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微型研究”做起,钟祥市第五中学,孙红强,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很久以前,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遇上一个人推着一辆手推车,车上装满石头,他问推车人:“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面无表情地答道:“推石头。”他继续赶路,又碰上另一个人推着一车石头,他又问:“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带着一脸无奈,回答:“挣钱,每推一车石头挣十块钱。”他继续往前走,碰上第三个人也推着一车石块,他又问道:“朋友,你在做什么?”那人带着满脸希望和自豪,回答:“我正在为自己造一座大厦。”,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苏霍姆林斯基,“推石头的故事”,我们的话题,时代呼唤教师的工作的转变:,教师工作实现由“教书”向“育人”转变;,教师工作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工作要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教师工作的这些转变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的是,研究型教师,,或者说,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实现教师工作的上述转变,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研究型教师的特征:,研究型教师既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研究型教师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研究型教师是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六种反思技能:,经验技能;分析技能;评价技能;,策略技能;实践技能;交往技能。,上述对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转变和具有的特征的了解,可以得出:,一位,研究型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必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教育科研,。,所以,我要说:作为数学教师也必须具备,科研能力,。要,从教育能手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化,,更多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主动探索规律,吸收先进教育理论,提炼教育教学经验,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我们的话题,策划,: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教学,,在教学的背景下研究。,特征,:(,短、平、快、活,),小切口、短周期、深研究、大影响。,理念,:,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选题,:,(,宜新,宜小,宜实,宜熟,),触发点,困惑点,兴趣点,对接点,拓展点。,“,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主要是一线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或典型意义的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一、认识微型课题研究,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特性,1,从研究目的看,“微型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我们在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我们研究的都是真实的课题和有生命力的课题,都是发生在学生和前线的课题”。,2,从承担者的角度看,“微型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3,从研究内容看,“微型课题”的微型指的是研究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研究价值和意义。,4,从研究方法看,“微型课题”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5,从研究成果看,“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强调“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做得好”表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写得好”体现在研究报告的形成既具有个性意义的扎根理论,又具有教师自己的“话语系统”,它是质的研究中形成的、富有教师内心体验的、情境性、过程性的描述。,由此看来,,微型课题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已有的成功经验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容易操作并且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提升自己的成功经验,形成教育教学个性化风格,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更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个体型:,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提出假设,教学中亲身验证,不断反馈调节,并积累资料,(,教后感、教学日志、随笔叙事等,),,撰写成文。,群体型:,若干教师组成小组,选取大家均感兴趣的内容,结合相互听课对问题进行“会诊”。每个教师选择自己兴趣特长积累资料,撰写成果。,三、微型课题研究的组成,1,、经验移植型,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基本操作方式:,选取他人成果并学习;,选取研究点,制定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反思总结。,四、微型课题研究基本类型,需要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在 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之处寻找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基础、方向、方法,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列,具有,“,本土,”,特色。,案例,1,:,数学知识“,生长过程,”,撰写的两篇教学案例,在数学活动中探索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案例,、,让学生在研究展开图中“展开”思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3,课时)教学片断及评析,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数学教学,上发表后,又分别于,2006,1,和,2007,3,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主办的,中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2,、,问题解决型,研究的取向主要是解决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基本操作方式,问题分析;,提炼问题解决的办法;,具体实施;,总结。,四、微型课题研究基本类型,案例,2,:,数学知识“生长过程”教学设计,(该微型课题已经进行了三轮,先后撰写的教学设计多达,10,余本,全部都是教学详案,收获较大。可以说不仅促使我对教材全面细致的把握,而且使我在教学设计创新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先后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发表于国家级数学刊物。同时,开发了大量指导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数学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入手,从教与学的过程中找出需要研究的一个个小问题,按照教材内容设置、教学过程处理、学生学习方法等进行归类、研究。在看似小的问题研究中,不仅能顺利解决一个个教学实际问题,而且还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证材料。,3,、,自我总结型,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对自我或他人教育教学经验的分析及总结。,基本操作方式,寻找自己成功之处;,总结成功经验;,经验的理论分析。,四、微型课题研究基本类型,案例,3,:,数学史,阅读内容“,幻方填法,”,2007,年,11,月,1416,日被陕西省安康市教学研究室作为特邀教学专家为参加安康市“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的,300,余名师生作公开课;并应邀请为“研讨会”作了,2,个小时题为,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得到安康市初中数学教研员和数学教师的广泛好评。撰写的研究论文,从“填幻方”看选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于,2009,年,8,月全文发表在,中小学数学,。并于,2011,年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3,此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中国名师大讲坛,”,全国初中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展示,案例,4,:,数学,“生成性”,学习,借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后的反思,引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结合教材习题的解决进行引导。,举例:,好一个“一点锁定,180”,(该,案例全文发表,于,中国数学教育,),、,金字塔测量,、,“套”在一起直角三角形,4,、探求新知型,研究的取向主要为探索新方法、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基本操作方式,对新方法、新规律、新关系的界定;,制定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搜集实施效果;,总结。,四、微型课题研究基本类型,案例,5,:,以活动为载体,承载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可采取活动的教学,所谓的数学活动教学是指素质教学,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结论是经过学生探究的,方法是学生摸索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得出的。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可用于对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相关信息,即使学生有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研究活动也不会顺利开展。,撰写的,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等,20,余篇数学活动教学课堂实录及评析在,中国数学教学,上发表,问题驱动、生成课题,制定步骤、预设目标,广泛阅读、获得方法,行为研究、记录过程,交流赏析、取长补短,反思修正、发散再创,成果整理、总结提高,微型课题研究思路,关注工作、发现问题,五、微型课题研究的策略,“微型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意识。,(一)如何选题,1,确定问题,(,1,)在矛盾冲突中发现现实问题,(,2,)在教学情境中捕捉即时问题,(,3,)在教学研讨中生成共性问题,(,4,)在理论学习中发现潜在问题,(,5,)在教学反思中提炼常规问题,(,6,)在生活细节中挖掘深层问题,(,7,)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问题,五、微型课题研究的策略,2,问题转化为课题,所谓问题转化为课题,就是在找准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立课题。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在确定课题前,每位教师都要回顾反思,注重思考,把找准问题作为确定课题的前提条件,把立好课题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总的来说,确定课题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拟题;,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也就是拟提纲;,第三步,根据实际,敲定题目,也就是定题。,在选题上一般存在这样的误区:,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旧的、自拟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二)制订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的是什么问题;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三)关注资料收集,课题研究,过程性,档案资料,:,(,1,)计划性资料,。包括课题总体研究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和阶段性研究计划等。,(,2,)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按计划开展研究的阶段性记录。如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记录,课外活动的设计,实验教师的观察、随笔,以及学生的反应等。,(,3,)专题性资料,。如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所举行的专题研究、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等研究资料。,(,4,)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及有价值的学生作业、作品和制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资料等。,(,5,)总结性资料,。包括各学期、学年总结或专题研究的总结、论文和报告等。,总结反思的目的在于改进。在总结反思方面,一是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进行系统描述,勾勒出从确定问题、制订方案到组织实施的整体情况,二是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进而确定原有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的计划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进,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四)总结反思,反思的要求是:,以研究问题为基点,。需要针对原来的问题具体地展开反思。通常反思的方式是:我们是否解决了原初的问题?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原初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计划中得到解决?等等。,以研究计划为参照,。结合研究计划来反思,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有助于考察原有研究计划的合理性。如果通过研究实践,未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或改进原有的实践。如果通过研究实践,未能解决现实的问题或改进原有的实践。教师就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一状况是否与研究计划有关联?在多程度上有关联?由此是否可以判定原有计划是失当的,以至于可以放弃原有计划?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