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课件:专题21-种群和群落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2498900 上传时间:2024-11-1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课件:专题21-种群和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1年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课件:专题21-种群和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1年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课件:专题21-种群和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5.03.20,#,考点一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清单,基础知识,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2.种群密度的调查,(1)调查方法,(2)实例: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50尾,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2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1 875尾;若第一次标记的个体有个别标记脱落,则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高(多)。公式:,M,/,N,=,m,/,n,(,M,为第一次捕获数量,N,为调查种群的数量,m,为第二次捕获中的带标记的数量,n,为第二次捕获数量),均是部分/整体。,3.年龄组成,(1)甲、乙、丙分别属于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2)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特点是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其出生率死亡率,所以该种群数量会增加。,【知能拓展】年龄组成按照生殖能力划分,幼年个体无生殖能力,成年个,体具有生殖能力,老年个体丧失生殖能力。,4.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曲线A:“J”型曲线,(1)形成原因: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2)数学模型,N,t,=,N,0,t,(3)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2.曲线B:“S”型曲线,(1)形成原因:食物、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有天敌。,(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3)应用,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栖息环境,保护大熊猫提高环境容纳量,3.图中阴影部分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重难突破,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与判断,【知能拓展】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3.种群数量变化特殊实例的分析,(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实施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出生率的,同时又可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比较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N,1,),重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计算种群密度,N,:,=,),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适用于双子叶植物,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1.样方法的计数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点上的个体。,(如图实心圆表示需统计的个体),2.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得到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1)在实际情况下,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重捕的机会会降低,则计算,值比实际值高。,(2)动物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的脱落,则计算值比实际值高。,(3)标志物过于明显或对动物造成伤害,第二次捕捉时很容易被抓到,则计,算值比实际值低。,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三、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及在生产中的应用,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率,K,值有无,无,K,值,有,K,值,(1),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100%=增长率。如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那么该种群在当年的增长率为(,b,-,a,)/,a,。,(2),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时间=增长速率。同样某种群现有数量为,a,一年后,该种群数为,b,其,种群增长速率为:(,b,-,a,)/1。,【思维点拨】“,”值典型曲线解读,(1)a段:,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b段:尽管,值减小,但仍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3)c段:,=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4)d段:,1,种群数量逐年减少;,(5)e段:尽管,呈上升趋势,但仍小于1,故种群数量逐年减少,至f点时种群数,量最少。,K,/2值,K,值,原理,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可,变的,与生存环境有关,2.“S”型曲线中,K,/2值与,K,值在实践中的应用,应,用,举,例,灭鼠,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值左右,若在,K,/2值左右,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降低,K,值,改变环境条,件,使之不适合鼠生存,捕鱼,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值左右,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体积、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2.探究步骤,(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中。,(3)将试管放在25 条件下培养。,(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5)分析数据,画出曲线。,3.实验结果,4.注意事项,(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2)显微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相邻两个边及其,顶点的酵母菌。,(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知能拓展】血细胞计数板及计数方法,(1)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方格网(图1),每个方格网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图2)。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 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 mm,因此,计数室的容积为0.1 mm,3,(10,-4,mL)。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16个中方格,25个小方格或者25个中方格,16个小方,格(图3),两种规格的计数室均分成400个小方格。,(2)计数方法(以25,16型为例):可用五点取样法统计图3中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结合以下公式计算。,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400,10,4,稀释倍数,考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基础知识,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全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2.生物群落物种组成,(1)丰富度,(丰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3.种间关系,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常呈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阳光,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4.群落的空间结构,二、群落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时间,经历的时间比较,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重难突破,1.生物的种间关系及判断,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数量,坐标图,营养关系图,常见形式:,举,例,地衣,大豆与根瘤,菌,蛔虫与人,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1),(2),说明:在竞争力不同的两种生物中,一方可能会因竞争力弱而灭绝,而寄生,关系中,一般不会有物种淘汰。,(3),2.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有关的3个易错点,(1)垂直分布与垂直结构,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高山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这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2)演替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3)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属性,趋势分析,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预测的,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一般来说自然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然演替是不可,逆的,稳定性越来越高,3.群落演替的趋势分析,【思维点拨】“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方法总结,(1)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落入,酒精中。,(2)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吸虫器采集: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说明: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3)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方法一“变式法”解读“S”型曲线,方法技巧,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此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知能拓展】,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D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方法二“对比法”判断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曲线,方法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