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项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5196910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血项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凝血项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凝血项的临床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凝血项的临床应用,*,凝血,4,项的临床应用,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凝血4项的临床应用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凝血4项包括:,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由其衍生的国际标准化比值,(1NR),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凝血酶时间,(TT),4.,血浆纤维蛋白原,(Pbg),。,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凝血4项包括: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凝血4项检测临床意义,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如: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病等。,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如:糖尿病、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各种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凝血项的临床应用,3,凝血4项检测临床意义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如:先天性凝血因,一、凝血酶原时间(,PT,),实验原理 模拟外源性凝血所需条件,测定血浆凝固的时间。本实验不仅反映凝血酶原水平,也反映了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的水平,是评价,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即在待检的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兔脑、胎盘、肺组织等浸出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的时间,此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项的临床应用,4,一、凝血酶原时间(PT)实验原理 模拟外源性凝血所需条,凝血酶原时间(PT)反应原理,兔脑或胎盘(含组织因子),因子 活化因子,(,a,),因子,a,-Ca,2+,磷脂,凝血酶原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液凝固,凝血项的临床应用,5,凝血酶原时间(PT)反应原理 兔脑,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临床意义,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X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之一。,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手段。因为,除了钙离子和组织因子外,其余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在肝脏合成,因此,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障碍,PT延长。,凝血项的临床应用,6,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临床意义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参考值,11,13,秒。,异常临界值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大于,3,秒。,凝血项的临床应用,7,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参考值 1113秒。凝血项,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的原因(,1,),1.PT,延长(,3,秒)原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导致,PT,延长。,先天性外源性凝血因子,、,V,、,、,X,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原发性纤溶亢进时,由于纤维蛋白被溶解,血栓形成障碍,导致,PT,延长;维生素,K,缺乏,,、,、,X,因子合成障碍,,PT,延长;,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香豆素抗凝剂,拮抗了维生素,K,的转化,,7-,羧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继而抑制了含有谷氨酸残基的,、,、,X,等凝血因子的羧基化,使其处于无活性状态;其他抗凝剂如:肝素、,FDP,的应用。,凝血项的临床应用,8,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的原因(1)1.PT延长(3秒),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的原因(,2,),2.PT,缩短原因:,DIC,早期呈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他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口服避孕药,主要为雌激素类避孕药,可增强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同时抑制某些抗凝因子的活性,导致高凝状态。,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凝血项的临床应用,9,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的原因(2)2.PT缩短原,PT在口服抗凝剂监测中的应用,口服抗凝剂一般在给药后的,1,2,周需每日进行,PT,检测,使,PT,延长,并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倍。,但是,由于各实验室使用的试剂不同,凝血活酶来源不一,因此,各实验室报道的,PT,值难以直接进行比较。为了标准化不同凝血活酶试剂的效价,统一判断治疗效果,,WHO,推荐使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口服抗凝剂监测的首选指标。,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0,PT在口服抗凝剂监测中的应用 口服抗凝剂一般,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INR,:是指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次方,即,INR=(,患者,PT,正常对照,PT,平均值,),ISI,。,ISI,:国际敏感度指数。,国际敏感指数,(ISI),表示凝血活酶的敏感性。,WHO,提出以人脑凝血活酶,67/40,批号作为标准品,即其,ISI,定为,1.0,,,ISI,表示各种制剂与,67/40,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厂家凝血活酶因来源不同,制备方法不同,其凝血活酶的敏感性不同,导致,PT,结果在不同实验室中存在很大差异,但测得的,INR,值却相同,为了使测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应使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口服抗凝剂监测的指标。,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INR:是指患者凝血酶原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正常参考值,1.00.1,。,在监控中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疗效并调整用药剂量。临床血栓性疾病应用口服抗凝剂过程中,当,INR3.0,时,出血几率增加;,INR5.0,时,出血几率急剧增加。,INR,的允许范围一般为,2.0,3.0(,平均,2.5,左右,),,既可保证治疗效果,也使出血风险维持在较低水平。,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正常参考值 1.00.,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原理 该试验是在体外模拟,内源性,凝血的所有条件,测定血浆凝固的时间,以评价,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即在待检的乏血小板血浆中加入激活剂(脑磷脂,-,鞣花酸悬液,脑。脑磷脂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催化表面,鞣花酸激活因子,),在钙离子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此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参考值,32,43,秒。,异常临界值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秒以上。,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3,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3,APTT反应原理,激活剂,(,鞣花酸,),因子,a,因子,a,a-Ca2+,-Ca2+,磷脂,因子,a,血小板,-Ca2+-,凝血酶原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4,APTT反应原理,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1.,内源性凝血途径包括,:,凝血活酶形成,:,需要凝血因子,、,、,、,参与。,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需要因子,V,、因子,X,、,Ca2+,、凝血酶原参与。,纤维蛋白原转变纤维蛋白:需要纤维蛋白原参与。,2.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是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检测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可用来检测凝血因子,V,、,X,、,、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肝素依赖于抗凝血酶,(AT-),,发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3,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XIa,、,XIa,、,Xa,、,和凝血酶等丝氨酸蛋白酶,使其灭活。所以,APTT,成为检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5,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1.内源性凝血途径包括:凝血项的临床应,APTT异常的原因,1.,延长,10,秒,内源性凝血途径所涉及凝血因子,、,、,、,缺乏时,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肝脏疾病时,凝血酶原,(,因子,),及凝血因子,V,、,X,减少和纤维蛋白原合成不足;,低,(,无,),纤维蛋白血症或纤溶亢进,导致纤维性血栓形成障碍;,口服抗凝剂和肝素治疗时,凝血因子合成或活性受到抑制。,2.,缩短,凝血因子如,、,X,活性增高;,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血小板增多症;,抽血不顺利使血液中混人大量组织液时,凝血激活。,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6,APTT异常的原因1.延长10秒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6,APTT检测的临床应用,是监测肝素用量的首选指标。应用肝素的第,1,2,天内,应每,4,6,小时监测,1,次,以后酌情决定每天的监测次数。静脉注射或皮下绐药时,采血时间应选择在二次用药的中点,或下一次药之前;若静脉持续滴注,则无时间限制。肝素用于静脉血栓形成时,,APTT,测定值为同时测定正常对照值的,1.5,倍即可。肝素用于治疗的安全有效范围是正常对照的,1.5,2.5,倍,(APTT,与血浆肝素浓度有中度相关性,此时血浆肝素浓度为,0.2-0.5U,ml),。,APTT,在肝素浓度为,0.1,1.0U,ml,的范围内敏感度较好,当肝素浓度超过,1.0U,ml,时,(,如体外循环等情况下使用大剂量肝素时,),,将超过,APTT,的监测范围,这时应使用活化的凝血时间,(ACT),来进行监测。,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7,APTT检测的临床应用 是监测肝素用量的首选,三、凝血酶时间(,TT,)检测,检测原理:检测纤维蛋白原在转化成纤维蛋白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即在待检测的乏血小板血浆中直接加入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酶加入到血浆凝固的时间即,TT,。,正常参考值,16,18,秒。,异常临界值 较对照值延长大于,3,秒。,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8,三、凝血酶时间(TT)检测检测原理:检测纤维蛋白原在转化成,TT,检测反应原理,过量凝血酶,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不溶性),凝血项的临床应用,19,TT检测反应原理,TT,检测的临床意义,1.,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多少的指标。,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是凝血途径的最后通路,肝素可抑制凝血酶催化的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减少或使用肝素,,TT,延长。,2.,反映体内的纤溶状态。纤溶系统激活时,纤维蛋白降解,,TT,延长。,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0,TT检测的临床意义1.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TT,异常的原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存在结构异常时。,血循环中有抗凝血酶物质,(,如肝素,),时,导致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障碍,,TT,延长。,由于原发性纤溶很少见,所以,TT,延长主要见于,DIC,低凝期,大量纤维蛋白原消耗后,导致纤维蛋白生成障碍。,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1,TT异常的原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存在结构异常时。凝血,TT,监测的临床应用,用于监测溶栓状态和粗略监测肝素的剂量。溶栓治疗开始后,4,小时及之后,每,6,12,小时需监测,TT,,,TT,控制在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为宜,若,TT,延长,5,倍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尿激酶剂量在输注,12,小时后,TT,自,40,60,秒变成,20-30,秒,则剂量自每小时,4000U,kg,增至每小时,5000U,kg,,,6,小时后复查,TT,,若回到,40,60,秒则继续输注;若,TT,仍低于溶栓治疗范围则改肝素治疗。肝素治疗中,TT,测定值为同时测定的正常值的,2.0-2.5,倍时,较为安全有效。但是,目前不提倡用,TT,作为监测肝素的指标。,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2,TT监测的临床应用 用于监测溶栓状态和粗,四、纤,维蛋白原(,Fbg,),1.,检测原理,Fbg,即凝血因子,I,,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既是凝血酶作用的底物又是高浓度纤溶酶的靶物质,在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时,,Fbg,作为底物,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出,Fbg,含量,即,Fbg,值。,2.,正常参考值,2,4g,L,。,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3,四、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项的临床应用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