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方法7(阅读)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51928292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研究方法7(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研究方法7(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研究方法7(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7章 实验设计,本章学习目的:,1.了解实验室实验与实地实验的差别。,2.学习名词:干扰变量、操作、实验组、控制组、处理效果、配对、随机分配。,3.讨论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有效性。,4.讨论七种可能会降低实验设计内部效度的威胁。,5.描述几种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6.讨论所罗门四组设计及其对内部效度的影响。,本章学习重点:,影响内部效度的各种因素、影响外部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干扰变量的控制、内部效度与外部有效性间的取舍。,第7章 实验设计本章学习目的:本章学习重点:影响内部效度的各,1,7.0 x引发y的条件,要确立因果关系并不容易,尤其在组织的环境下确立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他可能与因变量一起产生变化的变量就必须加以控制,这样我们才能够说,X变量(而且只有X变量)会引发Y变量。但是在组织环境下,各个事件都是依循自然与正常的情形发生的,因此,要一边操作因(即造成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一边控制所有的共变量,这未必能办到。不过,我们可以先在控制严密的人为环境中(如实验室),将某个变量的效应独立出来,再在控制严密的情境下检验及测试因果关系,看看这些关系能否推广到实际的环境。,X变量引发因变量的三个条件:1、共同变化;2、x必y早发生;3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7.0 x引发y的条件要确立因果关系并不容易,尤其在组织的,2,7.1实验室实验,当我们利用控制与操作的手法在人为环境下确立因果关系时,称为实验室实验。,7.1实验室实验 当我们利用控制与操作的手法在人为环境下确立,3,7.2控制,当我们假设x与y两个变量间有因果关系存在时,可能会有第三方变量出现,例如A也会对因变量y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找出x对Y的单独影响,因为我们不知道另一个因素A对于Y的总方差量的影响有多大。就要对A进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控制干扰变量。,7.2控制当我们假设x与y两个变量间有因果关系存在时,可能会,4,7.3操作自变量,就是在自变量上设定不同的水平,以评估其对因变量的影响。,例如,我们可能想验证“在四个礼拜内对员工进行轮调,让他们接触到生产线与设计部门的所有工作,可以加深员工对各种制造技术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可以操作“轮调员工”这个自变量,让一组生产部门的员工在四个礼拜内,接触到所有系统,另一组员工只接受,部分轮调,(让他们只接触到一半的制造技术),第三组员工则持续做目前的工作,不接受任何特别的调动,。若各种干扰变量都获得了控制,则我们可以在操作(又称为“处理”)的前后分别测试这三组员工对制造技术的了解程度,如此便能评估出该处理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假使工作的轮调与接触确实能加深一个人的知识,则研究结果就会显示:第三组的知识增加得不多,第二组增加了不少,第一组则收获最多。,自变量受到了操作,不同的小组自变量的变化不同。这种操作自,变量的行为又称为处理(treatment),处理的结果则称为处理效果(treatment effects)。,7.3操作自变量就是在自变量上设定不同的水平,以评估其对因变,5,7.4控制外部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7.4.1组别配对,控制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的一种办法是找出会造成混淆的特征,再将这些特征刻意分散在各组当中。,例如,例如,假设这60名成员中有20名是女性,我们可以每一组分派五名女性,让性别的影响平均分散到四组当中。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针对年龄与先前的经验将各组予以配对,让各组在年龄、性别及经验三个因素上的组合都相差不多。由于我们所怀疑,的干扰变量已经被分配到各组当中,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放心地说,x变量是影响y变量的唯一因素(如果研究结果也这样显示的话)。,7.4控制外部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 7.4.1组别配对例如,例,6,7.4控制外部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7.4.1组别配对,控制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的一种办法是找出会造成混淆的特征,再将这些特征刻意分散在各组当中。,例如,例如,假设这60名成员中有20名是女性,我们可以每一组分派五名女性,让性别的影响平均分散到四组当中。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针对年龄与先前的经验将各组予以配对,让各组在年龄、性别及经验三个因素上的组合都相差不多。由于我们所怀疑,的干扰变量已经被分配到各组当中,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放心地说,x变量是影响y变量的唯一因素(如果研究结果也这样显示的话)。,7.4控制外部混淆变量或干扰变量 7.4.1组别配对例如,例,7,7.4.2随机分配,在随机分配中,选取的过程(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都是已知且相,同的)与分配到任何一组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被分配到其中任何一组)都是随机的。通过这种方式,各个混淆变量也就被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组别当中。,因此,随机分配可以确保:这些变量即使真的会造成混淆效应,这些效应(还有其他未知的效应)也因为被分配到各组当中而受到了控制。这是因为,当我们操作“按件计酬”这个自变量时(其中一组不实行按件计酬制,这是控制组;另外三组施以不同的按件计酬,这是实验组),我们就可判定按件计酬对于生产水平的因果效应。任何可能因为年龄、性别及过去经验所造成的偏差已经被平均地分散到四组当中,因此,若是发现任何因果效应,应该都不是这些干扰变量造成的。,7.4.2随机分配因此,随机分配可以确保:这些变量即使真的会,8,随机分配的优点,相较于随机分配,组别配对可能不是那么有效,因为我们可能无法得知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所有可能会干扰因果关系的因素,以致于未能在实验进行中将某些重要的因素分配到各组。然而,随机分配可以注意到这一点。再者,即使我们已经知道有哪些混淆,变量,也不见得能够为所有变量找出配对的方法。例如,假设性别是混淆变量,在一个四个组别的实验设计中只有两名女性,我们就无法在性别因素上进行配对,而随机分配则能解决这样的难题。因此,在实验室实验的设计中,研究者除了必须通过组别配对或随机分配的方式控制干扰变量外,还要对自变量进行“处理”。,随机分配的优点,9,7.5内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我们对因果关系的信心程度。换句话说,它关系到下面这个问题:“我们的研究设计让我们有多大的把握说:自变量A引起了因变量B的变化?”,7.5内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我们对因果关系的信心程度。换句话说,10,7.6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有效性或共性,在实验室中发现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转换或应用到实际的组织或实地环境中呢?换言之,当我们在实验室实验中发现一个因果关系后,我们能够很有把握地说,同样的因果关系在组织环境中也成立吗?,例如:,在一个实验室实验设计中,受试的各组被分配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就是把螺丝钉与螺丝帽拴在一个塑料框上。结果显示,采用按件计酬制的组别,生产力比以时薪计酬的组别更高,那么我们有多大的把握说,这样的关系在组织内的复杂工作中同样成立呢?,7.6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有效性或共性 在实验室中发现的结果在多,11,7.7实地实验,就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此时工作照常进行,并有一组或多组接受实验处理。在实地实验中,我们虽无法将受试者予以配对或随机地分配到各组,因而不能控制所有干扰变量,但实验处理还是可以操作的。,例如:,假设一家制造工厂内有三个不同的班次,若要研究按件计酬制的影响,我们可以挑其中一班作为控制组,另外两班施以不同或同样的处理(也就是不同或同样的按件计酬)。如此一来,虽然其他某些混淆变量无法控制而使得我们无法确定按件计酬这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是生产力提高的原因,但是在这些情况下发现到的任何因果关系,应该都能扩展到其他相近的制造环境中。,7.7实地实验就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实验,此时工作照常进行,12,7.8外部有效性,外部有效性是指一份因果研究的结果可以被拓展应用到其他环境、人或事件上的程度;内部效度则是指我们对研究中的因果效应(即X变量引发y变量的效应)有多大信心。,比较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的外部有效性和内部效应。,7.8外部有效性 外部有效性是指一份因果研究的结果可以被拓展,13,7.9内部效度与外部有效性间的取舍,取舍关系:,若内部效度高,我们就必须乐于接受较低的外部有效性,反之亦然。,为什么管理中比较少运用比较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7.9内部效度与外部有效性间的取舍 取舍关系:若内部效度高,14,7.10影响内部效度的各种因素,历程效应:,在实验过程中,有时可能会意外出现某些事件或因素影响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这样的历史事件会对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混淆,进而影响其内部效度。,举例来说,假设某乳制品部门的主管出于好奇,想用“买一送一”的方式来为该公司的袋装乳酪进行为期一周的促销活动,观察其效果如何。为了评估促销活动的效果,这位主管在促销前两周就很仔细地记录这种袋装乳酪的销售情形。但就在促销活动展开的同一天,乳农协会也推出了一个多媒体广告,目的在于宣传食用乳制品(尤其是乳酪)的好处。结果,包括进行实验的那家商店在内,所有店家的各种乳制品(包括乳酪在内)都增加了不少销量。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广告,以致我们无法确定这种袋装乳酪销售量的增加,有多少比例是由于促销活动的关系,又有多少比例是由乳农协会的广告造成的。因此,历程效应降低了实验内部效度,或者说,降低了我们对于下列结论的信心:促销活动造成了销售量的增加。,7.10影响内部效度的各种因素 历程效应:在实验过程中,有时,15,成熟程度效应,:,成熟程度效应是生理历程与心理历程的结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作用在受试者身上。例如,长大、变得疲倦、觉得饿、觉得无聊等。换言之,仅是时间的推移就可能对因变量产生成熟程度效应。,举例来说,有位研发部主管认为,在工作环境中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在3个月内提升员工效率。但是即使我们在3个月后真的发现效率提升了,也很难因此就宣称,先进的技术(而且只有这个因素)提升了员工效率,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员工的技术也会愈加纯熟,工作绩效与效率自然会提升。由于我们很难确定这当中有多少仅是起因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我们说,成熟程度效应降低了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程度效应:成熟程度效应是生理历程与心理历程的结果,会随,16,测试效应,:,这种因前测而产生预期心理的效应称为测试效应,它也会影响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例如研究者预期,挑战性高的工作会提升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于是在前测时询问员工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如此一来,受试者可能会更加意识到工作满意度这个问题。日后当我们指派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给他,并施以另一份工作满意度问卷时,他在回答时的心理状况可能会不同于未接受前测而不会对工作满意度这个问题产生预期心理的人。,测试效应:这种因前测而产生预期心理的效应称为测试效应,它也,17,测试工具效应,:,这种因前测而产生预期心理的效应称为测试效应,它也会影响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在组织环境里,实验设计中也可能会发生测试工具效应,例如,实验者先进行前测,再对实验组施以各种处理,但后测的工作(如绩效的评估)却交由不同的主管来进行。结果,一位主管可能用最终的产出量来评估,另一位主管还考虑到被退回的件数,第三位主管则考虑到完成工作所花费的资源。若将每位主管视为一种绩效测量工具,那这里就有三种不同的测量工具。因此,测试工具效应也可能对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造成威胁。,测试工具效应:这种因前测而产生预期心理的效应称为测试效应,18,选择效应,:,内部效度的另一威胁来自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受试者选择不当或配对不当。,假设有一项实验室实验要评估工作环境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而其中一个实验条件是让某一组受试者在一间微臭的房间内工作两个小时。然而,一名研究者因为很有道德感而将这个状况透露给可能来参加实验的人知道,结果这些人可能会因而拒绝参加。但也有些人可能会受到诱因的吸引而自愿参加(例如,参加实验2个小时可以拿到70元)。这样选出来的自愿者可能与其他人有相当大的不同,而他们对实验处理的反应或许也大相径庭。这种在选择受试者上的偏差,可能会干扰因果关系并对内部效度造成威胁。因此,新加入者、自愿者或其他无法与控制组配对的人,或许会对某些实验的内部效度产生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