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129750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品读鉴赏,学习词作纯系白描、虚实相生的手法。 2、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1、诵读体悟,感悟苏轼对亡妻的凄婉的爱情与思念之情。 2、赏析词作抒写悼亡之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 想象丰富,往复曲折的结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教学准备】 苏轼一生共有三个伴侣:结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王弗去世后,娶王闰之,朝云安居侍妾之位,陪着苏轼贬谪岭南,病死于惠州。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时苏轼30岁,中年丧妻,其心中的沉痛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现实里的境遇,对亡妻依旧的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 二、诵读感知 1、幻灯片展示课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播放朗读带(可选择多次播放),学生听,跟读,学生代表朗读,集体范读。渐融于此境。 3、诵读指导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诵读指导:注意词语“两茫茫”的朗读特色、轻音“思量”、重音“难忘”的朗读。“十年”一词要读得悠长而凝重;“两茫茫”要读出迷茫的感觉,而且“茫茫”的境界是阔大的,所以我们要尽量把声调压低,拉长;中间“生死”两个字,音调要拔高。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诵读指导:“孤坟”,这是一个非常凄清冷寂的意象,我们自然要读出孤寂感;而前面“千里”一词,要用我们语音的悠长来表现其距离感;“无处”读出无奈与无助来,“话”字不妨重读;“凄凉”不用说,一定要悲戚,最好能带出颤音。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诵读指导:朗读注意“纵使”读长,“尘满面,鬓如霜”短促。 (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诵读指导:表现出梦中相见时的复杂情感:惊喜和痛苦的交加。“相顾无言”开始,要读得悲伤;“唯有泪千行”语带颤音;“肠断处”要读出特别伤痛的感觉。 (5)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诵读指导:“料得”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明月夜,短松冈”是短句,却是长节奏朗读法。 4、整体感知 (1)本词题为“记梦”,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理清思路 上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写景、记事、抒情,以白描取胜 下阙:梦见亡妻和相见之喜-写人、写事、写情,无声胜有声 时间线索:梦前-如梦-梦后 三、品读鉴赏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何理解“两茫茫”?传达了怎样的情思? “茫茫”二字传达出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 “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不思量,自难忘”。 (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如果坟近在身旁,就“有处”“话凄凉”? 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呀! 教师补充: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而此时苏轼则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死者在千里之外,没有昔日的伴侣近在咫尺相陪,九泉之下若有灵,连诉话凄凉的地方也没有。这该多么孤寂清冷!至此,作者通过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请想象苏轼“尘满面,鬓如霜”的形象,找一些词句来概括其特点。 一个老者、饱经风霜、灰尘满面、鬓角如霜、生活坎坷 小结:一个老者,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十年的奔波劳碌、辛劳坎坷,让满腔豪情的苏轼灰尘满面、鬓角如霜,而此时的苏轼才四十岁,一个正成熟的年龄却过早的衰老了。 教师补充: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我们也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4)作者是如何为下阕记梦做铺垫的?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下阕首五句记梦。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教学预设: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教学准备】 “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四、当堂训练 1、师生一起有情朗读此诗,再入诗境。并尝试背诵。 2、请用一句诗小结梦前、梦境、梦后的情感。 示范: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拓展延伸 1、概括本词的艺术特色 (1)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2)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3)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4)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2、名家评价 艾治平: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六、课堂小结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用词写悼亡之情,为苏轼首创。该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七、布置作业 附:板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之思梦前-此情无计可消除 千里之思思-梦 梦中之思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梦醒之思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 邱彩燕 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