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蛇串疮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51922909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蛇串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皮肤病:蛇串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皮肤病:蛇串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蛇串疮,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刘 维,蛇串疮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定 义,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又称,“,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定 义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呈带状分布、,皮肤病:蛇串疮课件,特 点,红斑基础上有成簇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疼痛明显,特 点红斑基础上有成簇水疱,中医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年老体弱者,,血虚肝旺,或脾气亏虚,湿热毒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 疼痛剧烈,初中期 湿热火毒为主,后期 气滞血瘀,余毒未清,蛇串疮,外溢皮肤,中医病因病机情志内伤 肝郁化火蛇串疮外溢皮肤,西医发病机制,水痘,(70%),潜伏性带病毒者,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无免疫力的人群,隐性感染,(30%),潜伏性带病毒者,诱发激活,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免疫力低下,西医发病机制水痘(70%)潜伏性带病毒者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临床表现,好发部位,:胸背、胁肋、头面、颈部、腰腹、外阴、四肢,多发于身体的一侧,沿周围神经分布,不超过体表正中线。,皮损特点,:红斑基础上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严重者可伴有血疱或坏死。,自觉症状,:皮肤灼热刺痛,或伴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痛,病程约,2,周,老年人,3,4,周,愈后,终生免疫,。,疼痛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临床表现,皮肤病:蛇串疮课件,皮肤病:蛇串疮课件,特殊类型,顿挫型或不全型带状疱疹,大疱型、出血性或坏疽型带状疱疹,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周围性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特殊类型顿挫型或不全型带状疱疹,鉴别诊断,热疮,(,单纯疱疹,),发生于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群集性小水疱,疼痛不明显,1,周左右痊愈,易复发,鉴别诊断热疮(单纯疱疹),中医内治法,初期:清热利湿为主,中期:清热泻火解毒,行气通络止痛,后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兼清余毒,总的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中医内治法初期:清热利湿为主总的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止痛,1.,肝经郁热,主证:,皮损鲜红,水疱胀大,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或伴有发热、全身不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肝泻火,利湿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辨证论治,1.肝经郁热辨证论治,2.,脾虚湿蕴,主证:,皮损色淡,水疱疱壁松弛;伴有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滑。,治法:,健脾利湿。,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辨证论治,2.脾虚湿蕴辨证论治,3.,气滞血瘀,主证:,发病后期,皮损已减轻或消退,但疼痛不减,坐卧不安;伴口干,心烦眠差。舌暗,(,红,),有瘀点,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涩。,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辨证论治,3.气滞血瘀辨证论治,4.,根据发病部位可酌情加用,头面颈部:,菊花、蔓荆子、白芷、葛根。,眼部:,青葙子、谷精草、木贼、石决明。,胸腹部:,柴胡、瓜蒌、香附、郁金、枳壳。,上肢:,桑枝,下肢:,牛膝,辨证论治,4.根据发病部位可酌情加用辨证论治,西医治疗,原则,:,抗病毒、消炎、止痛,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万乃洛韦,/,伐昔洛韦,(,丽珠威,),、,泛,/,法昔洛韦,(,丽珠风,),。,止痛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消炎痛、芬必得、颅痛,定、曲马多、阿米替林等。,营养神经药:,VitB1,、,VitB12,、甲钴胺等。,糖皮质激素:早期,(,起病,1,周内,),使用,,20,30mg/d,。,其它药物:西咪替丁、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西医治疗原则:抗病毒、消炎、止痛,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初中期水疱: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较大水疱:可消毒后穿刺抽取疱液。,(,注意:,勿撕脱疱壁以免感染!),水疱溃破、糜烂、渗液:,3,硼酸溶液、青黛油、,紫草油,、氧化锌油,水疱不明显或已干涸结痂:阿昔洛韦软膏,皮疹消退仍有疼痛者:金粟兰酊、青鹏软膏,外治法,外治法,针刺疗法,缓解疼痛症状,尤其适用于本病后期或后遗神经痛患者。方法:按皮疹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常用穴位有内关、合谷、曲池、阳,/,阴陵泉、足三里、神门。,物理疗法,入地金牛酊湿敷患处,TDP,神灯或频谱仪照射治疗,每次,15-20,分钟,每天,1-2,次。,皮肤针、艾灸疗法:,尤适用于后遗神经痛患者。,其他疗法,针刺疗法其他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