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菜 单,真题,模拟,演练,课时知能训练,基础,回扣,自查,考点,典例,突破,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第二节城市化,一、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表示,反映了,水平。,4,意义,:带来了,及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范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社会经济发展,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其变化曲线为一条,形曲线。,2,表现,(1),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阶段。,(2),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阶段或,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1),减少。,(2),水质、水量和,运动发生变化。,(3),废渣影响城市,。,(4),出现城市,,密集的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水污染、,和噪声污染。,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措施,(1),要发展低污染的,和,,减少城市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稍被拉平的,“,S”,后期成熟,初期,中期加速,生物多样性,地下水,土地质量,“,热岛,”,现象,大气污染,垃圾污染,节能建筑,绿色交通,自然景观,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2,地区差异,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导致世界城市化进程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表格总结如下:,(2010,广东高考,),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由图可知,该市中心区有,18.1,万人迁入,,,12.4,万人迁入城区边缘区,,0.2,万人迁入远郊区,为人口净,区;,地区有,23.3,万人迁入近郊区,同时有,0.28,万人由远郊区迁入和,12.4,万人由中心区迁入;,有,18.1,万人从中心区迁入,,23.3,万人由城区边缘地区迁入,有,6.1,万人从远郊区迁入,为人口净,;远郊区分别有,6.1,万人迁入近郊区,,0.28,万人迁入城区边缘区,为人口净,。,【,解析,】,第,(1),题,由图中城市各圈层人口迁入迁出的数值即可判断出近郊人口净迁入量最大。第,(2),题,正确区分和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掌握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中心区;城市,“,空心化,”,现象是逆城市化的表现,人口由城市迁向农村或其他城市,材料仅反映城市内各圈层的人口迁移,不能判断为逆城市化。也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故可判断为郊区城市化。,【,参考答案,】,(1)D,(2)B,近郊区,迁出,城区边缘,近郊区,迁入区,迁出区,1,读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信息显示出的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2)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3),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我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_,,其主要原因是,_,。,(4),下列属于我国目前城市化过程表现的是,(,),A,特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B,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D,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解析,】,本题借助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来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我国的城市发展地区间不平衡,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读图时注意三个时间段,注意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数量的变化比较。,【,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东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4)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材料二,见图。,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材料三,见图。,注:,PM,10,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月。,(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填正确项字母,),。,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分析原因。,(4),防治该市天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把图中三条折线对应的混浊天数相加,可以得出,,12,月混浊天气日数最多,,7,月最少。第,(2),题,工业废气、交通工具的尾气都会使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多,近地面的逆温会导致空气对流不畅,加剧大气污染。,C,、,E,均可降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第,(3),题,工业区的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导致,SO,2,含量增多。第,(4),题,要学会,“,针对问题找措施,”,,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NO,x,、,SO,2,、,PM,10,的排放较多,因此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绿化、治污、法规,”,等措施进行治理。,【,参考答案,】,(1)12,7,(2)ABD,(3),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工业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4),措施:,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2,(2010,泰安模拟,),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空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境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本题组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C,(2)A,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1),定义: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能够对人口的发展、人口迁移持续地产生作用。,(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婚姻、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如下表所示:,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如下表所示:,3.,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人口观念被现代的人口观念取代。,(,见下表,),人口观念,传统观念,现代观念,婚育年龄,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子女数量,多子多福,只生一个好,对男孩、女孩的态度,男孩才是后代,男孩女孩都是后代,联姻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1),(2),题。,(1),美国大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D,西欧地质条件差,(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B,园林忌直求曲,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D,建筑物线条简洁,【,解析,】,第,(1),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出于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2),题,建筑物线条复杂,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答案,】,(1)C,(2)D,3,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1),(2),题。,(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第,(1),题,重男轻女指数受民族传统习俗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上是农业大国,受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结合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我国民间一直就有重男轻女的习俗;表中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都较高,说明他们的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第,(2),题,,“,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发达国家并不是都没有性别偏好;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都高,菲律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肯尼亚就是例子。,【,答案,】,(1)C,(2)A,(2009,浙江高考,),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回答,1,2,题。,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A,解决大
展开阅读全文