为病理现象。,相乘和相侮均为异常相克,相乘是按相克次序克制,而相侮则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而且对于某一行(太过或不及)来说,相乘或相侮可以同时出现。,如:木过强(太过),则木亢乘土、木亢侮金,木过虚(不及),则木虚金乘、木虚土侮,小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克制关系,在人体为生,79,二、,五行学说在药膳食疗中的应用,(一)解释生理现象,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肝属木: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肾有藏精,主水之功,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药膳食疗中的应用(一)解释生理现象1.说明五脏,80,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药膳食疗中的应用,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81,在药膳实践中,必须注意到疾病的相互关联性,施膳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从五行相互影响中调膳原料。,如水肿为肾不化气所致,不能独用补肾利尿药,应当考虑补土制水,用补脾的人参、大枣等。,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药膳食疗中的应用,在药膳实践中,必须注意到疾病的相互关联性,施,82,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补脾利水,泻肝清肺,泻心火滋肾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药膳食疗中的应用,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83,谢谢!,谢谢!,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