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神经促通技术理论部分,张美翔,神经促通技术理论部分,1,什么叫神经促通技术,【,定义,】,: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功能障碍的系列康复技术。又称神经生理疗法、神经发育疗法、促进技术,促通技术,易化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者等神经性瘫痪。,什么叫神经促通技术【定义】: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2,促通技术的机理,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大脑在损伤后可以自行调整以代偿损伤的功能。易化技术将其称为,“,人体的潜能,”,,康复治疗就是要调动这种潜能。,运动(输出)可以由感觉(输入)来调整,促通技术的机理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大脑在损伤后可以自行,3,神经促通技术概述课件,4,【,常用技术,】,:,Brunnstrom,法、,Bobath,法、,Rood,法及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简称,PNF),等,【常用技术】:Brunnstrom法、Bobath法、Roo,5,Bobath,技术,20,世纪,40,年代,由英国,Bobath,夫妇创立,Bobath,夫人是物理治疗师,Bobath,先生是神经学专家,被认为是上一世纪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Bobath技术20世纪40年代,由,6,一、,Bobath,技术的特点,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key point control),、,反射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和,良肢位的摆放,来抑制痉挛,通过利用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主动运动,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一、Bobath技术的特点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key po,7,二、,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让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每一种技能活动均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其它保护性反应、抓握与放松等基本模式为基础而产生的。,二、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 让患者学,8,三、,Bobath,常用治疗技术,1,)关键点的控制 人体关键点可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它包括胸骨柄中下段、头颈部、躯干等。治疗师可通过在关键点的手法操作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肢体的肌张力。,三、Bobath常用治疗技术 1)关键点的控制 人体关键,9,对于躯干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通过对胸骨柄,即中心关键点,(central key point),的控制来缓解肌张力,对于躯干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通过对胸骨柄,即中心关键点(cen,10,(,2,)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躯干抗痉挛模式: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一手扶其肩部,另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反方向的牵拉动作,可缓解躯干肌的痉挛(图,4-1-6,)。此外还有肩、上肢、手等的抗痉挛模式,(2)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 (reflex,11,3,)平衡反应及保护性反应 训练患者坐位、立位、跪立位平衡引导患者的头颈和肢体运动,诱发平衡反应。(,4,)感觉刺激方法 牵拉肌肉、轻轻拍打肌腹或用手、毛刷、冰块等刺激皮肤感觉,促使肌肉收缩。(,5,)矫正异常步态:矫正画圈步态的训练方法为:坐立位时的下肢内收、内旋训练;迈步时的骨盆放松训练等。,3)平衡反应及保护性反应 训练患者坐位、立位、跪立位平衡引,12,(,6,)运动控制的训练,1,)控住训练:将肢体的末端被动地移到空间的关节活动范围的某一点上,让患者练习将肢体控制在该位置上不动。,2,)定位放置训练:在肢体能控制后,训练患者主动将肢体定位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各点上,然后由此向上和向下活动,再返回原处。,(6)运动控制的训练 1)控住训练:将肢体的末端被动地移,13,Brunnstrom,技术,Signe Brunnstrom,是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识到中枢神经损伤以后,大脑皮层失去了对正常运动的控制能力,从而出现了人体发育初期才具有的运动模式。中枢神经损伤之后的恢复过程是运动模式的变化,即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之后才会出现分离运动,。,Brunnstrom技术Signe Brunnstrom 是,1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阶段,Brunnstrom,将脑卒中等中枢神经损伤以后的偏瘫恢复分成,6,个阶段:第,1,阶段:弛缓期;第,2,阶段:联合反应期;第,3,阶段:共同运动初期;第,4,阶段:共同运动期;第,5,阶段:分离运动初期;第,6,阶段:协调性运动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阶段,15,周围性瘫痪,中枢性瘫痪(质变),(,量变),弛缓,0,I,痉挛,II,1,2,III,联带运动,3,4,IV,V,部分分离运动,5,VI,分离运动,正常,神经促通技术概述课件,16,Brunnstrom,技术的机制,是通过中枢兴奋扩散,其方法为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使患者自最初的粗大联合反应阶段进入由共同运动支配的半随意运动阶段,然后使患者打破共同运动达到精确的功能性的半随意控制阶段,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Brunnstrom技术的机制 是通过中枢兴奋扩散,其方,17,Brunnstrom,技术的特点,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Brunnstrom技术的特点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18,Brunnstrom,技术的治疗原则,治疗顺序,Brunnstrom,方法强调在早期利用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引导患者的运动反应,之后再从中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最终脱离异常运动模式向功能性运动模式过渡。其,治疗原则,要求任何治疗性的活动都必须依据患者的恢复阶段而异,Brunnstrom技术的治疗原则治疗顺序,19,治疗方针:,经常重视运动感觉。,早期患者在床上肢体摆放位置。,利用共同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最后达到随意地完成各种运动。,治疗方针:,20,Rood,技术,Rood,技术又叫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由美国人,Mar-garet Rood,提出。,Rood,技术按照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不同的感觉刺激促进或抑制运动性反应,诱发较高级的运动模式的出现。,Rood 技术Rood技术又叫多种感觉刺激,21,Rood,的治疗原理,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修正,达到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的最高级控制,人体的运动,Rood的治疗原理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修,22,Rood,技术的治疗,Rood,的易化技术,1,、经皮易化技术,【,轻刷、快速擦刷、冰冻,】,2,、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关节重压缩、伸张(牵拉)、固有肌伸张(牵拉)、伸张性压迫、叩打、振动刺激,】,Rood,的抑制技术,1,、中性温度疗法,2,、缓慢摇摆(缓慢节律的轻摆),3,、缓慢旋转,4,、缓慢轻擦,5,、腱压迫,6,、轻微的关节挤压,Rood技术的治疗Rood的易化技术Rood的抑制技术,23,PNF,技术,即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由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 40,年代创立。,它是一种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状运动模式(,spiral and diagonal pattern,)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技术适用于多种神经疾患,亦适用于骨关节病、软组织损伤等疾患。,PNF技术即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由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Her,24,神经生理学原理,(,Dr.Charles Sherrington,1947),后续效应,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随着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刺激的后续效应也随之增加;,在维持肌肉静力收缩后,其后续效应是肌肉力量得以增加。,扩散,对刺激传播与强度反应的增加;,反应可为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生理学原理(Dr.Charles Sherringt,25,时间总和,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空间总和,同时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连续诱导,主动肌强烈的兴奋之后,可引起拮抗肌的兴奋。,交互支配(交互抑制),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总和,26,PNF,的基本内容,91,种螺旋、对角线型式的运动模式:,头颈,3,种;上躯干,2,种;下躯干,6,种;上肢,14,种;,下肢,12,种;强调时间顺序的,ROM,变化模式,2,种;,按照发育规律在治疗垫上进行的,38,种;步行训练,7,种;轮椅和转移,5,种;生活自理,2,种。,15,种手法治疗技术,3,大类本体、皮肤和视听刺激,PNF的基本内容91种螺旋、对角线型式的运动模式:,27,PNF,的解剖学基础,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是正常动作发育的最后阶段,这是因为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旋转的成分,而旋转是肢体发挥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洗脸,梳头,吃饭,行走。,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也利于身体双侧运动的发展。,PNF的解剖学基础,28,关于运动模式的理论,姿势和运动的发展顺序:,双侧对称,双侧不对称,双侧交互,单侧型式,对角线型运动,(运动的最高型式),关于运动模式的理论姿势和运动的发展顺序:双侧对称双侧不对称双,29,治疗方法的特点,属于易化技术的一种治疗方法;,螺旋对角交叉式的运动模式;,同时借助于视觉、听觉、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平衡反应;,屈、伸肌相互交替收缩,以维持一动作或姿势的稳定;,反复刺激、反复自我学习的过程;,极具开发潜能、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术。,治疗方法的特点属于易化技术的一种治疗方法;,30,soreha education,Keys to success,成功的关键,Optimal resistance,最佳阻力,Improve motor control,optimize awareness of movement,strengthening,提高运动控制,改善运动和力量的感知,Irradiation,Intensification,扩散,强化,Overflow of reactions and nerv impulses,反射和神经冲动的溢出,Manual contact,手接触,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tern via receptors,感知关于运动的信息,Body positioning/-mechanism,体位,/,身体力学,Control of motion sequence,控制运动节段,Verbal stimulus,言语刺激,Commends for preparing,action and correction,准备、运动和校正,Visual feedback,视觉反馈,Self-control for patient,病人自我控制,Patterns,运动模式,Synergistic motion sequence,协同协调,soreha educationKeys to succes,31,基本手法技术,手法接触,(,manual contacts,),牵张,(,stretch,),牵引和挤压,(,traction and approximation,),最大阻力,(,maximal resistance,),扩散和强化,(,irradiation and reinforcement,),时序,(,normal timing),视觉刺激,(,optical stimulation,),口令与交流,(,verbal commands and communication,),运动模式,(,pattern of movement),基本手法技术手法接触 (manual contacts),32,手法接触,(manua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