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与翻译策略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2636979 上传时间:2024-1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语权与翻译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话语权与翻译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话语权与翻译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话语权与翻译策略,如何提高,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的接受力,问题:什么是文化竞争力?如何提高中国的文化竞争力?,英译中国文学作品要想在国外叫座,第一要提高整个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夺回话语权;第二要吸引异国读者的眼球,在迎合他们口味的同时,保留一些不可更替的中国风,让目的语读者享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这样才能既保证传播,又能使译作受到欢迎。,总结一下,第一点是,权利话语,问题;第二点就是,翻译策略,的问题。两者相互关联,话语的权利制约着翻译策略的选择,而翻译策略的选择反过来又可以对话语权利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翻译理论的建构中,如果我们忽视权利与翻译的关系就不能准确概括翻译活动的本质,也就不能对某些翻译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权力话语与翻译策略韦忠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潘文国教授,2012,年,4,月,19,日在,川外的,讲座“中国译论和中国话语”中,谈到: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话语权。因为理论是由体系构成的,体系是由术语构成的,所以理论归根到底,就是话语权的问题。,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整个学术研究逐渐西化,文化渐渐地也被西化了。尤其是在翻译领域,中国自己的翻译理论逐渐被西方的翻译理论驱赶到了边缘。在整个后殖民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被西化,被殖民,西方文化与西方读者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在中译外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出现了一系列的迁就译入语读者的归化现象。,(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潘文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一期),首先来说话语权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福柯。在福柯的著作中,权利一词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以往人们认为权利就是禁止或阻止人们做某种事情的力量,他否认了这样的观点,而将权利看作是由一切支配力和控制力构成的一种网络关系。,(权利与翻译,追溯到德国马丁路德对圣经的翻译),在福柯眼里,话语是权利争夺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如果权利争夺不到话语,它就不叫权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福柯又表现出对后殖民主义问题的极大关注。他的这些论著也就成为当代后殖民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福柯在这方面的重要论域有:权,力,的压迫、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中央监视点及其权力空间化的问题、权力的凝视和被看等,这些都成为了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化分析的重要思想依据。,他的权利话语思想认为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权利,如政权机构、国家机器、法律条文等,;,另一种是隐形的权利,如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这些诸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这个网络而存在。权利还以话语的形式表现并能通过话语而得以实现。,(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3-135.,),讨论话语权,离不开后殖民主义。福柯对后殖民主义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从现实状况的描述上来看,它可指在殖民逻辑指导下的文化霸权;,另一方面,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实施文化控制的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揭示、批判和反思。,在后殖民主义者赛义德等看来,文本不是一个简单平面的载体,每一个文本都有其“语境”,它规范着不同的解释者和他的解释活动。“表面上看,文字只是写作的文字,好像看不到社会政治控制,其实,它与欲望和权力有着很深的联系。词语绝不仅仅是把冲突和统治体系词语化,而且是人与人之间斗争冲突的对象。”,(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51),(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王冬梅,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卷第一期),由此可见,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作品的接受自然也要受到其影响,那么我们的英,译,作品要想得到更广泛地接受,就得提高综合国力,政治影响力,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等等。只有这一系列的都提升了,才有可能将作品在国外的接受程度提高。,在讲翻译策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葛浩文先生关于翻译的一些观点。葛浩文先生曾经说过,原著就是“指南针”。,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翻译的技巧,也没有直译或者意译的理论。“我翻译每一部作品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而且我是个翻译家,不是作者。原著本身就是我的指南针,我只能跟着它去走,不能用固定的方式来翻译那么多部不同的作品,否则河岸里面的人物说的话翻译出来,就跟狼图腾里面的主人公说话一样了,那是要不得的!”,对严复先生所倡导的翻译讲求“信、达、雅”,葛浩文很赞同。他觉得,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雅”。因为翻译不是给作者看,也不是给译者看,而是给读者看,即读者的需要才是最重要的。做到了“信”、做到了“达”,最关键也是最难的还是要做到“雅”让读者读懂作品,能够发现其精髓,不要因为语言产生障碍。,“不过,我翻译狼图腾的时候,因为这部作品太精彩,以至于我没看完就直接开始翻了。简单来说,就是一边当读者,一边当译者,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葛浩文接着说,“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先通读完一遍再来做翻译,而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转换又是一个字一个词进行,那样不就是在深入了解整部作品吗?”(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对中国文学进入世界很乐观),这其实上就是“原作中心论”,即以原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中心,整体的翻译活动围绕原作展开。,但是,这并不是倡导我们,逐字翻译,。“,逐字翻译冒的是读者看不懂的风险,异化翻译亦得冒接受不佳的风险,如此情形,并不鲜见。如何做到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是译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壁垒何在?,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孙艺风,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若将文学翻译带入民族主义的偏狭,就不大考虑及正视接受的环境及条件是否满足异化翻译的最基本标准,于是只能造成自己,津津,乐道的东西,别人无动于衷。这大多是文化的自我中心心理在作祟,其结果只能造成变相的自我封闭。,为了维持原文与原文所在社会的话语权,丧失其接受性。,(诗歌,英译,的现状?熊猫丛书在国外接受不佳的原因?),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初版序言里,提到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忽视,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了。时至今日,中国已发生了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提高。但西方读者似乎仍对中国文学大致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就在当时,夏氏已在强调“文学记录”的巨大价值,以及其“对现在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深刻影响”(,Hsia,1999:xiv,)。,其实,英美读者不大待见翻译作品,由来已久。,葛浩文也,曾经,说过:,“,美国人本来就不爱读书,就更别提读翻译书了。美国每年大约出版,10,万种书,其中只有,2,到,3,是翻译书,而像意大利的出版物里有,50,都是翻译作品。,”,(译者葛浩文),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足够的读者群体,要吸引各类读者,而不只是某一类读者。,译者要设法诱使他们阅读译作,首先要解决跨文化的障碍问题,所以王佐良谈论严复的翻译方法时用了“糖衣”做比喻。,在译入语读者原本拒服的苦药上裹上一层糖衣,他们就会吞服下去。我们今日对外翻译也可考虑包裹糖衣的策略。或许未必是王公所称的“雅”,而是我们所强调的可读性(王佐良,,1982,:,27,),既然可用“糖衣”向中国输入外来文化,我们何不也裹着“糖衣”向外输出我们的本土文化?,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了解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要想变逆为顺,不妨投其所好,做出适度妥协,向译入语读者提供他们可接受的跨文化产品,。,这道出了译作求生存的残酷法则,否则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失去读者。,(目的决定手法),翻译处在,”,瞻前顾后,”,的两难之中,:,前面要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后面要提防批评家挑毛病,大有腹背受敌之虞,容易顾此失彼,首尾不能并顾。好的译作往往是大胆实验的结果:重组词句搭配,梳理语境关系,游刃有余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在我们判断一个译作的价值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改写对于一个译作的生存无疑是关键的。就文学翻译而言,可读性似乎与文学价值不无关系,虽然这种联系并不总是一目了然的。,然而,假如可读性在原文里并非重要的考量,如果在译作里一味地寻求可读性,似乎也是有问题的。人所共知,虽然“严肃”文学甚少将可读性当成当成追求目标,但不可读性终会破坏阅读的接受。同时,还需要看到,翻译的主要目的毕竟是可达性,否则译文难以生存下来。,一般而言,不可译往往体现在形式层面,似乎避开形式,直取其意义就好办得多。在把不可译转化为可译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否认,原作的文学性并不总是那么容易获得译入语读者充分欣赏。,我们需要认识到:原作中心论并非逐字翻译,而且逐字翻译与保留原作的文学性绝不是一回事。,(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孙艺风,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葛浩文说:,“,我得出的结论是,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翻译是个重新写作的过程。,”,(,Andre Lefevere,翻译即改写;但是,不知葛浩文所说的“改写”和,Andre Lefevere,的改写理论,想要表达的是不是同一个意思。),他认识的很多作者都十分熟悉中国古典作品,但是到了翻译手里,并不一定能看出来那种古老的味道,这也难以避免。,就像我们的典籍,能够理解透彻的人就不多,能够翻译好的人就更少了。,(译者葛浩文),以诗歌翻译为例,一般在提到只有诗人才能译好诗作的时候,更多指的是技巧方面,很少涉及诗人的气质和激情。,诗是否可翻译?由,于,译诗困难,鲁迅曾说过译诗是吃力不讨好之事。翻译家蔡濯堂说,:“,诗不能译,译就是毁灭。,.,音调,韵律,辞藻是诗的性命,一经翻译,就烟消云散了,.”,。,英国诗人,Robert Fletcher,也认为,:“Poem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翻译学家,CT Winchester,也说,:“It is evident,from considerations,that poetry can never be translated.Its finer and subtler essence always escapes in the process.”,当然,这又转道了诗歌的可译性问题。现代翻译领域对诗歌可译性问题的看法大致可总结为,:,相对可译,绝对不可译,即诗歌的语言和内涵在相对意义上是可以被较为完整地翻译的,但是在绝对意义上做到译诗的形式和内容与原诗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比较支持第一种,即诗歌是相对可译的。然后,再来讨论技巧就有意义了。,针对诗歌翻译及其在国外的接受,个人有一些问题,拿来与大家分享下,我们可以共同研究:,1.,中国诗歌翻译的现状如何呢?从事诗歌翻译的翻译家有哪些?他们有哪些译作?,他们的译作有多少得到了出版?其中有多少在国外市场出版?,这些译作在国外市场是否,得到了好评,?它们的发行量是否很好?读者,对这些作品,的接受程度如何?哪些作品接受的好?好的原因在哪里?哪些不好?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该采取哪些办法进行改进?,2.,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个人认为,读者的接受性和审美眼光是需要考虑的。但是,翻译同样不能失去中国诗歌原有的味道和特色。那这些味道和特色又是什么呢?要想在译文中得以保存,该采用怎么样的表达方式?该如何遣词造句?在满足异国读者的审美与保留原作的风格之间,如何达到平衡?,这些都是翻译技巧,翻译策略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进步。,在翻译技巧方面,已经有很多论文发表了,可以在,CNKI,等上面找到很多论文。,3.,中国诗歌在国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国人的参与:,这其中有国外的传教士和外交官员,如戴维斯,庄延龄,翟理斯等;有汉学家,如庞德,阿瑟,魏里等,他们的译本受到读者接受的原因,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可以指导国内译者更好的进行翻译活动。个人觉得,正如葛浩文的译作在国外的接受状况不错,这需要考虑出版者的意象,权利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