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复习提问,1.西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的,背景,2.黄老之学的,内容、特点、实质、作用,?,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思想的,原因,?,4.(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2)影响和(3),“新”在何处,?(4)认识,5.如何评价“天人感应”,宋明新儒学,理学,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主要内容:,一、儒学危机与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背景,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理学的派别,内容,三、理学的精神价值与弊端,对理学的,评价,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重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汉代儒学已经无法控,制人心。,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3,、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领域。,4、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导致理学兴起。,第,4,课 宋明理学,请从,西游记,找出三教合一的踪影?,三教合一的缩影,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的),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二、宋明理学,两大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一,),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南宋:朱熹(11301200),一、背景,儒学危机与三教合一,程颢,(1032 1085),、程颐,(10331107),程颢(兄)、程颐(弟),河南洛阳人,“是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都熟悉佛老学说,又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多年的钻研,终成理学大家,。他们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在位,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他,提出“去人欲,存天理,”,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忠孝廉节碑,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材料,D,:,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根据材料,D,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2,、主要观点:,思考:如何才能把握,(,体现在社会上的,)“,理”?,1,、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材料,E,:,世界观,世界的本原是理,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社会,儒家道德伦理;,个人,人性,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方法论,格物致知,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具体说:,接触,,体验,,明“理”。,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异:,“知”不同。前者要“明理”,即儒家伦理道德,(,唯心,),;后者,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异同?,1,、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2,、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3,、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材料,F,:,阅读材料,F,,思考:在个人修养,(“,人性”,),上如何实践“理”?,修养观,“,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官方哲学,元朝,科举考试内容,明初,确定统治地位,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二,),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11391193),,象山先生,明朝:王守仁,(14721529),,阳明先生,二、宋明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3,),是,南宋理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心学开创者,。,他的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与朱熹格物致知的的方法发生分歧,,1176,年,双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渊,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又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小字,“,格竹子”“龙场悟道”,,王守仁发展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及其后他的学说得到广泛的传播。,贵州修文阳明洞,(,二,),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11391193),,象山先生,明朝:王守仁,(14721529),,阳明先生,2,、主要观点:,陆: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王: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的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1,、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2,、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材料,G,:,1,、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2,、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3,、“良知良能,愚妻愚夫与圣人同”,人心中各有个圣人,满街都是圣人。,4,、“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材料,H,:,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二、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根据,17,页第一段回答:阳明心学创立的目的何在?,根据,17,页第一段回答:其思想有何积极意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学派,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属于,“,理学,”,。,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影响,都压制、扼杀人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不,同,点,对理的具体认识,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心即理也,,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识方法,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内心反省;致良知,影响,是元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是古代重要思想,影响海内为。,三、宋明理学的影响,残忍的童年,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戴震,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积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林则徐塑像,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积极:,注重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凸现人性庄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的时,,曾经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我们应批判继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4,课 宋明理学,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一次站到了我们面前,不,其实是它一直伴随在我么身边,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沧桑的躯体,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的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理学曾经充当过羁绊历史发展脚步的枷锁,也曾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起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面对它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厘清扬弃,这应该是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重要命题,这也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课堂小结,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2,、“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致良知”,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是,A,对“理”的认识不同,B,求“理”的方法不同,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D,义利观的不同,5,、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 B,C D,6,、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西学,再见!,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影响,维系专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重主观意志重气节品德,强社会责任凸人性庄严,佛、道传播,儒学危机,回应挑战,儒学更新,三教合一,作业布置,周三晚自习背诵记忆第四课,复习回顾第三课,完成第三、四课学案选择题,周四晚自习做完学案三四课大题部分;预习第五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