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桑基鱼塘,桑基鱼塘(,mulberry fish pond,),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1.1,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泥肥肥桑的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1.2,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桑基鱼塘,桑基鱼塘鸟瞰图,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工艺流程,人工湿地水平流剖面图,人工湿地垂直流剖面图,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实例,(见人工湿地文件夹第三个,pdf,文件,内含相应图片),3.,长江和沿海滩涂的生态治理,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我国常采用芦苇、米草、大米草和互花米草进行滩涂治理。,3.1,芦苇与米草属的生态习性,3.1.1,米草属,米草属又称草绳属,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生态习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生态功效:,(,1,)保滩护堤、促於造陆作用明显。,(,2,)米草可饲用。,(,3,)野生动物的栖息地。,(,4,)航道减於。,(,5,)控制污染。,米草属,3.2.2,芦苇,芦苇,多年生水生活湿生的高大禾草,禾本科芦竹亚科芦苇属。,生态习性:,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河溪边等多水地区。芦苇的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或干枯的水塘里,。,生态功效:,其生态功能突出体现在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促淤防蚀、抑制藻类、防洪固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芦苇,大米草治理滩涂,芦苇治理滩涂,4.,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基本介绍:,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和、,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也是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首(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的,绿色坝建设,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有名的四大生物工程。,建设成就:,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采取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561,万公顷,使,27.8,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多万公顷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蒙、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净减少,7921,平方千米。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已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新疆完成造林,274,万公顷,绿洲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万多平方千米扩大到,7,万多平方千米。,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域范围图,三北防护林工程,logo,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5.,太行山绿化工程,基本介绍:,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在太行山石质山区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发展果木经济林,通过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以提高山区的水土保持能力,并兼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山西、河北、河南、北京,4,省市的,110,个县,总面积,1200,万公顷。工程建设总目标是:营造林,356,万公顷,防护林比重由,1986,年的,23.8%,增加到,41.1%,,经济林比重由,13.6%,提高到,27.2%,,基本控制本区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建设期限为,1986,2050,年,分三个阶段完成:,1986,2000,年为第一阶段,营造林,136,万公顷;,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营造林,178,万公顷;,2011,2050,年为第三个阶段,营造林,42,万公顷。工程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可由,15%,提高到,35%,左右。,工程效益:,到,2010,年,将新增森林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9.99,个百分点,可有效地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促进工程区的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洪减灾、庇护农田的效益可达,524.8,亿元;工程建设每年可安排,3,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森林景观效益达,5.6,亿元;还能有效地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生产木材价值,12.3,亿元,经济林产值,26.5,亿元,木材储备价值,69.7,亿元;对当地保持社会稳定、增加群众收入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太行山地处华北大平原西侧,是京津和华北大平原的天然屏障。它既可抵御西北寒潮的袭击,又可接纳东南暖湿气流,是海河水系的发源地及黄河中下游部分支流的上游。太行山同时又是华北平原地区旱涝灾害和京津水旱灾害的根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旱、涝、洪、雹、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落后。建设太行山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本地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效果,对于根治海河,减少京津及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太行山地理状况分析图,太行山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6.,海岸带防护林体系,基本介绍:,沿海防护林是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海岸带自然生态平衡,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观测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对苏北沿海防护林带、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农田林网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八五”期间国家曾将“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海岸带防护林对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降低区域性风速,防风固沙,减轻风暴潮、盐雾的危害,降盐改土,海岸带防护林工程,海岸带防护林工程,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基本介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是指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间为,1989-2015,年。,1989,年中国为综合治理江河而首次实施了大规模林业生态工程,这是关系到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工程区域范围包括,11,个省市的,271,个县,实施时间是,1989,2000,年,主要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九个省的,145,个县(市),建设任务为从,1989,年开始,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有林地面积增加一亿亩。,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将积极推进低效防护林改造,加快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步伐,突出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及沿线的治理,重点构筑三峡库区周边和南水北调源头及沿线生态屏障。,建设效果:,据相关统计显示,道路、沟渠、河流两岸绿化率达到了,85%,以上。初步建立的防护林体系形成了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的生态屏障,增强了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扩大了生物生存空间,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基地,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增长。农民人均因林纯收入明显增加,初步形成林产品资源生产基地。区划的生态公益林受到有效保护,为森林生态分类经营实践奠定了很好的经验基础。,甘肃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湖北宜昌地区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