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20001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25198031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2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2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一、分析题(共1题,共100分)要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 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1.雷雨中的繁漪是全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她聪明、美丽,有自由追求和爱情(情欲)自 主的强烈愿望,她的性格中,任性与脆弱、热情与孤独、反抗与屈从交织在一起,她对周萍的追求是在枯 井一样与世隔绝的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拯救,她的反抗与追求使得她陷入了母亲不像母亲、情人不像情人的 可悲境地,却也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家庭最强烈也最绝望的反抗、批判与否定。作者充满激情地书写了繁漪 “雷雨式”的性格。她爱起来像一团火,热烈,恨起来也像一团火,要把人烧毁。这种性格使得她在难以 抗拒的环境中以“雷雨”般的性格进行困兽之斗,变爱成恨,变倔强成疯狂。为了满足感情上的需要,她 可以不择手段地去损害别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疯狂性和毁灭性。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 繁漪的看法和感受。答:繁漪作为雷雨中的重要女性形象一直为千万读者所探讨,其悲剧的命运、暴风雨式的性格使 其成为雷雨中最丰满、最真切的人物形象。她爱得轰轰烈烈,恨得刻骨铭心,在周朴园封建霸权式的 压迫下,她的性格也经历了由隐忍到爆发的曲折过程。整漪是一道雷雨夜里的破天闪电,她的悲剧命运贯 穿整部戏始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繁漪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在周公馆这个笼罩在封建专制主义阴霾下的家庭,等待他的必然是备 受折磨的命运。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在神秘阴郁外表下包裹着的是一颗渴望等到 爱的心灵。繁漪的命运中隐含了双重的悲剧冲突。一方面,她渴望得到爱情,却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 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面对徒有形式的婚姻,她的内心是寂寞孤独的。就是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 在遇到她所认定的真爱时,表现出的义无反顾和爆发出的反封建力量是令我们普通读者所动容的。她一心 一意追求周萍的爱情,渴望得到作为一个女人应得的疼惜和爱怜。另一方而,心爱之人另有所爱,背叛爱 情的行径又像当头一棒,将她打入谷底。繁漪身受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压迫和遭到爱人抛弃的双重打击, 只得坠入绝望的深渊。繁漪的报复主要表现在与周朴园的对抗中。其一,周朴园逼繁漪喝药。这时的繁漪处于消极抵抗的处 境:“我不喝这苦东西” “,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但她最后还是选择屈从,无奈周的势力 过于强大,而对封建根基如此深厚的大环境,她只能委屈求全。其二,周朴园催繁漪去看病,这次繁漪的 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她不再忍辱负重,个性中压抑已久的不安分因子开始浮出水面。周朴园两次派仆人 催繁漪去看病,但繁漪却径白返回楼上,没去看病。虽然最终事情的解决办法是周朴园让周萍陪着克大夫 上楼替她看病,但繁漪对封建势力及道德观念的蔑视与反叛已开始渐渐显露。其三,繁漪雨夜从鲁家归来。 这次繁漪的反抗趋于公开化,势头也比上几次更为猛烈直接。她对周朴园每一次的问话,都以反驳和蔑视 回应,直到最后周朴园命令她上楼,得到的回答却是:“(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时二 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换,优势已经不再完全属于周朴园,繁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出她 对自身生存状况和遭遇的极度愤懑,她要爆发,要报复这残酷的命运。其四,暴风雨之夜,备受“最残酷 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折磨的繁漪抛却一切,彻底地戳破了掩藏在周公馆地底见不得人的黑暗。她的报复行 动是如此强烈、集中,深刻的反映出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五四”声音。也揭示了整剧的主题。2. 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气但戴 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出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 的?你更喜欢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试题分值:100分)答:戴望舒是中国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性人物,曾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对建立白话新诗 作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在现代诗歌史上有重大贡献。他早期的诗作里,情调伤感,艺术技巧明显,雨巷 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首当时最流行的抒情诗,回响着中国传统诗词的题材和意境,调子低沉而优美,诗 人从中国古典诗词里吸取诗情,用丁香结象征愁心,如李商隐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南唐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美妙诗句。戴望舒从中得到借鉴,通过对“我”和“丁香一 样的姑娘”的动人形象的描写,创造出一个“梦一般凄迷”的意境,曲折含蓄地传达出大革命失败后诗人苦 闷彷徨的内心世界。可见,传统的痕迹是明显的。不仅于此,诗人又借鉴了法国象征派的抒情方试,也借鉴 了新月派音乐美的主张,中西合璧、沟通古今的实验相当成功,故而被叶圣陶称赞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 个新的纪元。”雨巷全诗为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相间,何节诗三、六句重复用一个韵,一贯到底,这样使全诗 浑然一体,在错综变化之中富有整齐美。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复唱,不仅头尾两节诗重复,而且诗中重点 的词语也一再重复,这样的反复咏唱构成了回荡往复、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使雨巷具有永恒的艺术魅 力。戴望舒在写出了雨巷后不久,就满怀白豪感地把新写成的我的记忆,这首诗与那些充满了旧 辞藻的语言有了很大差别,标志着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 人。诗句都是现代人的日常口语,朴素而亲切,而以口语作为诗的语言,在当时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无疑是 成功的。其中“字句底节奏已经完全被情绪底节奏所替代”,实现了他诗歌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的主 张,将诗情从形式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别树一帜,自创一派。但是,把这二首诗摆在一起来仔细比较、品味,显然雨巷是一首真正的杰作,而我的记忆虽 也颇有可取之处,却怎么也不能同雨巷相比。尤其如果把时间放长了来看,雨巷必能流传下去, 而我的记忆则除了在文学史上可能会因为研究戴望舒的诗风的转变而被提到以外,恐怕很少有人会再 把它作为一篇艺术作品而加以爱好了。事实上,戴望舒在后来的创作实践中,对他的这种偏见作出了明显 的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