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育精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52672852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教版历史必修,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线索:,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孔子创立,不受重视,焚书坑儒,遭受压制,董仲舒改造,正统独尊,佛教道教盛行,受到冲击,春 秋,秦 朝,西 汉,战 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魏晋南北朝,宋 明,明 清,形成理学,儒学复兴,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受到批判,隋 唐,三教合归儒,受到挑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自学预习,1,、百家争鸣的含义、出现的背景、意义?,2,、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的思,想及属派?,3,、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含义,:,“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2,、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民间,3,、影响,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墨家思想,的非攻、尚贤,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思想主张:,核心“仁”,行为规范“礼”,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论语,“,六经”,政治“德”,(,1,)孔子,生平,:,春秋晚期鲁国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言行载,论语,,被尊为,“,至圣,”,。,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材料二:,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了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材料三:,“,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材料四,:,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贡献,“,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二)作为政治学范畴的仁,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理结合起来,(一)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仁:,(,1,)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孔子,“,仁,”,的理解?,孟子,“,仁政,”,的理解?,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2),孟子,生平:战国时期邹国人,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采用。著,孟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思想主张:,政治:,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仁的来源?),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二、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3,)伦理观:,“性恶论”“强调用礼乐,”(,4,)哲学思想:,人定胜天,(,2,)民思想本:,“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3),荀子,生平:战国时期赵国人。著,荀子,一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和,“,礼,”,?,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局限性:,进步性:,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保守性:恢复周朝制度,承认等级观念,体现一定的民本,有利于抑制暴政。,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异,人性论,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都未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孔子,孟子,荀子,生平,主,张,政治思想,民本?,人性论,其他,地位,影响,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适应社会需要。但被统治者冷落,?,。,“,仁政,”,性本善,“,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性本恶,“民贵君轻”,“,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性相近,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孟子,,,“,亚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荀子,春秋晚期鲁国人,言行载,论语,,,“,至圣,”,创立儒家学派,但不被重用,有教无类,“,制天命而用之,”,“,养浩然之气,”,都未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B,C,D,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主张,“,以德服人,”,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1,(,10,),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无为而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要顺应自然,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老子生平,:,(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思想主张:,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客观唯心主义,哪个朝代采纳?,没落、消极,三、道家、法家和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1,)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辩证法),(,2,)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齐物论),(,3,)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4,)痛恨社会上不公平现象,“,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韩非子(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的理论变法革新,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反映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哪个朝代采纳?为什么?,(,2010,年山东卷,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2010,上海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儒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有积极作用。,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4,、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