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应追求“五史”有机的统一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5243959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学应追求“五史”有机的统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教学应追求“五史”有机的统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教学应追求“五史”有机的统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构建历史学科体系,实现“五史”的有机统一,东莞中学 杨建平,构建历史学科体系东莞中学 杨建平,1,1、历史是什么?历史有没有自已独特的学科体系?历史真的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寻吗?能不能让历史变的简单点?,2、你给学生教授的仅仅是历史史实和现成的历史结论吗?你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能高屋建瓴地进行解读吗?,3、你的学生学了多年的历史,当你问及历史是什么?历史给了你什么的时侯?你的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追问历史,下面这些问题你思考过吗?,历史学,历史教育与教材,历史学习,1、历史是什么?历史有没有自已独特的学科体系?历史真的杂乱无,2,二、历史是什么?,二、历史是什么?,3,一般而言“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第二种,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遗留下来的痕迹,(历史史料:文字、实物),第三种,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为,记载的诠释和研究,:是人们认识中的过去。(史料+史实+史识+史观+史法),1、历史的含义,一般而言“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含义:1、历史的含义,4,2、我们学习、教授的历史应属于:,第三种历史。构成其历史的要素有,历史史料+历史史实+历史史识+历史史观+历史史法,历史是“五史”的有机的统一体,2、我们学习、教授的历史应属于:第三种历史。构成其历史的要素,5,历 史 史 料,历 史 史 实,历史史识,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历史基石),史实,就是依据一系列史料还原的历史基本事实,即历史真相,(历史依据),史识,就是依据历史史观对历史史料和历史史实做出比较客观认识(,历史灵魂,),历史史观,史观就是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历史钥匙),历史史法,研究历史和叙述历史的方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法)、史料分析法、描述法、定量法等,。(历史形式),3、“五史”之间的内在关系示意图,历 史 史 料历 史 史 实历史史识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6,三、历史教学应实现“五史”的有机统一,三、历史教学应实现“五史”的有机统一,7,(一)历史史料,-“五史”有机统一的基石,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可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过去的历史。,2、史料的种类:,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创造发明的,有形物品,。主要指各类遗物、遗址、墓葬、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1)实物史料:,1、什么是史料?,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一)历史史料-“五史”有机统一的基石 史料是人类社会,8,(2)文献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两大部分,A、文字史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史部类(经、史、子、集)即关于历史的书籍经、子、集类。档案类。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地方志类。甲骨和金石铭文类。,B、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3、史料的信度:,4、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一般而言,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有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信度最高;第二手史料信度降低,以后类推。但不管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都要尊循孤证不立的原则。,(2)文献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两大部分 A、文字史料,9,(1)判别教材中提供的史料的真伪:,哪一张是真实的?,中方,美方,1972年2月21日,(1)判别教材中提供的史料的真伪:哪一张是真实的?中方美方1,10,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杭州北关夜市,2、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提供的史料佐证什么?,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杭州北关夜市2、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提供的史料,11,(二)历史史实,-“五史”有机统一的依据,1、什么是历史史实?,历史,史实,就是依据一系列,史料还原,的人类过去的生产、生活、阶级斗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等的,客观的基本事实,。或者更通俗讲就是还原的,历史的真相、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的自己。,但由于主客观因素,但这种还原不是百分之百的还原,只是,近似历史真相,。,(二)历史史实-“五史”有机统一的依据 1、什么,12,2、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实,历史史实是繁杂的,但可分类。历史史实可分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政策法规、思想学说、文化成就等几大类。教材中对这几大类历史史实的表述一般遵循下列规则:,由于中学历史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我们所学习的历史多以,历史史实的面目,出现,仅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关键点上有历史材料佐证。,当然每一个历史史实都提供历史史料佐证,一是不可能,二是完全没有必要。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只能以,接受历史史实为主,考证历史史实为辅,。,3、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史实的分类,2、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实历史史实是繁杂的,但可分类。历史,13,一般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内容)、结果来叙述。,3、典章制度、政策法规、思想学说:一般从时间、人物、原因、内容来讲解。,一般从从,自然科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冶金、科学发明等)、,社会科学,(思想、哲学、文学(诗词、小说)艺术(音乐、美术、雕塑、书法等)等到方面加以阐述。,2、历史事件:,4、文化成就:,一般从人物的生活时代、出生、称谓、活动、学说、著作等方面阐述。,1、历史人物:,一般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内容)、结,14,(三)历史史识(认识),-“五史”有机统一的灵魂,史识,就是依据一定的历史史观(标准)和一定的历史史实或史料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制度政策等做出,比较客观的阐释和解读,或者认识,。一般而言是透过历史史实的现象,发现其后面隐藏的本质性的东西。也有可能是历史的规律。,它是历史的灵魂。,1、什么是历史史识?,2、历史史识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由于历史史观不是唯一的,所有历史史识也不是唯一。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史学观点和争论。“永远的不确定,这也许正是历史的的玄妙所在。”,(三)历史史识(认识)-“五史”有机统一的灵魂,15,3、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识,历史教材中的对人物、事件、制度等的,评价、历史影响、历史意义往往就是史识,。但仅是一家之言-是以文明历史观为标准的一种认识结论而已。,4、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历史教材中历史史识,一是让学生明确知道历史史识是如何得出来的,即依据一定的历史史观为标准,对历史史实或史料分析得出来的。二是换一种历史史观来分析同样历史事件,历史史识是不一样的。这就抓住了历史的牛黄鼻子。学生学习历史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3、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史识历史教材中的对人物、事件、制度等,16,(四)历史史观,-“五史”有机统一的钥匙,所谓史观,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文明史观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历史史观),(1)辩证唯物主义史观:,(2)文明史观:,(3)近代化或现代化史观:,(4)全球史观,(5)革命史观,(6)社会史观,1、什么是历史史观?,2、历史史观的种类:,3、“史观,能救人也能杀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狼奶、狗奶、人奶。,(四)历史史观-“五史”有机统一的钥匙 所谓史观,即观,17,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4、不同历史史观会有不同的历史史识,(1)举例,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4、不同历史史观会有不同的,18,(2)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革命史观反帝爱国运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带有迷信落后意识和盲目排外情绪的一次农民运动,(3)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认识,(2)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革命史观反帝爱国运动文明史观、,19,(五)历史史法,-“五史”有机统一的形式,研究历史和叙述历史的方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法)、史料分析法、描述法、定量法等。,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关注教材以何种方法编写历史,描述历史。,(五)历史史法-“五史”有机统一的形式 研究历史和叙述,20,历 史 史 料,历 史 史 实,历史史识,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历史基石),史实,就是依据一系列史料还原的历史基本事实,即历史真相,(历史依据),史识,就是依据历史史观对历史史料和历史史实做出比较客观认识(,历史灵魂,),历史史观,史观就是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历史钥匙),历史史法,研究历史和叙述历史的方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法)、史料分析法、描述法、定量法等,。(历史形式),历史的学科体系(历史大厦的主体结构),历 史 史 料历 史 史 实历史史识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21,谢谢大家!,谢谢大家!,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