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微 格 教 学,与,课堂教学技能,一、教学技能的分类,教学设计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结束技能,评课技能,说课技能,二、教学设计,优秀课例分析:在观察中走进科学,1.,从课程目标考虑,(,1,)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3,)学生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4,)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2.,从课程理念考虑,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3.,从,内容标准考虑:,(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4.,确定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观察的含义;,(,2,)认同科学观察需要严谨、细致、认真的方法和,态度;,(,3,)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第一环节:,“,什么是观察?,”,(1),“,我的树朋友,”,(2),“,神秘的箱子,”,得出结论:,细致的观察应该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发现错误概念,重建概念,5.,教学过程,提炼出活动的体验:,视觉不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观察应该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等原则;,当问答使猜测范围逐渐缩小接近目标时,需要更,细节性的问题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观察越细致越能接近真实;,合作交流可以使我们的问题更加全面,能够综合,各种信息,更快地获知真相。,第二环节:,“,什么是科学的观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绕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好得远,”,深入体会,理解概念,【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作为文学作品,它是一篇观察作文的典范,但,它不是一种真正的科学观察。,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以及他的昆虫记。,【教师归纳】,科学的观察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眼见为实?,认真观察=准确?,第三环节:精确的观察需要借助工具,活动1:,视觉误差现象,活动2:温度感觉的误差,学生体验:感觉器官有时会产生错觉,感官获得的信息不一定精确。,教师启发:,“,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感知周围的事物呢?,”,深入体验,激发兴趣,埃冰斯幻觉:两个内部的圆大小一样吗?,第四环节:,“,你认为什么是观察?,”,观察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活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细致的观察。”,“,愿同学们在观察中感受乐趣,在观察中走近科学!,”,总结提升,构建正确概念,教学效果,:,学生对观察的热情和愿望已达到高峰,为下一步的学习从情感、技能上作好了准备。,1.,教案的格式,三、教案的撰写,2.,教学目标的表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知识性目标动词:,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技能性目标动词:,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情感性目标动词:,经历水平、反应水平、领悟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要为了用而用,而是为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来定。,要点:简洁、明了(文字要少,,40,字以下)。,注意背景与字体的对比度。,文字全部要加粗处理。,3.,课件制作的注意事项,(,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提问技能,4.,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教学技能,(,1,)导入技能,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复习旧知识),直观导入(教具、多媒体、实验、情境等),置疑导入,设问导入,悬念导入,逻辑推理导入,习题导入,趣味导入(新闻、故事、病例、经验、谜语、游戏等),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导入应该注意的问题,强调直观性、趣味性,避免单调、枯燥;,明确目的性、针对性,勿喧宾夺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启发性,勿离题甚远。,(,2,),讲授,技能,运用简明、生动的教学语言,辅以各种教学媒体,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并做必要的描述、举例、阐述、说明、论证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理解规律,得出结论。,讲授的类型,描述式,解释式,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描述式,以直述的方式描述或叙述知识。,例:高中生物必修一,,P,85,,“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片段,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的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解释式,运用史实陈述、意义交代、程序说明、结构显示等方式,通过解释,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的讲授。,提炼、归纳后,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示知识。,动物体,植物体,细菌和真菌,最适温度,35-40,40-50,差别大,,最高达,70,最适,PH,6.5-8.0,4.5-6.5,细菌:多数为,6.5,7.5,真菌:多数为,6.0,原理中心式,以概念、原理、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主线),进行论证、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讲授。,例: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6CO,2,+6H,2,O C,6,H,12,O,6,(CH,2,O)+6O,2,+,能量,光能,酶,问题中心式,以解答问题为中心;,引出问题,-,明确标准,-,选择方法,-,得出结果。,例: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片段,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方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后结合教具让学生动手一起来探讨:,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组成?,2.,这些物质怎么连接?,3.DNA,分子由几条链组成?,4.,两条链如何配对?,5.DNA,的空间结构如何?,基础性提问,(人的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运用性提问,(为什么说蜘蛛不是昆虫纲动物?),拓展性提问,(一旦“克隆人”成为现实,其对社会的影响会怎样?),(,3,)提问技能,指向结果的问题:(学生急于找资料寻答案),“马铃薯为什么会浮起来?”,“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指向思维过程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蜗牛?”,善用运用性提问,提问的注意事项,对问题要表述清楚,提出问题后稍微停顿。,学生回答问题不明确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忌:只与回答的学生一对一交流。,学生回答正确及时鼓励,学生回答错误勿打击、讽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