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考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0,经济常识,2,1.,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的总和。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划分,分为,和,。,产品,已消耗,积累基金,消费基金,净产值,3,积累基金主要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消费基金包括,和个人消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相一致。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扩大再生产,公共消费,国民收入,物质构成,国家,个人,4,2.,国家,的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的本质是一种,。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看,财政收入可分为,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收入、,收入和其他收入,即税、利、债、费四种形式。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可分为,支出、,支出、行政管理和,支出、,支出和其他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关系,支出,税收,利润,债务,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国防,债务,5,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的,是源和流、根和叶的关系;在一定时期,由于国民收入一定,,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促进,的发展,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的提高;同时,财政是巩固,的物质保证。,基础性,分配政策,资源配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政权,6,1.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基金多安排一点,消费基金少安排一点,有利于生产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积累基金安排得过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积累和消费两者不可偏废,应当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使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相得益彰。,解析,7,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国民收入基数小的时候,应强调积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民收入基数大的时候,则应强调消费。(),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在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从而真正体现出积累和消费的一致性,不论是在国民收入基数小的时候还是大的时候,都要求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解析,8,3.,消费基金增加了,人民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只有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才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积累和消费形成互为消长的关系,消费基金占得多,积累基金会相应的减少,这样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从长远观点看,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解析,9,4.,出现财政赤字一定对经济发展有害。,(),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害,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那么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如果财政连年赤字且数额巨大,超过信贷的承受能力,破坏了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则会引起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解析,10,5.,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财政作用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国民经济发展,正确安排国家、企业、个人收入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财政收入,对财政作用的发挥是有利的。但如果不顾经济发展水平,不合理地安排国家、企业、个人收入比例关系,片面强调增加财政收入,则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政作用的发挥。,解析,11,6.,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决定作用。在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前提下,如果分配政策侧重于财政收入,则财政收入将随之增加,但如果分配政策发生变化,则财政收入不一定增加。,解析,12,7.,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三部分收入,即国家收入、企业(或集团)收入、个人收入,其中的国家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可见,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解析,13,7.,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三部分收入,即国家收入、企业(或集团)收入、个人收入,其中的国家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可见,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解析,14,8.,财政收入越多越好。(),一般来说,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调节生产,安排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或应付其他临时性开支。但是,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解析,15,1.(,16,扩建公用设施不利于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故,B,不选。减少国家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会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解析,17,2.,(,18,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A,B,C,D,19,本题以,a,、,b,两幅不同人群收入比重图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解题时务必抓住图表的变化是,“,高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要降低,中等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要有所提高,低收入组的收入比重应大幅提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错误;中等收入者主要为工薪阶层,党和政府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错误;而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两头,即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做法均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解析,20,3.,(,21,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和奖金为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专利转让和房屋出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个体杂货店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D,符合题意。,A,、,B,、,C,均为错误选项。本题做错的关键在于误将奖金归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真正理解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是做好本题的重要环节。,解析,22,4.,(,23,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年份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财政总支出,2506,3202,3956,教育支出,490,584,67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3,511,5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6,232,288,24,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25,第,(1),问以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此问只要把图表,1,和图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即可,表述时注意说明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第,(2),问以江苏省近年来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情况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作用方面的内容。答好此问,一要注意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二要注意与时政知识的联系,否则很可能因答案要点不全而失分。结合材料和时政知识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第一,科学发展观;第二,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第三,小康社会。,解析,26,(1),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2),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答案,27,5.,(,28,材料二,图,8,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29,材料二,图,8,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30,材料三,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31,第,(1),问,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取和解读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有关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信息,要掌握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财政与宏观调控等一些知识;其次要运用教材有关理论知识对政府施政内容进行阐释,要由此引申出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再次要结合材料中政府注重财政投放改善民生、缩小地区差异、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等具体措施,分析其对应的有关理论知识。,解析,32,第,(2),问答题关键点是通过对柱状图变化状况的对比分析,联系学科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只要依据柱状图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从,“,全省整体,”,和,“,地区局部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对其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即可。,解析,33,(1),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2),粤东、粤西、粤北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省平均速度;地区差异正在缩小。,答案,34,6.,(,35,新农保有三个筹资渠道,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新农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农保筹资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新农保对经济发展的作用。,3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有两小问,第一小问主要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指出新农保筹资模式的特点,第二小问主要是依据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农村的客观实际,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农保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解析,37,特点:,突出了国家财政在新农保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在筹资中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基础养老金部分采用直接补贴方式。,作用:有利于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若回答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等,可酌情给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