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2,3,4,5,6,7,8,9,10,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 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二)生物起源说,(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一、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的教育,(三),近代社会的教育,(四),现代社会的教育,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同一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奴隶社会,(,1,)学校教育产生,并开始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2,)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方法比较单一。,2,、封建社会,(,1,)教育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2,)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发展非常缓慢。,(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奴隶社会,(三)近代社会的教育,时间:,16,世纪至,18,世纪,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2,、提出并实施了普及教育;,3,、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4,、教育内容、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化。,(三)近代社会的教育时间:16世纪至18世纪,(四)现代社会的教育,1,、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四)现代社会的教育1、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四)现代社会的教育,2,、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四)现代社会的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独立与变革阶段,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作出一定的总结和概括,但在理论上抽象概括的层次较低,仍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形象的比喻上,缺乏科学依据,带有相当程序的臆测和简单的逻辑推理性质。,从总体上说,教育学在它的初期阶段是跟政治、伦理、哲学、文学乃至宗教思想混杂在一起的,教育学上的独立命题和范畴没有明确的规定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开,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韩愈、,朱熹,、颜元等,代表作:,论语,学记,师说,语录,等,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代表著:,理想国,、,雄辩术原理,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以“六艺”为教学内容,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张自觉修养德行,树立教师的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重视教育的作用,“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孔子: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学、思、行结合,(二)启发诱导,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朱熹,论语集注,(三)因材施教,(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学、思、行结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主张自觉修养德行,(一)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二)克已(“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不怨天,不尤人。”),(三)力行(“言必信,行必果。”),(四)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五)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六)改过,孔子:主张自觉修养德行(一)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树立教师的典范,(一)学而不厌,(二)温故知新,(三)诲人不倦,(四)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五)爱护学生,(六)教学相长,孔子:树立教师的典范(一)学而不厌,学记,学记,(,1229,个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一、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二、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三、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四、关于教师,学记学记(1229个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一、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1,、,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2,、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一、关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二、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学制与学年:,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五级、九年。,2,、视学与考试:,第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二、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学制与学年:,三、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藏息相辅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教学方法,讲解法:“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问答法:,练习法:,三、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四、关于教师,1,、提出尊师重道思想。,“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2,、概括出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四、关于教师,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把教育分为音乐教育(包括诗歌和文学等)和体育。音乐教育陶冶人的心灵,体育为了锻炼身体,强调身心教育和谐发展。在女子教育方面,他主张,男女的禀性是一样的,应有同等的受教育权。,代表作:,理想国,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柏 拉 图,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二、教育学的独立与变革阶段,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156-1626,)。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本教育学,它也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二、教育学的独立与变革阶段据已有的资料考察,最先提出“教育学,二、教育学的独立性形态阶段,(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英国)洛克:,教育漫话,(1693),(法国),卢梭,:,爱弥儿,(1762),(德国),康德,:,康德论教育,(1803),(瑞士),裴斯塔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第斯多惠(德国),:,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二、教育学的独立性形态阶段(英国)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培 根,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把教育学作,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夸美纽斯,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卢梭,(,1712-1778,年)与,爱弥尔,爱弥尔,(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年),,1762,年出版,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人们将来会认为,他们所阅读的,不是一种教育论文,而是一个空想家对教育的幻想。有什么办法呢?我要叙述的,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我自己的思想。我和别人的看法毫不相同。”,卢梭对当时流行的成人化的儿童教育,从教育目标、内容到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猛烈的全面的抨击。,卢梭认为创建新教育的关键在于人们的新观念:,卢梭(1712-1778年)与爱弥尔爱弥尔(构思,卢梭,(,1712-1778,年)与,爱弥尔,第一,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自然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第二,儿童中心的观念。,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第四,实用主义的观念。,第五,发现的观念。,“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1712-1778年)与爱弥尔第一,教育适应自,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 德,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教,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新体系,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赫尔巴特(1776-1841)德国教育理论家,完,赫尔巴特,(,1776-1841,),他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他把教育分成管理、教学、训练(德育)三部分,强调严峻的纪律和教师的绝对权威。提出了,“可塑性”、“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他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他把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等六种。教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不同的学科来形成儿童各种活动的观念。还将教学过程分成,“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而伴随这四个阶段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他的学生齐勒尔与赖因将教学四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凯洛夫将其演变为“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赫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