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次实验课,.,内 容,1.,细菌培养法(录象),2.,基础培养基制备(讲解示教),3.,细菌接种法(一份,/,组)讲解,4.,人体、物品中细菌检查(一份,/,组)讲解,5.,飞沫、空气中细菌检查(一份,/,桌)讲解,6.,观察细菌代谢产物(讲解),7.,第一次实验报告评讲,.,基础培养基的制备,去筋膜黄牛肉绞碎,500g,加入,1000ml,蒸馏水,直接煮沸,2,小时,调整酸碱度至,pH 7.6,过滤,补足失水,重新校正,pH,一次,分装,高压灭菌,,15,磅(,121.3,),15,20,分钟,检菌如无细菌生长,(液体透明)即可应用,脱脂纱布过滤,按比例加入,1,蛋白胨、,0.5%,NaCl,,,0.1%K2HPO4,加热溶解补足水至,1000ml,4,浸泡过夜煮沸半小时,.,人体、物品中细菌检查,手,衣,发,钱,材料:普通平板,(,1,份,/,组),盖上,标记,置,37,,,18-24h,后观察,。,.,飞沫、空气中细菌检查,材料:血平板,(,1,份,/,组),距口,1520cm,用力咳嗽三次,置空气中,(避日光照射),30,分钟,飞 沫,空 气,盖上,标记,置,37,,,18-24h,后观察。,.,结果观察,血平板,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形成不溶血的菌落。,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形成的,溶血现象也称为甲型溶血现象或草绿色溶血现象,属于不完全溶血。,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溶血现象也称为乙型溶血现象,属于完全溶血。,.,细菌培养接种法,平板划线法,菌种:混合菌液,材料:普通平板,用具:接种环,方法:分区划线,1,区,2,区,3,区,4,区,原始区域,.,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细菌培养接种法,-,斜面接种、液体接种、半固体,菌种: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斜面,材料:斜面、液体、半固体培养基,用具:接种环、接种针,液体培养基,.,结果观察,普通平板,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大肠埃希菌形成菌苔和菌落生长现象。,注意:大小、颜色、透明度、凸起度、表面干燥或湿润、光滑或粗糙、边缘是否整齐及血平板上的溶血情况。,.,结果观察,液体培养基,.,结果观察,斜面培养基,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大肠埃希菌形成的菌苔生长现象,菌苔,(,mossy,),指细菌生长繁殖后,在培养基 表面形成的一层培养物,.,结果观察,半固体培养基,1,、扩散生长:具有动力的细菌,可见培养物扩散和培养基变混浊。,即有鞭毛的细菌:由穿刺线向外扩散生长(羽毛状或云雾状),2,、原位生长:没有动力的细菌,可见培养物没有扩散,培养基仍然澄清,。,即,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2 1,1 2,.,细菌代谢产物观察,细菌的酶不一样,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一样。,常见:,糖发酵试验,吲哚(,indol,)试验,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VP,(,Voges-Proskauer,)试验,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尿素酶试验,硫化氢试验,.,糖发酵试验,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M -,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甲基红,-,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红,+,.,吲哚(,indol,)试验,I-,吲哚(,indol,)试验,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利用枸橼酸盐生长,+,不能利用,-,.,硫化氢试验,硫化氢试验(醋酸铅培养基),某些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H,2,S,,,H,2,S,遇铁盐(如硫化亚铁、醋酸铅等),则形成黑褐色硫化铁(铅)沉淀物,而呈黑色为()。,.,尿素酶试验,产生氨使培养基变碱,指示剂显红色,为阳性。如:变形杆菌为阳性。,.,IMViC,试验,I,-,吲哚,(,indol,),试验,M,-,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V -VP,(,Voges-Proskauer,),试验,C -,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IMViC,试验,I M Vi C,试验,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IMViC,试验:,是吲哚、甲基红、,V-P,以及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四者的合称。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实验小结,1,、三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用于增菌;,均匀混浊、沉淀、表面生长,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保存菌种(,6,个,月,);穿刺线,扩散生长,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保存菌种(,1,个月),菌落,、菌苔,2,、,IMViC,试验,.,第三次实验课内容,1,、热力对细菌和芽胞的杀菌作用,2,、紫外线的杀菌作用,3,、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和抗生素敏感试验,4,、耐药性变异;,5,、细菌的鞭毛变异;,6,、高压灭菌器的使用;,7,、细菌的鉴定程序;,8,、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简单操作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