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194125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考纲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考大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分析解读,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既要了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也要了解其他学派思想对其演变和发展的影响,并能从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的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尤其要学会与当代社会灵活联系。,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本专题重点考查考点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和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近年来关于本专题的考查达,40,余次,,2012,年考查,11,次。其中后两点是考查的重点。如,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27,题、,2012,年广东文综第,14,题等。,2.,题型赋分,:本专题考点的常见题型是选择题,如,2012,年山东文综第,9,题。非选择题的考查量加大,每道题约,10,分左右,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37,(,1,)题,6,分;,2012,年天津文综第,12,题,,19,分。,3.,能力层次,:本专题对能力的考查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为主。试题难度较大,尤其是非选择题。如,2012,年浙江文综第,38,题、,2012,年北京文综第,37,(,1,)题等。,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命题的重点仍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考查的题型与角度变化不会太大。注意不同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和特点或成为新的考查方向。侧重考查全球化,分值基本稳定,题型仍以选择题为主。,2.,趋势分析,:,2013,年的高考在本专题中可能会对宋明理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4.,考查方式,:多采用新材料、注重思想特征与时代背景的考查,既注重儒家思想纵向发展的线索,又注重与不同时期西方思想的横向比较。如,2012,年天津文综第,12,题,浙江文综第,38,题。,方法技巧,1,、本专题涉及很多概念,学习过程中注意多比较,加深理解。,派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主,张,哲学,“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伦理,“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在,“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格物致知”的方法去体会、贯通“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地位,发展理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开创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明初取得统治地位,未取得统治地位,2,、抓住“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这一主线,把握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特点并能够分析原因。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思想。,4,、采用图示法掌握历史知识、形成本专题知识结构。,3,、注意横向对比。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中国明朝王阳明心学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明清启蒙思想与西方的启蒙思想等。,春秋战国,西汉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明清时期,王阳明心学,儒家思想的活跃,走向活跃,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确立正统地位,进一步改造,转型与成熟,儒学创立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知识点一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2,),阶级关系,: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个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3,),教育学术,: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1,)道家:老子和,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韩非子,。,4.,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5.,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宗旨,:传播文化,发展学术。,3.,代表,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1),思想主张,核心思想,:,“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思想,:,“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历史贡献,:创立儒家学派。,问题探究,1,:为什么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提示:,(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问题探究,2,: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提示:,(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思维升华:,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同时也要注意荀子思想的特点是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改造了的儒家思想。,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发展,(1),历史地位,: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2),思想主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3),历史影响,: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1,道家,(1),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发展,战国时期的,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认为放弃大小、贵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三、道家和法家,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同,治国理念,“仁”的思想,“仁政”,“仁义”、“王道”,民本思想,“爱人”“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历史观,“克己复礼”,主张社会进步,主张社会进步,异,伦理观,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地 位,至圣,亚圣,儒学集大成者,思维升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墨家的思想是从生产者的利益出发的。,用表格法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儒家思想,道家学派,法家学派,儒家学派,老子、庄子,韩非子,孔子、孟子、荀子,“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归纳综合,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被道家尊奉为鼻祖,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思想流派提出治国济世的主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提倡“统治”和“人政”,孕育了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崇尚自然,讲究“无为”成为哲学思想;法家推行严刑峻法,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思想,影响深远,泽被后世,。,知识点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1,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而治”,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表现,: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影响,: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社会繁荣,国力日盛。,(,2,)“积极有为”,原因,:社会潜伏着危机,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目的,主张,结果,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接受,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1,),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提出,(,2,),主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维升华:,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新儒学的重要思想,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认为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警告。这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问题探究,3,: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有哪些?,提示:,(1),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如“仁”“诚信”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5)“,民本”和“义利观”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6),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黄老之学,经济发展,巩固统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归纳综合,汉初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意 义,意 义,政治,需要,前提,条件,内,容,B,A,D,例,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考点,】,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项。,【,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