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的产生,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1.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1835年 莫尔斯(,S.F.Morse),发明电报,1837年 发明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电磁式有线电报问世,188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机,1876年 贝尔(,A.G.Bell),发明电话机,1878年 人工电话交换局出现,1892年 史瑞桥自动交换局设立,1912年 美国,Emerson,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收音机,1925年 英国人约翰.贝德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1930年代 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形成,数据传输信道的发展,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越洋海底电缆,微波信道,短波信道,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最近50年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及调制技术,同步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编码、加密、差错控制技术,数据通信网、设备、协议,20世纪80年代后,电报 用户电报、智能电报,电话 自动电话、程控电话,可视图文电话,、,IP,电话,移动无线通信,、,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硬、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元件的发展,对其影响特别大,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后,更是如虎添翼。,(1)计算机硬件的发展,1946年起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58年起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起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起 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操作系统:,最初,使用计算机,直接面向计算机硬件,以后,单用户操作系统,后来,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分时、多用户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语言:,机器指令,二进制码编程,符号语言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翻译,六十年代后,高级语言,早期,使用“,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结构,由一台主机与若干台终端,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到,电话系统,组成,通信装置是,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或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变换为可在电话交换系统中传输的,模拟信号,,或进行相反变换。,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大型机主机,终端,以后,为减轻主机负担,用一台计算机(,称前端处理机,)专门负责与终端的通信工作;为提高线路利用率,降低成本,用,低速,线路把附近终端送来信息通过,集中器(,Concentrator),先汇总,再用,高速,线路把汇总的信息送入主机去处理。,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后来,发展到将分散于各地的计算机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使它们彼此之间能进行数据通信,交换数据,共享资源,此时出现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于1969年(冷战时期)建立,目的是建立一个用于军事的作战指挥网络系统。,原理:分组交换,构成:,IMP、HOST,四个节点:,UCLA、SRI、UC Santa Barbara、,U.Of Utah,目的:远程登录,最早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的,ARPANET,设计,Node 1:,UCLA(30 August),System,OS:SDS SIGMA 7,SEX,Node 2:,SRI(1 October),Menlo Park,CA,SDS940/Genie,Node 3:,UCSB(1 November),IBM 360/75,OS/MVT,Node 4:,University of Utah(December),DEC PDP-10,Tenex,新型网络需满足的基本要求,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数据传送,而非用于打电话。,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同等重要,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性。,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网络,的结构尽量简单,并能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ARPANET,的贡献,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的研究;,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网络结构概念;,研究了分组交换方法;,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HOST:,主机,CCP:,通信控制处理机(在,ARPANET,中称,IMP),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那么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就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功能界面清晰;,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共享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在,ARPANET,中,,CCP,称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它是,ARPANET,分组交换网中的节点交换机,一个节点交换机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为确保高可靠性,每个,IMP,至少和另外两个,IMP,用线路连接。,“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每个节点:一个,IMP,,一台宿主机(,HOST),宿主机报文被它的,IMP,截成一定长度的分组,送入网中,中继,IMP:,将分组完整地接收下来,再为它选定一条合适的路径,,传给下一个,IMP,目的,IMP:,将收到的分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报文,送给宿主机,IMP,在发送方,将一个大的报文分割成很多小的分组,每个分组单独传输到接收方,再把它们组装成原来的报文。,目的:,提高传输效率和减小延迟。,分组交换的原理,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IBM 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DEC 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等,1974年推出,TCP/IP,参考模型。,ARPANET IMP,之间的通信协议由,NCP,TCP/IP。,LAN,的兴起,1976年,,Metcalfe,提出了,Ethernet LAN,的概念,Xerox,公司的,XNS(Palo Alta Bus Ethernet),英国剑桥大学的,Cambridge Ring,IBM,公司的,Token Ring,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各自研制的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要把不同厂家提供的网络产品实现互连十分困难,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协调标准的研制提供了一个共同基础,使得它们有了一致的框架。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它任何系统进行通信。这样的系统我们称为,“开放”系统,。,70年代后期,人们看到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的不统一,造成异型机连网与异型网互联的困难,这些问题会限制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发展和应用。因此,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必须走国际标准化的道路。,在80年代,,ISO,与,CCITT,等组织分别为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OSI,基本协议集;,ISO/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网络体系结构理论发展的作用是重大的。,因特网发展第一阶段,1969,年,ARPANET,建立,最初为单个的分组交换网,1983,年,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1983,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ARPANET,进行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MILNET,军用计算机网络,1983-1984,年 形成因特网,Internet,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因特网发展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因特网,1986,年,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1991,年 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1993,年 因特网主干网速率提至,45 Mb/s,(,T3,速率),因特网发展第三阶段,1993,年,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ISP,网络所代替。,1994,年,4,个网络接入点,NAP(Network Access Point),被,创建,分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1994,年,现在 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名词,:,NAP:,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的结点。在,NAP,中,安装有性能很好的交换设施。,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形成多级结构因特网,今日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大致上可将因特网分为以下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国家主干网(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网或,PC,机上网用户,多级结构的因特网,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经过多种,ISP,大公司,地区,ISP,网络接入点,NAP,(对等点),公司,校园网,主干服务,提供者,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本地,ISP,地区,ISP,地区,ISP,地区,ISP,本地,ISP,本地,ISP,大公司,大公司,网络接入点,NAP,(对等点),Internet,的广泛应用与作用,Internet,是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Internet,是一个用路由器实现多个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连的大型网际网;,1993.9.15 美国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行动计划;,1994.9 美国又提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II),Internet/Intranet/Extranet,技术的发展;,它对推动世界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ISOC:Internet Society 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RSG: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 IESG: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RTF: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文档,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各种,RFC,之间的关系,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历史的,RFC,实验的,RFC,提供信息的,RFC,6,种,RFC,1989年11月 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1993年9月 建成新的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20 世纪 80 年代 铁路、公安、银行、军队等系统相继建立,各自的专用计算机广域网。同时,许多单,位都纷纷组建局域网,80年代后期 科学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互联网国际合作,1989年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立项,1994年4月20日,NCFC,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标,志中国真正加入到国际互联网的行列之中,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九十年代,建立了四大互联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这四大网络已于1997年4月26日相互连通,除了上述四大公用计算机网络之外,我国又陆续建设,:,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