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Oct 17,2009,环境地质学,分论假设干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Environmental Geology,第一章 地震,据联合国统计资料,,20,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地震每年造成的灾害达几十亿美元,为防震抗震投入的消耗也达几十亿美元,足见这种地质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巨大威胁。,遭受地震破坏的北川县城,被地震摧毁的居民楼,遭地震摧毁的汶川县映秀镇,地震触发的大型滑坡摧毁了北川中学,滑坡堰塞湖淹没了,1,座小学和几个自然村,“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截至2021年9月25日12时,已确认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诱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据评估,汶川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史培军,2021年9月。,对地震及其诱发次生灾害的研究,将是未来环境地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章主要内容,一、地震相关的根本概念,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三、地震效应,四、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五、地震的活动特点及地震防范,地震,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一、地震相关的根本概念,地震earthquake是指地壳某个部位的岩层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是研究地震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体 波,面 波,勒夫波L,纵波P,横波S,瑞利波R,地震波,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沿地表传播的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P,波和,S,波,到达地表的时间、两种波速度比率、振幅等可以用地震记录仪测定记录,从而提供地震的严重程度、震中及震源深度等信息。,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震源深度:,震源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是一区域,震中距:,某点至震中的地面距离,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释放能量大小可根据地震波记录图的最高振幅来确定,按李希特一古登堡的最初定义,震级M是按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式标准扭力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的地面所记录到的最大振幅A微米计算的:,Mlg A,目前世界上最大地震震级为,8.9级,。,弱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震4.56级;强震6级;巨大地震8级。,地震烈度:,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在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坚硬基岩场地较松软土场地烈度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划分出假设干个烈度不同的地区,等烈度线图:在同一次地震下,破坏程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1等烈度线的几何特征:,等震线图上最内一根等震线长轴方向就是断层面的走向。,当极震区两侧的等震线根本对称时,断层面近乎直立,当等震线不对称时,断层面向涉及得宽的那个方向倾斜,不对称性愈显著,说明断层面愈缓。,2地表断层和裂缝,一般认为:大地震时在地面产生的地震断层和变形带的走向代表了震源断层面的走向。,烈度表:地震破坏程度大小的分级标准中国:十二度表,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3大洋海岭地震带,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板块边缘地震带:,台湾地震带,;,西藏,-,滇西地震带,板块内部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南北地震带,;,天山地震带,本世纪以来发生的9次大于8级的大地震,除2次发生于台湾临近海域,其余7次均发生于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部省份。,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300屡次6级以上的地震,西部地区为250屡次,占83。,地震灾害表现为西部强于东部,在东部地区北强南弱,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兴旺,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地震灾情总体特点:东重西轻,我国地震灾害的周期性,4,、中国地震灾害,我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时间上的明显的周期性。由于东西部构造运动的差异,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研究说明,东部地区地震周期大约为300年左右,西部为100200年,台湾为几十年。,我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4次大地震活泼幕,每个活泼幕持续约1020年左右,有活动高潮与低潮交替的现象。目前已进入了新的活动幕。,三、地震效应,地震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结果,称为地震效应。,震动破坏效应,地面破坏效应,次生灾害效应,地震,破坏,效应,其主要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断裂,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和地面毁坏,以及水面的异常波动。,一振动破坏效应,地震 地面、地面建筑物,强迫振动,建筑物破坏,地震波,由震动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附加荷载,二地面破坏效应,地震发生时,地层错动、开裂、地陷、地基不均匀变形及砂土液化等使地基失稳,导致建筑物发生破坏。包括:,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岩性差异、厚度不同,地基水平滑移斜坡或半挖半填,砂土液化饱水粉细砂岩,1地面开裂,2地基基地底变形,三次生灾害效应,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四、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近代关,于地震,形成机,理的假,说,1断层说:地壳中产生的能量积累于岩体中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地层的薄弱地带断层附近以快速应变的形式释放,使两盘发生突变性的相对位移,从而引发地震。,2岩浆冲击说,3相变说,4温度应力说,5黏滑说,地震形成机理,地震发生的原因,一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震,1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这些地震多分布于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构造带,,这些构造带阻隔了构造应力的传递,有利于,能量的积累,。当地应力超过岩层强度时,岩层会突然断裂、错动和弹跳,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剧烈震动,形成地震。,2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震,动力主要来源于地球之外,如陨石撞击地震等。该类地震一般震级小,破坏力也较小。,二人为活动诱发的地震,1水库蓄水诱发地震,蓄水增大了库底岩层的,上覆荷载,;库区水岩作用也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降低,,岩体稳定性的减弱。该,两种作用,将使地应力场迅速变化,断裂带应力急剧上升,当继续的能量超过地震发生所需最小值时,即可诱发地震。,2抽、注地下流体诱发地震,抽取或向地下注入液体,将改变原先围岩的应力装态,使岩层中的孔隙水压力急剧下降或上升,,有效应力急剧变化,,使一些较软弱破碎以及具有黏滑性质的,断层压力平衡状态破坏,而发生位移,进而诱发地震。,3地下采空区塌陷诱发地震,采矿形成的采空区会使,围岩压力重新分布,,导致围岩变形、脆性破裂,严重时可造成岩体应力和应变能的集中释放诱发地震;另外,顶板突然冒落,的冲击力也会诱发地震。,4地下核试验,人为诱发地震的关键往往是发震断裂事先已处于临界状态。,五、地震活动特点与地震防范,一地震的活动特点,1地震的重复性,2地震的迁移性和填空性,3地震的累进突发性,二地震的预报,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1地震的时间预报:,2地震的空间预报:,活动性深大断裂带、断陷盆地边缘地带一般是强震发生地带,三地震灾害的防范,1进行地震区划,2地震区建筑的抗震规划与设计,地震活动性区划,地震烈度区划,地震动参数区划,3加强地震监测、预警预报、开展诱发地震的研究,思考题?,在如右等烈度图中标出断层面的走向,并确定其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