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 九 章,施工测量,第 九 章施工测量,1,教 学 要 点,一、教学内容,(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3)已知坡度线的测设;,(4)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数据计算和测设方法;,(2)难点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数据计算。,三、教学要求,掌握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数据计算和测设方法。能进行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和施工控制网测量。,教 学 要 点,2,第一节 施工测量概述,一、施工测量的目的和主要内容,1、施工测量的目的:,按设计图纸将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施工要求测设到相应 的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中用测量指导和衔接施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1)建立施工控制网。,(2)建筑物的放样及构件与设备安装的测量工作。,(3)用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4)变形观测工作。,二、施工测量的特点,1施工测量必须与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进度相协调。,2施工测量的精度高于地形测量精度。,3施工测量干扰大,测量工作要严格细心,测量标志易破坏,应严加保护。,三、施工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加强外业和内业的检核工作。,第一节 施工测量概述,3,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或地物点,按工程设计要求,将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和已知高程测设。,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1钢尺测设,(1)一般方法:,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平距测设,、从已知点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再用钢尺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1/30001/5000,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4,(2)钢尺精确测设方法,当地面不平整和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用钢尺精确测设方法。,1、用经纬仪对直线定线,用钢尺量出略大于平距初定终点。,2、用水准仪测量两点高差h.,3、计算出经过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后的实地测设长度,L,。,L,d-,尺长改正 L,t-,温度改正 L,h-,倾斜改正,4、用钢尺丈量两桩顶斜距,钢尺对应于L的垂直地面点为测设点,A,B,C,D,25.000m,h,AB,L,用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精确方法,(2)钢尺精确测设方法 ABCD25.000mhABL,5,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测设精度要求较高且有光电测距仪时,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法,(1)在直线起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瞄准直线方向。,(2)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 的距离,定出初始终点,C,(2)在初始终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垂直角,及斜距,L。,(3)计算水平距离,D,L,cos,和D,与测设平距离,D,之差,D,D,D,。,(4)根据,D,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设方向将,C,改正,至,C,点,用木桩标定其点位。,(5)将反光棱镜安置于,C,点,,再实测,AC,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A,C,C,L,D,D,用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ACCLDD用测距仪测设已知水,6,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和一个已知边方向,测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1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适用于一般方法。,(1)已知角顶点,O,安置经纬仪。,(2)盘左瞄准已知方向点,A,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3)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值,在视线上定出,B,点,(4)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B,点。,(5)取,B,和B的中点,B,,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A,O,B,B,B,图10-3 已知水平角测设的一般方法,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AOBBB图10-3 已知水平,7,2精确方法,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用精确方法,(1)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点。,(2)用测回法对,AOB,观测),若干个测回。,(3)计算出各测回平均值,1,1,(,i,),n,(4)量取,OB,的水平距离。,(5)计算角度改正数,和改正距,BB,(6)自,B,点沿,OB,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BB,,定出,B,点则,AOB,就是要测设的角度。,如,为正,则沿,OB,的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如,为负,则沿,OB,的垂直方向向内量取。,A,O,B,B,1,图10-4 已知水平角测设的精确方法,2精确方法AOBB1图10-4 已知水平角测,8,三、已知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1视线高高程法,(1)在水准点和测设点间安水准仪,后视水准点的水准尺读数a,(2)计算水准仪视线高程 H,i,H,水准,a,(2)计算测设点水准尺应该的前视读数:,b,H,i,H,设,(3)上下移动竖立在测设点木桩侧面的水准尺,直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b,时,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测设高程。,BM3,A,0.000,a,b,0,1,图已知高程的测设,三、已知高程的测设BM3A0.000ab01图已知高程的,9,2高程传递法,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用悬吊钢尺代替水准尺引测。,(1)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10kg的重锤。,(2)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对水准点水准尺,读数,a,1,,对钢尺读数,b,1,。,(3)在坑底安置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对钢尺读数为,a,2,。,(4)计算测设点水准尺的应该读数:,用同样的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BM,R,a,1,b,1,a,2,b,2,吊杆,水平桩,高程传递,2高程传递法BMRa1b1a2b2吊杆水平桩高程传递,10,第三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一、直角坐标法,1、直角坐标法的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2、直角坐标法的应用条件,适用具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场地平整,,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3、直角坐标法的测设方法,(1)计算测设数据,根据设计图求出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及测设点到建筑方格网线,或建筑基线的平距等数据。,x,:700.00m,x,:650.00m,x,:620.00m,x,:600.00m,y,:600.00m,y,:580.00m,y,:530.00m,y,:500.00m,a,b,c,d,m,n,图10-7 直角坐标法,第三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x:700.00mx:65,11,(2)在基线点安置经纬仪,瞄准Y方向基线点,沿视线方向量取测设点4到X方向基线的平距,定出a点,继续向前量取测设点3到X方向基线的平距,定出b点。,(3)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Y方向基线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水平角90,由a点沿视线方向量取测设点4到Y方向基线的平距,定出4点作出标志,再向前量取建筑物宽度定出1点作出标志。,(4)在b点安置经纬仪,瞄准0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水平角90,由b点沿视线方向量取测设点3到Y方向基线的平距测,定出3点作出标志,再向前量取建筑物宽度定出2点作出标志。,(5)用经纬仪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用钢尺检,查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角度相当对误差应小于40,边长相当对误差应小于1/2000。,(2)在基线点安置经纬仪,瞄准Y方向基线点,沿视线方向量取,12,二、极坐标法,1、极坐标法原理,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2、极坐标法适用条件,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场地平坦量距方便的施工场地,3计算测设数据,(1)计算控制线和测设边的坐标方位角,每条边计算时,应根据,x,和,y,的正负情况,判断该边所属象限,(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二、极坐标法,13,4、极坐标法点位测设方法,(1)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角,,定出,AP,方向。,(2)沿,AP,方向自,A,点测设水平距离,DAP,,定出,P,点,作出标志。,(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其他,点。,(4)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角度相对误差应小于40,边长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在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 般方法或精密方法。,P,S,R,Q,A,B,AP,AB,x,图10-8 极坐标法,4、极坐标法点位测设方法PSRQABAPABx图10,14,三、角度交会法,1、角度交会法的适用条件,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2、计算测设数据,(1)计算各方向,线的方位角,(2)计算测设水平角,1,、,2,和,3,。,3、点位测设方法,(1)分别在两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分别测设水平角,1,和,2,,在测设点钉木桩,桩顶定出两条相交视线。,(2)在校核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测设水平角,3,,在木桩顶定出方向线,三条方向线的交点为测设点,P,。,(3)若三个方向线不交于一点,误差三角形边长在1厘米以内,取误差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测设,1,、,2,和,3,时,可采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P,A,B,C,1,2,3,AP,AB,BP,B,A,C,P,C,B,x,x,x,a),b),图10-9 角度交会法,三、角度交会法PABC123APABBPBA,15,四、距离交会法,1、距离交会法原理,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2、距离交会法适用条件,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在一尺段内,,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场地,3、计算测设数据,根据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各控制点到测设点的平距。,4、点位测设方法,(1)将钢尺的零点对准控制点,,以控制点到测设点的平距为半径,在地面上 画一圆弧。,(2)再将钢尺的零点对准另一控制点,以该控制点到测设点,的平距为半径,在地面上再画一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 测设点,P,的平面位置。,(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出其他点的平面位置。检查,(4)丈量检查测设点间的水平距离,其相对误差应在1/2000以内,P,S,R,Q,A,B,D,AP,D,BP,图10-10 距离交会法,四、距离交会法PSRQABDAPDBP图10-10 距离,16,第四节 坡度线的测设,(1)根据坡度线起点A的高程、设计坡度,i,设和坡度线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坡度线终点B的设计高程H,B设,。,(2)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B,点处将设计高程H,B设,测设于,B,桩顶上,此时,,AB,直线即构成坡度为,i,设,的坡度线。,(3)将经纬仪仪安置在坡度线的端点上,量取仪器高度,i,,用望远镜瞄准另一端点的水准尺,使十字丝中丝对准,B,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i,的读数,此时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4)在经纬仪视线上,分别打下中间点木桩,使各桩顶水准尺的读数均为仪器高,i,,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的设计坡度线。,A,A,B,B,D,1,2,3,4,i,i,i,i,i,i,图已知坡度线的测设的倾斜视线法,第四节 坡度线的测设AABBD1234iiiiii图已,17,第五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1、概述,第五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18,2、施工平面控制网,2、施工平面控制网,19,20,(2)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2)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21,建筑工程测量第九章课件,22,建筑工程测量第九章课件,23,建筑工程测量第九章课件,24,建筑工程测量第九章课件,25,建筑工程测量第九章课件,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